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紋綠鵯

縱紋綠鵯

中文名:縱紋綠鵯·物種分類:鳥類→雀形目→鵯科→鵯屬

基本信息

說明

縱紋綠鵯縱紋綠鵯

縱紋綠鵯 striated Bulbul
雀形目 > 鵯科 > 鵯屬
PASSERIFORMES > Pycnonotidae > Pycnonotus striatus

拉丁名:Pycnonotusstriatus

英文名:StriatedGreenBulbul

描述:

中等體型(20厘米)而具冠羽的橄欖綠色鵯。下體密布淺黃色縱紋,上體橄欖色帶細白色縱紋。,眼圈黃色。僅有的另一種具縱紋的綠色鵯是紋喉鵯,但其背及腹部無縱紋。

體型:雄性體重42-58g,雌性45-62g;雄性體長196-250mm,雌性208-250mm;

縱紋綠鵯縱紋綠鵯

雄性嘴峰15-18mm,雌性14-17mm;雄性翅102-114mm,雌性100-109mm;雄性尾94-111mm,雌性92.5-109mm;雄性跗蹠18-21mm,雌性17-21mm。
虹膜-紅褐;嘴-黑色;腳-灰褐。
叫聲:高而圓潤的哨音tyiwut;三音節的whee-too-wheet叫聲及響亮的pyik…pyik聲。鳴聲為成組的顫鳴及吱吱聲。

分布

國內分布:國內分布於雲南西北部、西部、南部、西南部和東南部以及廣西南部。在我國分布面積狹窄,種群數量不豐富,屬稀少種類,應注意保護。

國外分布:國外分布於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國到印度東北部支、那北部阿薩姆等東喜馬拉雅山以及緬甸北部、寮國、越南、泰國等中南半島國家。 分布狀況:亞種paulus罕見於雲南西南部,亞種arctus見於西藏極東南部及雲南。

食性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種子、野櫻桃、核果、草莓、漿果和其他果實。

繁殖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于海拔1200-2500m的茂密森林中,巢多置於林下竹叢和灌木叢中,距地高0.8-1.5m,隱蔽甚好。巢為杯狀,主要由細枝、草莖、草根等材料構成,有的還有苔蘚、蛛網等材料,內墊有細草莖和草根。每窩產卵3枚,卵白色、具粉紅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2.4mm×16.3mm。

習性:

性活潑,6~15隻鳥結成吵嚷群體。棲于山區常綠林。
註:鄭作新(1987,1994)將中國的所有亞種均歸入指名亞種。


野外鑑別特徵

中等體型而具冠羽的橄欖綠色鵯。下體密布淺黃色縱紋,上體橄欖色帶細白色縱紋。眼圈黃色。僅有的另一種具縱紋的綠色鵯是紋喉鵯,但其背及腹部無縱紋。虹膜-紅褐;嘴-黑色;腳-灰褐。體長20-24cm。頭綠褐色具明顯的冠羽,其上具細的白色縱紋。上體橄欖綠色具細的白色縱紋。眼圈淺黃色。喉和尾和覆羽黃色,其餘下體暗灰黑色具黃白色縱紋。綠翅短腳鵯外形、大小和羽色與之較為相似,但綠翅短腳鵯頭無冠羽,且頭部為栗褐色,喉亦不為黃色而為灰色,亦可明顯與之區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