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成癮臨床診斷標準

網路成癮臨床診斷標準

關鍵字:網路成癮,精神病,診斷,健康,疾病,預防 根據北京軍區總醫院制訂的《網路成癮臨床診斷標準》:

簡介

網路成癮的診斷標準(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The network becomes addicted to diagnosis standard )

關鍵字:網路成癮,精神病,診斷,健康,疾病,預防

根據北京軍區總醫院制訂的《網路成癮臨床診斷標準》:

網路成癮臨床診斷標準網路成癮臨床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

症狀標準

長期反覆使用網路,使用網路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和工作或不利於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符合如下症狀:

1.對網路的使用有強烈的渴望或衝動感。

2.減少或停止上網時會出現周身不適、煩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戒斷反應;上述戒斷反應可通過使用其他類似的電子媒介(如電視、掌上遊戲機等)來緩解。

3.下述5條內至少符合1條

(1)為達到滿足感而不斷增加使用網路的時間和投入的程度;

(2)使用網路的開始、結束及持續時間難以控制,經多次努力後均未成功;

(3)固執的使用網路而不顧其明顯的危害性後果,即使知道網路使用的危害仍難以停止;

(4)因使用網路而減少或放棄了其他興趣、娛樂或社交活動;

(5)將使用網路作為一種逃避問題或緩解不良情緒的途徑。

嚴重程度標準

日常生活和社會功能受損(如社交、學習或工作能力方面)

病程標準

平均每日連續使用網路時間達到或超過8小時,且符合症狀標準已達到或超過3個月。

表格:網路正常使用、過度使用和網路成癮的區別

網路使用情況 上網原因 上網時間及頻率 網路與現實生活的關係 社會功能
網路正常使用 好奇、愉快,緩解緊張、疲勞 適當 平衡 未受影響
網路過度使用 沉迷 上網時間過長 失衡(上網占據大部分業餘時間) 受損
網路成癮 避免戒斷反應出現; 強烈的上網渴求 反覆、長時間上網 嚴重失衡(上網占據生活中的主導地位) 明顯受損

心理學家布瑞德提出的診斷網路成癮的標準是:

以下表現必須出現:一心想著上網,包括回想以前的網上活動,或期待下次上網;需增加更多的上網時間以獲得滿足感;多次努力控制、減少或停止上網,但未能成功;在努力減少或停止上網時,感到煩躁不安、悶悶不樂、憂鬱或易發脾氣;上網的時間比計畫的要長。

同時至少有以下表現中的1條:因為上網,妨礙或喪失了重要的人際關係或工作,或失去教育與就業的機會;對家人、好友、治療者或其他人說謊,隱瞞上網的程度;把上網作為逃避問題或緩解無助、嫉妒、內疚、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的方法。

專家表示,網路成癮與精神醫學中的藥物依賴和病理性賭博等成癮性行為比較相似,因此其診斷標準也比較類似,這些診斷標準具體、明確,容易操作,可以作為自測或他人評定工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