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不絕[成語]

綿延不絕[成語]

綿延不絕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mián yán bù jué,連續不斷,一直延續,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觀一個接一個不間斷地出現,出自《孔子家語·觀周》:“涓涓不壅,終為江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

【解釋】:綿延:延續不斷。連續不斷,一直延續。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觀一個接一個不間斷地出現,

【出處】:《孔子家語·觀周》:“涓涓不雍,終為江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

【例句】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一回:“後來入場考試,益覺功令森嚴,連恭代的字,都不敢寫,方以為大清統一中原,餘威震俗,千秋萬歲,綿延不絕,可以與天同休了。”

我知道生命無處不在,我知道生命~。 ★巴金《懷念·悼范兄》

【拼音】:mián yán bù jué

【拼音碼】:mybd

【近義詞】:紛至沓來、連續不斷、連綿不絕

【反義詞】:曇花一現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連續不斷

【英語】:be continuous

本意:路十分的長,沒有盡頭。

形容:形容某種物體連續不斷地出現,永不停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