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頭薹草

綠頭薹草

綠頭薹草,根狀莖短。稈密叢生,高6-30厘米,纖細,粗約1毫米,三棱形,密被短粗毛及顆粒狀突起。產於雲南西部和西北部;生於雲南松林下和乾燥山坡灌叢中,海拔2200-2850米。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綠頭薹草
拉丁學名:Carex chlorocephalula Wang et Tang ex P. C. Li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屬:薹草屬

形態特徵

綠頭薹草綠頭薹草
根狀莖短。稈密叢生,高6-30厘米,纖細,粗約1毫米,三棱形,密被短粗毛及顆粒狀突起。葉與稈近等長,平張,寬1.5-3毫米,柔軟,兩面密被短粗毛,邊緣稍外卷,基部具褐色的宿存葉鞘。苞片葉狀,短於花序,具苞鞘,密被短粗毛。小穗2-3個,長圓形,長1-1.5厘米,寬約3-3.5毫米,兩性,雄雌順序,頂生的2個通常雙生,如具側生者,則從稈的基部生出,均具絲狀長柄;雄花部分短於雌花部分或二者近等長,均具少數稍密生的花,有時側生的1個雄花部分不明顯,僅具2-3朵雄花。雄花鱗片近卵形,長2.3-2.5毫米,頂端急尖,中間綠色,有1條中脈,兩側淡綠色,有狹的白色膜質邊緣;雌花鱗片長圓形,長3.4-3.6毫米,頂端漸尖,有短尖,中間綠色,有3條脈,兩側淡黃綠色,有細小的顆粒狀突起,邊緣白色膜質。果囊稍長於鱗片,倒卵狀長圓形,鈍三棱形,長約4毫米,淡綠色,厚紙質,有2側脈及多數細脈,具細小的顆粒狀突起,密被短粗毛,邊緣具緣毛,基部漸狹成柄,頂端驟縮成短喙,喙口微凹。小堅果倒卵狀長圓形,三棱形,長約2毫米,成熟時褐色,基部漸狹,幾無柄,頂端驟縮成短喙;花柱短,膨大呈卵球形,柱頭3個。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物種信息)

產地分布

產於雲南西部和西北部;生於雲南松林下和乾燥山坡灌叢中,海拔2200-285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