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道

足少陽膽經穴。在側腹部,當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樞前下0.5寸。

基本信息

【名解】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外樞。屬足少陽膽經。是少陽、帶脈之會。在側腹部,當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樞前下0.5寸。一說“對章門直下七寸”(《針灸集成》)。布有髂腹股溝神經鏇髂淺、深動、靜脈。主治少腹痛,腰胯痛,疝氣,帶下,及子宮脫垂,盆腔炎等。直刺0.5-1寸,或斜刺2-3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標準定位】

在側腹部,當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樞前下0.5寸。(圖)

【取法】

仰臥或側臥位,在五樞穴前下0.5寸處取穴。

【穴位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腹部深筋膜、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筋膜、腹膜下筋膜。皮膚由肋下神經和髂腹下神經的外側皮支分布。皮下組織內鏇髂淺動脈有同名靜脈伴行,該靜脈匯入大隱靜脈。(參看五樞穴)
【特異性】

足少陽、帶脈之交會穴。

【功用】

調理沖任,利水止痛。

【主治病症】

1.婦產科系統疾病:子宮內膜炎,腎炎,附屬檔案炎,盆腔炎,子宮脫垂;
2.消化系統疾病:腸炎,闌尾炎,習慣性便秘;
3.其它:腎炎,疝氣,髖關節疼痛。

【刺灸法】

刺法:1.向前下方斜刺0.8~1.5寸,局部酸脹;
2.深刺可及子宮圓韌帶治療子宮下垂,局部酸脹可擴散至小腹和外陰部。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維道-【按摩法】

用食、中二指按於維道穴,順時針方向按揉2-3分鐘,以酸脹為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