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道德教育

網路道德教育

網路道德教育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的最終成果,書中系統研究了國內外的研究狀況,明確“網路道德教育”在相關學科的知識框架及其關係,提出了解決網路道德問題的方法“立體式道德教育”的策略,提出了在資訊時代,社會、家庭、教育的新型道德教育價值觀必須建立在生活理論、主體理論、轉型理論等基礎上,具要有“通識教育”又要有“道德智慧”。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網路道德教育

本書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的最終成果,書中系統研究了國內外的研究狀況,明確“網路道德教育”在相關學科的知識框架及其關係,提出了解決網路道德問題的方法“立體式道德教育”的策略,提出了在資訊時代,社會、家庭、教育的新型道德教育價值觀必須建立在生活理論、主體理論、轉型理論等基礎上,具要有“通識教育”又要有“道德智慧”。

作者簡介

朱銀端,女,1967年11月出生,福建廈門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部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省部級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骨士,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帶頭人。現會華僑大學德育室主任、思想政治教育碩士學位點負責人、中華道德文化教學部主任、公共管理碩士的電子政務實驗室負責人。社會兼職有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泉州市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會秘書長等。

目錄

引 言

導 論

第一章 網路道德問題——關於E時代道德教育的問題分析

第一節 網路道德問題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國內外研究

三 方法與意義

第二節 網路價值哲學論

一 分析“道德”

二 解構“道德”

三 網路價值哲學

第三節 網路德育問題

一 回顧“德育”

二 解構“德育”

三 建構“德育”

第二章 網路教育理念——關於E時代信息素養教育的理念與趨勢

第一節 網路教育理念

一 信息化宣言

二 學習型社會

第二節 網路教育狀況

一 研究的狀況

二 布拉格趨勢

三 美國化策略

第三節 信息素養教育

信息素養論

二 信息素養的標準

第三章 網路道德教育——信息社會的德育體制性障礙及其克服策略

第一節 德育體制分析

一 概念分析

二 環境分析

第二節 德育轉型智慧

一 轉型與尺度

二 內容的發展

三 德育的智慧

第三節 克服體制障礙

一 理性的認識

二 理論的建構

三 體制的建構

第四章 德育理想模式——適應信息社會的道德教育的發展模式與理想

第一節 德育模式分析

一 概念與模式

二 現狀與比較

第二節 立體化德育模式

一 基本的條件

二 立體化德育

三 經典的案例

第三節 道德至善理想

一 至善的理想

二 至善的追問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