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隔

縱隔

縱隔是左右縱隔胸膜之間的器官、結構和結締組織的總稱。縱隔呈矢狀位,位於胸腔正中偏左,上窄下寬,前短後長。縱隔的前界為胸骨,後界為脊柱,兩側為縱隔胸膜,上界為胸廓上口,下界為膈。正常情況下,縱隔位置較固定。一側發生氣胸時,縱隔向對側移位。

基本信息

解剖四分法

解剖學常採用四分法,即以胸骨角和第4胸椎體下緣的平面,將縱隔分為上縱隔和下縱隔,下縱隔又以心
上縱隔上縱隔
包的前、後壁為界劃分為前縱隔、中縱隔和後縱隔。臨床上多採用三分法,即以氣管和支氣管的前壁以及心包後壁為界分為前縱隔和後縱隔又以胸骨角平面分為上縱隔和下縱隔。縱隔間隙為縱隔器官間的窄隙,其內填充以疏鬆結締組織,適應器官活動和胸腔容積的變化。間隙內的結締組織與頸部器官周圍和腹膜後隙的結締組織相延續,因此頸部血腫或炎症積液可向下蔓延至縱隔,胸部創傷空氣可向上擴散至頸部,炎症積液也可向下蔓延至腹膜後隙。

胸骨後間隙

胸骨後間隙位於胸骨後方,胸內筋膜前方,向下至膈。該間隙的炎症可向膈蔓延,甚而穿破隔擴散至腹膜外脂肪層。

氣管前間隙

氣管前間隙位於上縱隔內,氣管胸部、氣管杈與主動脈弓之間,向上通頸部同名間隙。

食管居間隙

食管後間隙位於上縱隔內,食管與胸內筋膜間,內有奇靜脈、胸導管和副半奇靜脈等器官。
下縱隔下縱隔
向上通咽後間隙,向下與心包食管間的疏鬆結統組織相連,並通過膈的裂隙與腹膜後隙相通。
縱膈不是器官,而是一個解剖的區域。縱膈位於雙側胸腔之間,胸骨之後,脊柱側面,上為頸部入口,下達膈肌。為了便於診斷和治療,人為地將它分為上下前後四個區域。在這個區域裡有心臟及出入心臟的大血管、食管、氣管、胸腺、神經及淋巴組織等,所以它是重要生命器官的所在地。縱膈里的組織器官多,因而可發生多種多樣的腫瘤,即使腫瘤很小也會引起循環、呼吸、消化和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

縱隔腫瘤

縱膈里的組織器官多,因而可發生多種多樣的腫瘤,即使腫瘤很小也會引起循環、呼吸、消化和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兒童縱膈腫瘤的發病率較成人為低,但癌變機會多。約有2/3的病兒早期有咳嗽、低熱、呼吸困難等症狀,這是和兒童胸腔容量小有關。有些病兒在胸部X線檢查時偶爾發現,如果是惡性腫瘤則有貧血和消瘦現象。發現上述症狀應及早就醫,醫生可由胸部X攝片來確定腫瘤部位和大小,通過超音波檢查得知腫瘤的性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