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紋鈍口螈

網紋鈍口螈

網紋鈍口螈(學名:Ambystoma cingulatum)是一種生活在北美的蠑螈。屬有尾目、鈍口螈科。體型中等,通體黑色,遍布白色網紋。有明顯的肋骨間溝,尾部側向壓縮,頭部寬大,眼小,不好動。成體通常棲息於潮濕環境,穴居,僅繁殖期返回溪水中產卵。以節肢動物、螺類、小魚、蝌蚪和幼蛙為食。視覺差,捕食主要憑嗅覺或側線。肢、尾殘損後可再生。分布於美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物種名稱】網紋鈍口螈
..

【拉丁學名】Ambystomacingulatum;Amblystomacingulatum
【命名者及時間】Cope,1867
【英文名稱】FrostedFlatwoodsSalamander
【科屬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兩棲綱有尾目鈍口螈科

生活習性

網紋鈍口螈穴居,不好動,成體在水中產卵。生活於14至20攝氏度,17至18攝氏度為最佳溫度。低溫會減慢它們的新陳代謝,在10攝氏度時能更好地對抗疾病。高溫會使它感到壓力及增加食量。是肉食性動物,主要食物:蠕蟲、蚯蚓、昆蟲或小魚。該物種季節性遷徙。成體在秋季遷移到繁殖地點,幼體在春天回遷。不休眠,在冬季活躍。雄體成熟期1年,雌性成熟至少2年。最小的成熟雄性為44毫米,最小的妊娠雌性為53毫米。

生長繁殖

雌螈約產卵134-225粒,產在裸露的土壤表面、落葉、枯草、泥炭蘚、洞穴內或乾塘流域的底部,分為若干成串的卵群,每群平均16粒左右,卵的動物極黑棕色,約經30~45天孵出,幼體長約12毫米,有平衡枝。暴雨時,可在地面上見到成體。幼體則全年都能發現。大多1年完成變態。幼體外鰓和尾鰭都很發達。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8年瀕危物種——易危(VU)。

分布範圍

範圍包括美國東南海岸平原,南卡羅萊納州南部馬里恩縣以南(佛羅里達中北部)和阿巴拉契科拉和弗林特河以北。 亞種分類Ambystoma c. bishopi 網紋鈍口螈比氏亞種Ambystomac. cingulatum Cope 網紋鈍口螈指名亞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