繁榮還是危機

125.金融危機對汽車行業的影響 172全球範圍內金融危機的接連發生,成為了很多人的噩夢。 182了解和分析之前的金融危機,是為了避免未來危機的再發生。

內容介紹

《繁榮還是危機:後海嘯時代的經濟迷局》主要內容:危機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繁榮表象掩蓋下的危機和對於危機的熟視無睹。剖析歷史,目的是為了不再讓歷史重演!
《繁榮還是危機:後海嘯時代的經濟迷局》著重分析了金融危機發生的背景、過程及影響,展示處理危機的過程、方法和效果。在借鑑過去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聯繫當前實際,為企業安全度過金融海嘯、為現實的金融管理和經濟活動及決策提供了獨創的參考意見。

作者介紹

王宇,中國著名財經暢銷書作家,復旦大學碩士、海歸工商管理碩士、在讀管理學博士,著有多部經濟學著作,銷量最高超過80萬冊。典型作品有《狼道》、《快樂日常經濟學》、《金錢戰爭》、《股市魔咒》、《金融大風暴》、《生活要懂點經濟學》等,多部作品被引到海外出版。

作品目錄

序言
世界經濟局勢變化莫測,有時,經濟的繁榮現象只不過是一種“假象”而已,實際上新的危機正在這些表面的繁榮下醞釀著:全球市場的無序與失控,資本人的不受約束和制約,觸目驚心的經濟數字,貧富兩極分化,嚴重的生產過剩,通貨緊縮的步步逼近……
“金融危機”已經成為了一個十分敏感的話題,人人觸而驚之。危機下,大到國家政府及貫穿世界的大型企業,小到小攤小販,都受到了相應的打擊。危機之下,人人憂而處之,誰也無法獨善其身。
一個充滿了金融危機的年代,一次次驚心動魄的危機場景,一場場牽動世界的金融博弈,讓千萬局中人不願意回想的噩夢,它們為什麼會產生,又將給世界帶來什麼?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金融危機?
人類能夠預測甚至避免金融危機嗎?
怎樣才能減少金融危機的影響?
政府和國際組織應當干預金融危機嗎?
或者應當讓金融危機自行發展?
金融危機下,許多企來不得不關門停業,究竟是誰掏空了我們的錢袋?
……
引起危機的原因有很多,由於市場流動性以及金融中介的資產負債期限不匹配的變動導致的危機,由於大的外部貿易項目衝擊導致的危機和由於投機性泡沫破滅,或者借貸繁榮的突然中斷導致的危機。亞洲金融危機後,許多人譴責國際組織、腐敗、政府以及錯誤的巨觀、微觀經濟政策不僅導致金融危機,而且不必要地延長並加深了金融危機。
20世紀90年代,全球範圍內的金融危機接連發生,從1994~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機到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成為很多人不願回想的噩夢。各國政府官員為開脫罪責,紛紛控訴國際貨幣金融體制,指責貨幣投機者。事實背後的真相究竟如何:是國際金融制度出了問題?還是貨幣投機者從中作祟?抑或是另有隱情?書中部分內容再現當年驚心動魄的危機場景,分析了危機背後錯綜複雜的原因,為我們揭開了金融危機的神秘面紗。
我們必須記住歷史,從歷史中找到應對歷史重演的“武器”。這是一本政策制定者和那些關注金融危機風險的金融學者們必讀的書。
本書構思新穎,文字流暢,在平靜的氛圍中讓人得到實質的內涵。一定會引起各方位讀者的注意,成為時下最為暢銷的讀物。
一本好書總是難得,一本關於資本經濟的好書更是難得,一本關於大眾都在關心的危機的好書更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幸事。在現代世界經濟危機遍布全世界的形勢下,關注繁榮下的危機是我們必須要做的。
前言
自由市場經濟為什麼會成為現代經濟的主流?
世界經濟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發生怎樣巨大的變化?
那些曾經給經濟帶來巨大災難的金融失誤是如何發生的?
我們又該如何避免威脅經濟安全的災難事故呢?
過去的金融危機與現在的危機,儘管故事情節各不相同,但發生的歷程與原因大致上是一致的。如果把每一次具體的危機看成是一部生動的活教材,其中的經驗及教訓總是值得我們總結和借鑑的。
記住歷史,是為了從歷史中找到應對歷史重演的“武器”。對造成以往經濟危機的不同原因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各個案例組成了金融危機的多面體,通過從各個角度的分析,勾畫了百年來金融危機的全景圖,以期從歷史比較的角度去對危機產生的原因、影響以及後續發展趨勢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
近年來,金融危機越來越頻繁地爆發,危機爆發的根源到底是在哪裡呢?
世界各國積極救市,究竟是會幫助人類走出這場危機,還是在為下一場更大的危機埋下新的隱患?
全球性惡性通貨膨脹距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
我們需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我們更需要知道:
運用什麼樣的策略,才能在金融危機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守衛住已有的財富並實現財富的快速增值?
究竟執行什麼樣的政策,才能為中國打造一個抵禦金融危機的堅固盾牌,才能更快地實現民族復興、國富民強的偉大目標?
本書給了我們最全面的分析以及最明確的答案,同時也給了我們洞悉真相、剖析問題的方法。揭示繁榮下面潛伏的危機,未被人們重視和引以為戒的危機,因為許多經濟危機就是對危機的熟視無睹導致的。
最深刻的分析:危機為什麼頻繁發生,我們什麼最痛;最驚人的預測:全球通脹將至,下次危機隱患已種下;最切實的對策:抱團求生,資源為王,民富則國強。
本書以令人信服的大量事實和嚴密的邏輯推理,深入淺出地向讀者揭示了危機的實質,剖析了危機的根源、影響以及世界經濟的未來走勢,提出了許多以長遠眼光應對危機、發展中經濟的對策建議。在借鑑過去成功經驗基礎上,又聯繫當前實際,為安全度過金融海嘯,為現實的金融管理和經濟活動及決策提供了獨創的參考意見。
當前中國經濟是國內國際經濟作用相互交織的結果,也是經濟成長周期的必然,做好“過冬”準備才能有備無患。
目錄
目錄 6
第一章新鍍金時代的繁榮與危機 8
經濟危機被引爆的時候,似乎注定了整個世界的經濟格局將會被重新洗牌……當美國金融體系甚至全球金融體系都面臨重新洗牌命運的時候,世界各國人民都將陷入深深的反思品之中。繁榮的市場似乎正在迎來一個新的鍍金的時代。這個新鍍金時低到底是繁榮,還是危機,還是繁榮下存在著可怕的危機?
1.繁榮與危機並存的經濟時代 9
2.美國進入了新鍍金時代 10
3.美國的“鍍金時代” 11
4.預言與金融危機的序幕 12
5.金融危機對汽車行業的影響 14
6.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16
第二章繁榮下醞釀的世界性經濟危機 18
突然來襲的經濟危機,一般會很快席捲整個世界。剛開始的時候是次貸危機,然後擴大為金融危機。很多時候,經濟的繁榮現象只不過是一種“假象”而已,實際上經濟危機並沒有遠去,相反,一場新的危機正在這些表面的繁榮下醞釀著:全球市場的無序與失控,資本人的不受約束和制約,觸目驚心的經濟數字,貧富兩極分化,嚴重的生產過剩,通貨緊縮的步步逼近……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的經濟危機,它的後續影響又有哪些呢?
1.在表面的繁榮下醞釀的危機 18
2.經濟危機的特徵 19
3.何種原因引發經濟危機 21
4.經濟危機帶來的好處 22
5.經濟危機的後續影響 24
6.由繁榮下的危機反思經濟模式 26
第三章文化娛樂,繁榮下掩蓋的危機 28
始於美國次貸危機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尚且沒有看到有好轉的趨向,在這種情況下,傳媒業尤其是廣告業雖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但電影業和網遊等文化娛樂產業卻呈現一派繁榮景象。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文化產業是否存在“口紅效應”?“口紅效應”會對傳媒業的發展產生什麼影響?
1.“口紅效應”及其深層次原因 28
2.美、日、韓等國文化產業的繁榮與危機 31
3.中國傳媒業的發展 33
4.電影業繁榮看“中國式經濟危機” 35
5.東北文化的繁榮與危機 37
6.文化娛樂市場走到“關口” 39
7.繁榮背後潛在的荒涼 41
第四章自由市場經濟下的“不和諧” 43
任何事物都有著兩面性,自由市場經濟也不利外。市場經濟自由競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優勝劣汰淨化市場規範行業,有序的市場經濟秩序有利於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但自由市場經濟的道路也是鼓勵人們消費,消費,再消費的道路,其結果有可能導致地球資源急劇減少,人類生存環境的急劇惡化。從而嚴重的威脅和傷害人類子孫的和諧幸福。
1.完全競爭市場 44
2.權力決定利益 47
3.自由市場下的信息不對稱 49
4.自由貿易為什麼不自由 53
第五章全球化是經濟繁榮的推手還是危機的惡魔 56
“一隻蝴蝶在巴西煽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捲風。”當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Lorenz)於1979年12月在華盛頓召開的美國科學促進會提出他的著名的“蝴蝶效應”理論時,全場為此而驚嘆。上半年還在為控制通貨膨脹而加息,下半年就已為避免緊縮而大幅降息;石油價格幾個月前還在一路飆升,幾個月後卻已陷於崩潰邊緣……全球化既繁榮了經濟也加重了經濟危機的複雜性和嚴重性,局勢讓人感到迷霧重重。
1.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56
2.全球化加劇了金融危機的傳播和蔓延速度 58
3.蝴蝶效應在經濟危機中的體現 60
4.經濟全球化對未來世界經濟的作用 62
5.新全球化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64
6.直面全球化挑戰:讓金融危機不再重來 66
第六章借貸政策寬鬆,究竟是福還是禍 68
2008年11月初,央行貨幣政策罕見提出“適度寬鬆”,在貨幣政策發生重大變化的情形下,銀行貸款大幅度增長,客觀存在的大量民間借貸行為,確實為市場解了不少資金之渴。不過,一直遊走在“灰色地帶”的民間借貸行為,常常處在政策監管的真空地帶,社會上,有關民間借貸而產生的糾紛也時不時會有。
1.債務與房地產價格上升 68
2.房屋所有權的變化 70
3.是商品房供應不足的問題嗎 73
4.低通脹率之下的低借貸門檻 75
5.經濟運行情況又如何 77
6.信貸濫用及信貸消費是什麼樣的關係 79
第七章被CPI掩蓋的通貨膨脹 82
通貨膨脹這個詞並不陌生,在現代經濟學中,它的意思是指整體物價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貨膨脹為貨幣之市值或購買力下降,而貨幣貶值為兩經濟體間之幣值相對性降低。前者用於形容全國性的幣值,後者用於形容國際市場上的附加價值。通貨膨脹是2009年乃至2010年的一個經濟熱詞。很多專家為通貨膨脹是否到來、通貨膨脹何時到來而競相爭論。一些專家指出,核心CPI的回升幅度強於預期,表明已經顯示出輕度的通脹壓力。
1.什麼原因引發了通貨膨脹 82
2.通貨膨脹不過是財富再分配 84
3.越南通貨膨脹經濟危機啟示錄 86
4.中國的通貨膨脹問題開始嚴重 87
5.已開發國家應對通貨膨脹的策略 88
6.中國通貨膨脹真相還能掩蓋多久 90
7.真實通脹遠勝於CPI所反映的水平 92
第八章連年豐收掩蓋下的糧食危機 93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條件。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糧食與石油一起成為美國維持新經濟霸權中的關鍵支柱。主導全球糧食市場與主導全球石油市場和武器市場一樣,成為華盛頓政策的核心。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全球糧食消費量一直高於產量。據預測,到2030年糧食需求將會提高30%~40%,全球新一輪糧食危機的到來好像已經成為無法避免的事實。
1.糧食不斷增產為何還會有危機 93
2.不要因發展工業而輕農 98
3.各國針對糧食危機所採取的行動 100
4.糧食問題長期比短期的壓力大 102
第九章金融市場在危機前的非理性繁榮 105
次貸危機對全球的影響很大。它究竟如何改變了世界?誰是次貸危機的幕後黑手,誰又是背後的最大贏家?世界各國積極救市,會幫助人類走出這場危機,還是在為下一場更大的危機埋下新的隱患?全球性惡性通貨膨脹距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需要知道,但我們更需要知道:在金融危機中,如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1.次貸危機的暴發 105
2.次貸危機對整個世界的影響 107
3.大掠奪讓國家破產 108
4.全球性通貨膨脹隱患 109
5.次貸危機引發的失業問題 111
6.中國步入“負債大國” 112
第十章次級貸款危機,表象下隱藏的大陷阱 113
假象會遮掩真相,從而欺騙人們的眼睛,次級貸款危機背後的事情也很多……次級貸款危機爆發的過程實際上是財富重新分配和轉移的過程。從表面上來看,美國也是資貸危機的受損者,其依據是大批普通的美國人因還不起貸款而失去房屋,住進庇護所,同時,包括美國投行在內的金融業損失慘重。的確,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順理成章。但事實上,在這背後,卻隱藏著一個巨大的贏家。
1.次級貸款危機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113
2.誰才是次貸危機中最大的贏家 115
3.次級貸款危機下的真金白銀 117
4.被撕毀的信用體系 118
5.次級貸款危機後,富人與窮人的變化 119
第十一章人民幣升值並非國強民富之道 120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著諸多問題,首先是雙順差的外部經濟失衡及投資比重過大而內需比重過小的內部經濟失衡,如何處理好升值壓力及通貨膨脹問題是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日本1970年曾面臨與中國當前類似的情形,且日本之後也始終面臨內外經濟失衡的困擾,其經驗和教訓有哪些值得借鑑的?其他國家在面臨類似問題時的做法有什麼意義呢?
1.匯率與物價之間的關係 120
2.人民幣升值與中國通貨膨脹 121
3.人民幣升值+通貨膨脹,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123
4.人民幣升值與國內股市的關聯 124
5.人民幣升值對經濟的影響 125
6.透析中國高儲蓄率 126
第十二章借錢刺激經濟,飲鴆止渴不可取 128
為了避免經濟衰退,為了刺激經濟,英國政府大量借款,導致政府債台高築。如果英國在議會選舉後產生的新政府仍無法有效抑制財政赤字的話,英國將有可能失去“AAA”的信用評級。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英國的信用評級前景仍為“負面”。
1.為刺激經濟,大量借款的後果 128
2.財政赤字使英國信用面臨危機 130
3.一切都是高負債惹的禍 131
4.阻止股票價格下跌和防止信譽降級 132
第十三章美元危機,全球經濟將再次探底 133
已經有一個世紀之長霸主地位的美元也曾發生了危機。危機中,美國的黃金儲備已下降到“危險點”一百八十億美元以下了。這對於處在一次新的周期危機中的美國經濟,以及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地位,特別是對於作為“金元帝國”的標誌的美元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的地位,都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經歷了金融危機之後,美國“金元帝國”的地位是否因此動搖了呢?
1.美元危機,經濟崩潰的開始 134
2.世界經濟中心瘋狂的貨幣利益之戰 135
3.美國信用體系崩潰與金融危機 137
4.美元崩潰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138
5.美元危機成因、後果與對策 140
第十四章日本經濟繁榮後面掩藏的危機 141
泡沫經濟寓於金融投機,造成社會經濟的虛假繁榮,最後必定泡沫破滅。20世紀90年代,破滅的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歷史上影響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泡沫沉重打擊了房地產業,直接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蕭條狀態。政府為刺激經濟的發展,制訂了一系列的經濟政策,但看似繁榮的日本經濟背後還是掩蓋著很大的危機。
1.日本泡沫經濟“繁榮” 142
2.廣場協定的背後 143
3.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危機分析及啟示 144
4.經濟刺激計畫的及結果 146
5.日本經濟過冬策略分析 147
第十五章高福利是繁榮的象徵還是危機的前兆 148
文明古國希臘,自從其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以來,許多人都在追問:希臘為什麼會陷入困境?答案更多傾向於:希臘的高福利體制是希臘當前債務危機的“禍首”。希臘的債務危機使歐洲引以為豪的“高福利體制”的弊端暴露無遺。很多英國媒體指出,希臘危機標誌著“福利國家的終結”。身陷危機的希臘,到底是不是因為其高福利的體制呢?
1.希臘債務危機 149
2.高福利體制是希臘當前危機的“禍首” 150
3.透析希臘危機的深層原因 152
4.當歐元遭遇希臘債務:結構性矛盾暴露無疑 153
5.希臘債務危機為何難以解決 155
第十六章印度工農業數字之後的真相 156
隨著世界信息產業的發展,印度憑藉著後起之秀——電子軟體產業,使得最近幾年來印度經濟呈現出了高速增長的趨勢,一度演繹著印度經濟神話的佳說。然而,全球經濟危機之下,一向對國內市場和內向型經濟充滿自信的印度也未能逃過此劫。危機下的印度,看到的陽光還是陰霾?事實會告訴我們答案。
1.金融危機對印度經濟發展的影響 156
2.印度應對金融危機之策 159
3.金融危機下的印度機遇 160
4.印度經濟光環的背後 161
第十七章金融危機下籠罩的俄羅斯 162
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俄羅斯一直面臨人口負增長的困境。2008年,金融海嘯來勢異常迅猛,迅速演變成為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作為“金磚四國”成員也不能倖免,而且俄羅斯在這個梯隊中危機程度是最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金融泡沫的膨脹,倚重資源的發展模式使俄羅斯陷入了困境。危機下的俄羅斯又將何去何從呢?
1.俄羅斯:經濟危機根源何在 163
2.對國內政局的影響 165
3.俄羅斯外債埋下經濟危機隱患 167
4.經濟危機下俄羅斯巨觀經濟分析和短期經濟預測 170
第十八章百年來典型經濟危機回顧與啟示 172
全球範圍內金融危機的接連發生,成為了很多人的噩夢。有些國家的政府官員為開脫罪責,競相控訴國際貨幣金融體制,指責貨幣投機者。把責任都歸結於那些人,事實背後的真相究竟如何:國際金融制度出問題嗎?還是貨幣投機者從中作梗?還是另有隱情呢?人們了解危機的真正,和能更好地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更好地推進金融業的改革與發展。
1.1929年,股市大崩盤引發的經濟大蕭條 172
2.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的啟示與建議 175
3.1987年的美國股市“黑色星期一” 176
4.以拉美國家債務危機為例 178
5.亞洲金融危機分析及啟示 180
6.金融創新下的次貸危機 181
第十九章繁榮經濟,避免危機的再發生 182
了解和分析之前的金融危機,是為了避免未來危機的再發生。當前中國經濟是國內國際經濟作用相互交織的結果,這是經濟成長周期的必然,無論是否願意,都很有可能被捲入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之中,面對氣勢洶洶的經濟危機,我們又將何去何從呢?在當今嚴峻的經濟形勢面前,我們到底該如何未雨綢繆?做好“過冬”的準備?
1.中國發生經濟危機的可能與對策 183
2.重新定位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 184
3.重構銀行業和銀行監管 186
4.重塑全球金融體系 188
第一章 第一章新鍍金時代的繁榮與危機
建議加一些2009年和2010年的數據,才可以證明現在的繁榮可能隱藏著危機。不然我們這部新書和2008年出版的新書就沒有區別了。
經濟危機被引爆的時候,似乎注定了整個世界的經濟格局將會被重新洗牌……當美國金融體系甚至全球金融體系都面臨重新洗牌命運的時候,世界各國人民都將陷入深深的反思品之中。繁榮的市場似乎正在迎來一個新的鍍金的時代。這個新鍍金時低到底是繁榮,還是危機,還是繁榮下存在著可怕的危機?
1.繁榮與危機並存的經濟時代
2007年夏爆發美國次貸危機後,因為受其衝擊,世界經濟成長趨勢明顯放緩,各種不確定性增加,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次貸危機使美國正在經歷一個新的經濟周期最為關鍵的階段:經濟膨脹、繁榮之後的恐慌與衰退。與此同時,我們無奈地看到這種恐慌與衰退正向世界上更多的地方蔓延。次貸危機不僅導致美國經濟放慢、危機四伏,還使得美歐金融機構嚴重虧損,甚至全球金融市場跟著起了劇烈動盪,從而加劇了全球房地產業的衰退。
危機分散,還是危機共振
自從美國次貸危機引爆以來,全球經濟因為美國金融信用的泡沫破裂而迅速陷入了衰退。有意無意地,美國建立在垃圾貸款上的金融資產,已然通過證券化將金融風險分散到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美國金融信用的破產,使全球金融市場從信用產品的泡沫破裂到全球能源價格暴跌大幅度波動,危機已經從虛擬經濟領域傳遞到全球各國實體經濟領域。
數家銀行因接連的損失對沖或者關閉基金,或者乾脆禁止提款。其中以貝爾斯登旗下的兩隻基金和法國最大銀行巴黎銀行旗下三隻基金以及澳大利亞最大投資銀行麥格理銀行旗下的基金表現最為顯著。高盛旗下的對沖基金慘跌,。德國IKB工業銀行在美國擁有的兩隻基金因大量投資美國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幾乎破產……。
為什麼這些一貫以其嚴格的風險控制自豪的知名金融機構,仿佛一下子失去了控制力?
主要問題就在於建立在次級抵押信貸之上的金融衍生產品。
從常規理論來說,金融衍生產品可以把次級抵押信貸的風險分散到更大的市場上。對美國而言,其衍生品市場鏈條過長,基本面卻被忽略,使得市場的自我約束和外部監管都變得相當困難;因中間環節多為“別人的錢”,局中人的風險意識相當淡薄。長鏈條固然廣泛分散了風險,但危機爆發後的共振效應可能更為慘烈。
從表面上看,全球的金融機構承擔著美國的風險,全球經濟體系在一起化解了美國金融系統中出現的問題。每個人都承擔一些,有利於把大風險化小。每個人都受一些損失,但都不是太嚴重。雖然全球金融市場全面受挫,但是風險沒有集中在任何一個金融機構中。
雖然危機造成的後果並不很非常集中,但是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感到資產價值下降的壓力。問題在於,風險分散到全球各個角落;風險一旦發生,也馬上蔓延到全球各個角落。於是,理論上被分散了的風險,在全球範圍內瞬間出現了風險共振。恐慌、拋售、流動性匱乏,這些問題在不斷螺鏇式自我惡化。至於金融機構尤其是對沖基金,理論上的風險控制機制立馬失靈。衍生產品因為沒了交易對手而價格狂跌。
共振之下的人們開始了真正的恐慌,基金經理要搶在別人前面把手上的債券拋掉,銀行害怕把錢借給那些擁有抵押債券的投資者,信貸緊縮隨之形成。至於投資者,他們不得不更審慎,以提高投資的標準高價來降低要求風險,因為那種拿最低的價格就可以獲得大量銀行貸款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
美聯儲於2008年8月中旬的一項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銀行正在提高次級房貸的標準。已開始對次級房貸緊縮貸款標準。而由於一度輝煌的槓桿收購信因貸緊縮而萎縮,多宗PE收購案不得不暫停,等待風暴過去。將近有3000億美元準備發行的新債券懸而未決,這些新債券都與今年創紀錄的併購和槓桿收購有關。另外美歐投資等級和高收入債券的信用衍生指數的價格6月中旬以來幾乎增加了兩倍。聯邦基金實際利率亦彰顯市場上緊張的資金狀況。
危機下的中國
美國次貸風波已經擴展為全球共振的金融風暴。雖經各國的一系列干預措施如央行聯手注資、美聯儲降低再貼現利率等,緩解了危勢,但其衝擊波仍在繼續蔓延。國內輿論自2008年8月以來已對此國際金融事件給予較高關注,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報相繼披露所持次貸債券數額的新聞發生,更是中國在危機中難以完全涉身事外的證明。因此,不能把中國金融市場的調整與全球市場調整隔離開,更不能低估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衝擊,尤其要警覺:次貸危機可能會迅速通過實體經濟渠道傳導到中國,對中國經濟形成超出預期的衝擊。它對中國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資產縮水。對此,政府要從大局出發,對於是否參與美救市的兩難選擇,可建議美國在中國內地或者中國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把它們自中國央行換美元到本國救市。當前應採取多贏方案:中國不因美元可能的長期趨弱風險而受損,而美國也能獲得新的流動性支持。這樣既有利於中國本土債券市場的發展,中國與美談判時又能掌握更多主動權。
其二,防止美在華金融機構發生連鎖反應。反對國內銀行賤賣論。
其三,對出口的影響。目前GDP依然是迅速回落的走勢,需要出台實質性的擴大內需的政策。而當前在這個方面,中國政府依然有較為充足的政策資源可以動用,要把重點放在政策的落實上。
目前,資產價格泡沫畸高、資本管制將去未去的中國,可以以巨觀視角細察此次全球性次貸風暴積聚、爆發、擴散之路徑,總結一些經驗教訓並以之為鑑。現實表明,金融自由化在本質上應當是金融體制的進步,其中包括風險防範體制的不斷完善。監管層、金融機構、房地產業等領域的“有力者”,均應當加倍警惕資產泡沫,不應該重蹈美國的覆轍。
2.美國進入了新鍍金時代
我小時候生活在紐約長島,可以看到“鍍金時代”留下來的大型別墅,在那個時代里,超級巨富可以負擔得起與歐洲皇宮媲美的豪華住所,讓眾多的僕役組成的大軍為自己服務。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但是現在,這樣的宮殿又重現了。我們正生活在一個“新鍍金時代”。
——保羅?克魯格曼
各階層收入的不平衡
普林斯頓大學國際系的經濟學教授保羅?克魯格曼,他也是《紐約時報》等媒體的專欄作家,是位以敢言著稱的學者。他於2002年前後就發表警惕“新鍍金時代”的言論。他在專欄中說:“我小時候生活在紐約長島,可以看到‘鍍金時代’留下來的大型別墅,在那個時代里,超級巨富可以負擔得起與歐洲皇宮媲美的豪華住所,讓眾多的僕役組成的大軍為自己服務。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但是現在,這樣的宮殿又重現了。我們正生活在一個‘新鍍金時代’。”
保羅?克魯格曼認為:對19世紀末期經濟高速發展的那段時期充滿懷念是美國現代右派的突出特點之一。當時稅收政策優惠,行業規範缺失,只有宗教性質的慈善活動,沒有政府推動的社會福利計畫。從米爾頓?弗里德曼到羅弗?諾奎斯特為代表的保守派,都把那個事實上的“鍍金時代”描繪成“黃金時代”。他們認為,強調那個時代的不公正和社會嚴重兩極分化,完全是在誤導民眾,因為那是左派對歷史正主義理解,是在誤導民眾。
克魯格曼說,至少在一個方面,當年的情形又重現了——那就是各階層收入的不平衡。自從右派保守黨開始掌權,人們的收入差距就開始加大,現在美國的貧富差距已經回到當初“鍍金時代”的水平。
約翰?洛克菲勒是“鍍金時代”最富有的美國人。1895年他被迫交納所得稅,申報收入為125萬美元。這個數字幾乎是當時美國人均收入的7000倍!可是以今天的標準來看,(單純以數字計算)洛克菲勒作為首富顯得有些寒酸。去年,投資人雜誌《Alpha》報導,對沖基金經理詹姆斯?西蒙斯的收入達到17億美元,是美國人均收入的38000倍還多。另外,還有兩位基金經理的年收入也超過了10億美元。2006年,美國前25位基金經理的總收入達到了140億美元。
貧富差距增大
收入不平衡,體現在對沖基金經理成為億萬富豪。所有關於收入集中度的評估指標都顯示,美國收入的不平等已經回到1920年之前的水平。在過去30年間,美國普通人的工資只增長了10%左右,而美國前100個大公司CEO的退休補償費,卻從30年前的130萬美元(普通員工年薪的29倍)增長到了3750萬美元(普通員工年薪的1000倍)!這一趨勢直接導致了中產階級的萎縮。現在美國最富有的13000個家庭的收入,相當於2000萬較貧窮家庭的總收入。因此,說美國進入了“新鍍金時代”並不是胡亂下的定論。
目前,新鍍金時代還很特殊,因為它還沒有讓人們感覺到它像舊鍍金時代那樣兩極分化和不公正,那是因為累進所得稅和遺產稅在一定程度上調和了收入的不平衡性。累進所得稅對富人所徵稅率要遠遠高於中產階級,遺產稅則限制了巨額財富的繼承。而社會、醫療保障體系也為那些不幸的人提供了基本保障安全網。但是,在過去30年裡,美國政府的政策不是這樣的,它總是在向富人傾斜。
首先,稅收政策沒有取得好的進展。據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自1970年以來,針對0.01%最富有的美國人的平均稅率降低一半,針對中產階級的稅率則上升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股息紅利和資本收益等非勞動所得的稅率,已經低於中產家庭勞動所得收入稅率。
對美國一部分比較富裕的人來說,經濟繁榮加上大把地賺錢,這不僅僅是個“新鍍金時代”,而是貨真價實的“黃金時代”。至於這種繁榮是否像當年的“鍍金時代”那樣暗藏危機,是否會像“鍍金時代”一樣以大蕭條和戰爭終結,那就另當別論了。至少最近幾年,各項各個行業的大公司頻繁出醜聞,足可以引起世人的注意。
3.美國的“鍍金時代”
美國人把自己在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20年代這段時間稱為鍍金時代。鍍金時代其實就是美國建設鐵路的高峰期,與現在的中國大地很相像。
美國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的特點
如果一個國家尊重並重視教育,其勞動力專業化素質就會高一些。美國在工業化啟動時期勞動力和資金都相當短缺,因此,美國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特點,通過大力普及和發展教育、尊重知識、引進人才、發明勞動節約型技術、發展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等手段和途徑,努力提高勞動力的專業化素質,通過這些手段來提高勞動生產率。
利用了其後發優勢,引進技術,利用外資,發展進出口貿易。在推進工業化的過程中,美國充分利用了其後發優勢,直接引進和利用英國等先行工業化國家的技術和人才等。
美國實現工業化的基本手段中大量吸引外資。1843年至1914年,美國吸引外資穩步增加,1914年吸引的外資額相當於1843年的33倍。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初,美國幾乎掌握了世界貿易的1/3。
產業聚集和區域專業化現象明顯。雖然存在一些製造業的區域轉移,但美國製造業存在一個明顯特點:全美國主要的製造業集中在以芝加哥為西端、以華盛頓到波士頓為東線的區域內。
城市化與工業化共同推進。1790年,美國的城市化水平只有5%,而且沒有一個城市超過5萬人。直到19世紀30年代以前,城市人口每10年增長的幅度都不大。但從那以後,隨著工業化的迅速推進,城市人口的增長速度加快了。從1840~1850年,城市人口數量幾乎翻了一番,1850~1860年又翻了一番。到1920年,城市人口已經超過了農村人口。
國外移民多,跨區貿易發達,國內市場大。移民和人口的增加為美國國內市場的擴大做出了重要貢獻。
潛伏的危機
鍍金時代是人類征服自然的欲望和追求財富的本能的結合。這一驚人發展的背後,資本的力量肆無忌憚地掠奪著自然資源,無所顧忌地消耗著水、森林和土地。依靠這些資源的消耗而形成的諸多工商界“強盜大王”,壟斷了關係到國計民生的行業,比如石油、煤炭、鋼鐵、電信和鐵路等行業。
在這個特殊的時代里,伴隨著財富而來的還有剝削、苦難、不公、失業、貧困、骯髒不堪的城市貧民窟和動盪的社會。據一項統計結果表明,占全美人口1%的人擁有全國一半以上的財富,12%的人擁有全國90%的財富。在“契約自由”的旗號下,工人起碼的工作安全得不到保障。在當時的工業化國家中,美國工業中的公害以及工傷率均高居榜首。即便如此危險,勞工們還是願意去做,因為他們別無選擇。
事實上,這段“鍍金時代”也是美國社會巨大的轉型期,它所遇到的問題有很多,而且幾乎都是沒有前人經驗可以借鑑的。如勞資關係緊張、分配不均問題,社會保障體系缺位問題,製造業迅猛發展、結構扭曲問題,央行對金融機構監管空白問題,經濟學家不主張政府干預、政府不懂巨觀經濟調控的問題等等。正是這些問題成為潛伏的危機,一直到1929年危機大爆發時才顯現出來。
4.預言與金融危機的序幕
與其說羅傑斯是一個投資大師,不如說他是一個“演說家”,更或者說是一個“預言家”。他從早期開始就開始四處發表言論,他對於金融及經濟各市場的一些“個人看法”,被人們認為是直接導致金融大波動的主因。那么,羅傑斯的聒噪與表演真的與金融風暴有關嗎?
羅大師的“預言”
早在2007年的2月左右,羅傑斯就大膽的對美國的金融進行了“大預言”,他認為美國在短期將會陷入經濟衰退。對此,華爾街卻表現得很不屑,對之嗤之以鼻,在他們看來所有美國的經濟數據均沒有顯示有“經濟衰退”的跡象;美聯儲更是直接對此言論加以駁斥,否認美國會陷入經濟衰退。而事實又一次讓羅傑斯“言中”,時隔僅十個月,整個華爾街陷入對美國面臨經濟衰退的深深憂慮中。其時,美國已陷入經濟衰退有6個月之久。華爾街也開始對羅傑斯的“衰退”預言另眼相看。
而中國人也不得不對這個前量子基金合伙人——吉姆?羅傑斯細細思量。因為這位曾三次穿越中國,對中國情有獨鐘的投資“大師”也曾屢屢放言中國股市,且每次的預言都“不幸言中”。
美國的金融風暴引發的世界金融大波動,中國能否獨善其身?
羅傑斯對中國的預言又是否會再次成為現實?
這些都不得不讓人想起2007年,羅傑斯“大師”對中國的三則預言。
2007年1月24日,羅傑斯在中國接受央視經濟節目訪談時發表了自己對當前中國股市的看法,他認為:A股市場存在初期潛在泡沫。
要知道,當時的中國股市上證指數曾一度觸及2994.28點短期高位。這位大師“大悲觀”的預言隨著螢屏流傳出去,。很多人都傳言“羅傑斯看空A股市場”。,隨後的八個交易日裡上證指數連續走低,曾一度跌至短期低點2541.50點。人們不得不為羅傑斯而嘆服。當記者問及他是如何下斷論時,羅傑斯坦言說他前往一家證券公司時發現,很多人擠成一堆忙著開戶。當時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天有五萬個新增股票賬戶,他說:“我想這不是一個人們採取成熟行動的表現,這實際上是市場在泡沫階段過程中人們普遍的行為反映。我看到過很多危險的跡象,這就是其中之一。一個成熟的市場不應該是這樣的!”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是羅傑斯言中了中國股市,還是中國股市因羅傑斯的預言而動盪了?
2007北京理財博覽會時,羅傑斯應邀達京參加。這一次他再次重述了自己的“泡沫”觀點,並一再提醒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2007年9月20日,上證指數報收5470.08點,仍處於高位,而當天,羅傑斯卻仍然堅持自己的說法——中國股市存在初期潛在泡沫。
此外,羅傑斯還直言說中國不少上市公司存在虛報利潤和財務造假現象。比如做鞋的將錢拿到股市上去賺了錢,卻對投資者說這錢是賣鞋賺的。實際上,他們做鞋根本賣不出這么多錢來,這些收益並不是長期穩定的收益。在財務報表上造假,美國有一種說法叫“金融工程”,現在不少中國的上市公司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就在發言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也就是10月16日,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出具的2006年年報審計業務的分析報告結果又令所有人都吃了一驚,通過提出審計調整建議,近半數上市公司利潤被調減,共調整利潤總額四百六十多億元。被調減利潤的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總數的百分之四十七左右。中國又陷入了沉思……
報告發布當天中國就迎來了年內制高點——6124.04點,隨即便開始掉頭直下,開始了新一輪“擠泡沫”的持續暴跌。而羅傑斯卻對媒體表示A股下跌四成更利於其健康穩定地持續牛市。2008年1月中旬,在A股市場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暴跌之前,羅傑斯又表示A股市場還會持續下跌“擠泡沫”,他認為A股下跌四成更利於牛市持續穩定發展,是因為其忽高忽低的波浪形持續上升要比一個暴漲暴跌的市場來得更健康、更長久些。
隨後的半個月,上證指數在紐約和歐洲市場“恐慌性”狂挫的推波助瀾下出現不同程度的深度下探,甚至一度失守年線,創出新低4195.75點。但羅傑斯卻十分看好中國的發展前景,在他看來,即便股市出現泡沫,甚至泡沫破滅也不會影響中國未來20年經濟的發展。
“序幕”已經上演
我們更願意把羅傑斯的預言看作是一個“大陰謀”。回顧1998年所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整個東南亞地區在風暴狂襲下無一倖免。暫且不去深究其歷史成因,首先細分一下羅傑斯、索羅斯等人在那場危機當中所扮演的是何等的角色,他們又何以借那場風暴收穫了“投資大師”的美譽。
由泰國為始發點引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由於泰銖估值過高而使泰國股市出現泡沫,羅傑斯等人也正是藉助泡沫之力從中謀取了巨大的利益。不妨來分析一下當時的吸金步驟:
第一步,他們通過種種手段唱空泰銖並進行投機,這樣由於泰銖本身存在的泡沫以及市場當中已存在的非理性情緒相互激發,就最終引發了整個東南亞地區的貨幣貶值和股市暴跌。泡沫就擠掉了。然而,更厲害的還在後面。
緊接著第二步,代表歐美已開發國家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東南亞的貨幣奄奄一息、股市萎縮、資產大幅貶值之時出面了,他們開始用“條件”作為交換來對其進行救助,條件就是要金融風暴發生的國家全面開放了資本市場,這樣歐美國家的資本就能夠長驅直入,大肆收購那些已經貶了值的股票和資產。東南亞國家迫於形勢只能應允,。而當這些國家的經濟重新進入正軌的時候,羅傑斯、索羅斯之流的金融大鱷們所購買的廉價資產就能夠賺個滿盤。這就是世界金融史上臭名昭著的“剪羊毛”的手法,並且屢試不鮮。
而羅傑斯在中國的種種舉動,他大肆發放自己的預言,更或是“流言”,讓人不得不懷疑羅傑斯又想借“剪羊毛”手法來中國吸金。第一步就是利用“預言”大肆唱空股票的價值,然後在股票價值下跌之時乘機買入。當然,“剪羊毛”的使用需要一系列條件的配合和手法的運用,他藉助種種時勢,並依靠預言自我實現的力量充當了一把先知。接著才能順利的進行第二步。A股的泡沫論出台、羅傑斯表演,以及隨後的大盤震盪,這些都已完全具備了操作“剪羊毛”的金融危機的雛形。由此看來友邦的大師們已經開始排練,為以後的正劇拉開了序幕,待他們的大時機成熟就讓中國也經歷一場“剪羊毛”的大戲。而中國也將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在流言的衝擊下,中國人應決心與之應戰,堅決不能讓東南亞的歷史重新上演。
5.金融危機對汽車行業的影響
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不斷深入,持續的時間的不斷延長,尤其是貝爾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證券等巨頭相繼破產或面臨收購,人們已經認為全球性經濟危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煙消雲散。由於其車企資金鍊與金融機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金融機構出現問題,車企融資也將面臨困難。福特汽車已經縮減了購車貸款,豐田汽車下調了全球銷售目標。車企的發展道路正在發生變化。
全球汽車產業將發大的變化
由美國華爾街引發的金融危機如海嘯般在全球蔓延,作為資金、技術、人力高度密集的汽車產業深受影響,全球展開的救市活動已經成為每個國家汽車產業界的議題。為此,據有關金融危機對各國汽車行業影響的報導,全球的汽車產業是一片哀鳴包括北美、歐洲、日本等在內的全球汽車製造業,紛紛傳出裁員、減產的壞訊息。
此外,全球的汽車消費也正在遭遇歷史上最強的衰退威脅,除了中國等亞太少數地區保持了相對增長的趨勢外,其他國家的汽車行業大多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北美、日本、歐洲大多消費主力國家或地區汽車消費都出現了負增長。
為此,有關汽車銷量的報告估計:2008年全球汽車的銷量為5810萬輛,下滑0.3。在這之前,2008年年初的預計為同比上升3.5。由於受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這將是全世界汽車銷量首次出現下降。全球的汽車產業正在遭受史上最強的挑戰,傳統的全球汽車“6+3”(“6”指世界排名靠前的6大家: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大眾、豐田、雷諾;“3”指3小:PSA、本田、寶馬。)巨頭形勢岌岌可危,所以,根據此預測:在未來,全球汽車產業必將會經歷一場大的洗牌。
1.豪華車面臨最大的生存壓力。隨著這次金融危機越演越烈,金融危機也正在轉化為經濟危機,全球各大汽車主要銷售市場因此萎靡不振,其情況十分嚴峻。來自海外的最新訊息稱:德國高檔汽車生產商戴姆勒賓士公司計畫停產一個月,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而又有報導指出:賓士公司計畫從2008年12月11日至2009年1月11日全線停產。
這裡的數據要修改,已經2010年了,不能再說計畫。
而與此同時,德國的大眾汽車也宣布,該公司的有些汽車生產工廠,將面臨至少削減全年剩餘計畫產量10的窘境。此外,英國的賓利、路虎也宣布實行一周四天工作制。捷豹汽車公司也宣布減產。全球金融海嘯帶來的全球汽車消費進入相對衰退期之後,豪華車將面臨有史以來以來最大的生存壓力。是10%么?
此外,由於受到此次金融危機影響,在北美、歐洲這些豪華車消費主力地區,中產階層的資產大幅縮水,汽車消費能力大打折扣,尤其是對於高檔豪華車品牌的消費更是如此。中國也是如此。
所以,以此推測:在未來除了賓士、寶馬、奧迪這類豪華車企之外,還有諸如邁巴赫、路虎等個性化的豪華車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生存困境。
2.全球汽車消費進入相對衰退期。據有關報導:由於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即為北美車市正飽經滄桑。美國的汽車銷量降至17年來的最低水平。北美三大汽車巨頭9月份美國市場的同比下滑幅度首當其衝地經受了最大衝擊,福特、克萊斯勒、通用汽車的9月份銷量同比都出現了負增長。標明年份??
在歐洲市場上,德國、英國、西班牙、義大利等西歐國家的汽車銷售量也下降到極點。而日本市場的新車消費更是危機四伏,銷售量下降至1978年以來的最低。此外,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等市場同樣出現了同比或環比的下滑。
對此,有關分析師認為:“全球經濟形勢的惡化將對汽車消費產生最直接的影響,並且,之前全球汽車價格上漲已經醞釀了危機的可能性。”有關專家同時也指出:一旦這場危機持續時間長,或者出現較大規模的經濟大蕭條,那么,在未來汽車消費必定要蕭條。
3.“6+3格局”的汽車巨頭將會徹底改變。有關負責人表示:“實體經濟受到影響後,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汽車行業,歷來都是如此。”自這次金融風暴以來,全球的汽車產業界正處於動盪不安的局勢,。在這種動盪下,全球的汽車產業格局隨時都有可能會出現新的面貌。
在汽車行業的通用與美國第三大車廠克萊斯勒正洽商合併或合作的可能性。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透露,福特正考慮將旗下沃爾沃汽車品牌出售給德國寶馬公司以籌集資金。據訊息人士透露,福特與寶馬已就沃爾沃出售問題進行了初步會談。
注意案例的實效性,克萊斯勒宣告破產了,6+3這一部分應該重寫了。
汽配資訊下午茶:克萊斯勒宣告破產敲響零部件警鐘
2010/7/8/14:12來源:慧聰汽車配件網
據稱,日本馬自達的業務夥伴住友商事集團正考慮買入部分股份,此外印度塔塔汽車集團也可能是潛在買家。為此,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現金流動的問題,關鍵是看他們目前有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度過這次金融危機的衝擊。對於已經出現虧損的美國通用來說,其生存的戰略中心便是尋求與其他汽車巨頭的合併,要么就是選擇破產。所以,如果說在未來通用和克萊斯勒一旦合併,或者日產併購克萊斯勒,或者福特出售馬自達,那么以往的“6+3”全球汽車格局將徹底改變。
有關分析人士也指出:北美的通用、福特、克萊斯勒“抱團自救”的可能性最高。在金融海嘯爆發之前,隨著戴姆勒與克萊斯勒的“分家”、事實上全球汽車行業的競爭格局已經開始漸漸分化,不過最終徹底改變將可能會是由這次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衝擊。
4.中國汽車產業將成為全球焦點。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汽車產業危機之後,全球汽車的焦點將日益集中在中國身上。“誰在未來三年中國市場獲得穩定增長空間,將成為決定其世界汽車地位的關鍵。”一位汽車評論人士如此評價。據有關數據統計表明:在汽車行業,中國市場的表現異於歐美市場的全體下滑,也顯示了中國汽車市場巨大的內需動力。
金融風暴以來,全球汽車產業也開始漸漸地關注中國汽車資本在全球的影響力。此外,中國充足的外匯儲備使得國際眼光日益渴求中國資本的進入。對此,國際諮詢機構還曾經呼籲中國的汽車產業:“抄底北美汽車產業!”
5.汽車“海歸”將掀起回國潮。自金融風暴襲擊全球以來,世界各大汽車公司通用、福特、克萊斯勒、豐田汽車在內的多家海外汽車巨頭加快裁員減產步伐。此外,歐洲菲亞特和日本福特等汽車巨頭也加入了裁員、停產大軍。與此同時,瑞典沃爾沃集團卡車公司開始實施緊縮開支的計畫。此外,一向有免疫力的豐田汽車甚至凍結了新人錄用計畫,且將日本國內工廠員工裁減近兩成以上。這些舉措,將會給中國汽車行業帶來發展的諸多機遇。
隨著全球汽車製造產業鏈向東南亞國家的轉移,以及傳統汽車巨頭本身科研方面的預算減少,全球汽車產業的高端技術人才的轉移勢不可擋,中國將必然地成為全球汽車高端人才的會集地之一。同時,在北美汽車瀕臨破產之時,這無疑將讓很多優秀的汽車人才失業。因此,中國的汽車企業們應該抓住機遇,積極招攬全球汽車高端人才。可以預見到的是:汽車產業必然會像IT產業一樣,所以,有關人士分析:在未來幾年內,中國的汽車行業必定將會掀起一股汽車“海歸”的回國高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