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研究

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研究

《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研究》,作者霍華德·舒爾茨,由中信出版社 於2011年出版。描述的是這是一個關於動盪、迷失、找回靈魂和重獲新生的故事。2008年,星巴克總裁兼董事會主席霍華德?舒爾茨出人意料地決定重返執行長一職,這距離他上次放手公司日常事務,擔任董事會主席已達8年之久。是的,星巴克迷失了方向。在星巴克30餘年遭遇的最大危機面前,舒爾茨決定幫助它重新回歸核心價值,不僅要恢復良好的財務狀況,更要重塑它的靈魂。

基本信息

作者靳明
ISBN:10位[7308056988] 13位[9787308056984]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價:¥28.00 元

內容提要

綠色農業作為一種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與體系,是以綠色農產品產業化為主線的生態、安全、優質、高產、高效的現代農業,是在生態農業等農業發展模式探索、綠色食品發展的基礎上進行的總結、擴展、提升與系統化,是綠色經濟的重要內容和基礎。
全書的內容除第一章導論、第七章結論外,從邏輯上分為兩部分,形式上分為五章。
第一部分是理論基礎,包括第二章、第三章,主要從理論上分析綠色農業產生的背景和發展的動因,綠色農業和綠色農產品的內涵、特徵和競爭力,綠色農業產業成長過程的階段性特徵及其規律性、動力源泉和發展機制,為實證研究及提出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發展戰略和政策建議提供理論基礎與分析角度。
第二章分析綠色農業的內涵、特徵和競爭力、產生的背景和發展的動因。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界定綠色農業的內涵,提出綠色農業和綠色農產品的特徵和競爭力,即綠色農業具有持續性、集約性、高效性、標準化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協調的多重特性;綠色農產品具有生態、安全、優質等質量特徵和品牌優勢,具有信息不對稱性和正外部性,需求的價格彈性從短期來看相對較高,從長期來看相對較低,需求的收入彈性相對較大,其競爭優勢主要表現在質量、品牌等差異性上。綠色農業直接源自農業與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但同時是農業轉型進入新階段的大背景下所迫切要求的,它對於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適應農業結構最佳化,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費安全,增強農產品國內外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符合農業發展方向,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
第三章分析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階段性特徵與規律。通過借鑑一般產業成長過程的規律性,對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規律性與機理,即階段性特徵、動力源泉和發展機制等進行分析。認為產業成長總體上具有一定的成長軌跡、階段性和規律性,可以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來判斷產業生命周期的階段性,其階段性特徵可從產品、技術、市場、企業(包括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的數量、規模與變化狀況等角度加以考察。目前,我國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階段性特徵主要表現為成長期初期的特徵,其主要的動力源泉是市場需求與政府政策,總體上應該選擇市場拉動(包括出口拉動)與政府推動相結合的引導型發展機制,但要根據綠色農產品特點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並隨消費需求的增長逐步轉變為以市場拉動為主。
第二部分是綠色農業產業成長過程的實證分析和套用研究,包括第四章至第六章。在對我國綠色農業產業的成長發展歷程(包括產業政策演變過程)進行回顧總結的基礎上進行實證研究,得出我國綠色農業產業處於成長期初期的結論,並提煉出特點和問題,據此提出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建議。
第四章對我國綠色農業產業發展歷程和存在問題進行實證分析。回顧總結我國以綠色食品為代表的綠色農業產業的成長發展歷程,運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定性根據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階段性特徵與標誌性事件,定量根據認證產品數、企業數、產量和銷售額的增長速度並運用邏輯函式分析模擬,綜合判斷得出我國綠色農業產業目前處於成長期初期的結論,並總結產業在發展水平、成長動力、競爭手段、產業組織和產業鏈等方面的特點與問題,這些特點與問題具體反映在市場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給不足、供求處於低水平均衡狀態、市場環境不夠完善等幾個方面。
第五章提出我國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發展戰略。針對綠色農業產業所處成長階段的特點和問題,提出我國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發展的戰略目標、戰略原則和戰略對策,指出要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的戰略部署,明確方向、突出重點,以整體品牌戰略為導向,農業區域化、標準化、產業化、市場化、服務社會化有機結合和融合,採取多種戰略對策,推進制度和政策創新,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進綠色農業產業全面、協調、持續、健康地加快發展。
第六章我國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政策分析與建議是第五章內容的延伸。通過對我國綠色農業產業化的變遷歷程、演變方式及政策特徵分析,認為我國綠色農業產業化制度變遷是一種“自下而上”和“白上而下”的雙向推進型制度變遷方式,這種制度變遷方式決定了其產業政策具有直接性和強制性以及間接性、引導性、指導性和服務性特徵。在對現有綠色農業產業化政策績效(以浙江為例)進行評價的基礎上,提出促進我國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產業政策創新思路與建議:引導市場需求、促進有效供給、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以培育市場和增強市場拉動力為目標,針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晶各自的市場定位,採取不同的推動措施。

編輯推薦

本書以產業經濟學的相關理論為基礎,以綠色農業提出的背景和發展的動因為切入點,以促進我國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為目的,採用規範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在明確界定綠色農業(包括綠色農產品)的內涵和特徵的基礎上,探討了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規律性與機理,即階段性特徵、動力源泉和發展機制等,分析了我國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發展歷程(包括產業政策演變過程)和存在問題,並針對綠色農業產業在特定成長階段的特點和問題,提出了促進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建議。

作者簡介

靳明,浙江財經學院《財經論叢》(全國百強學報,CSSCI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編輯部主任,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983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工業自動控制專業,分配至廣播電影電視部設備製造廠(北京)工作,1985年考入浙江大學工業管理工程專業攻讀研究生,1987年分配至浙江財經學院任教,歷任企業管理教研室主任、經濟信息管理系副主任、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科研處處長兼研究生辦公室主任等職,2001年晉升教授職務。2003年考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財務管理方向攻讀博士學位。從事專業方向:公司治理、產業組織、市場行銷、資本運營與戰略管理等,在所從事的研究領域中有較深入的研究和實踐運作經驗。近五年主持承擔了國家軟科學研究項目、科技部科技開發項目、財政部協作項目、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等國家級與省部級項目10項,以及多項企事業單位委託項目,在高層次刊物《中國工業經濟》、《統計研究》、《財貿經濟》、《經濟學動態》、《經濟學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南開管理評論》、《金融時報》等發表50多篇論文,編著出版了《中小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等著作。獲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浙江省高等院校科研成果獎3項等。

目錄

01 導論
1.1 選題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動態
1.3.1 國外研究動態
1.3.2 國內研究動態
1.3.3 國內外研究動態評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論文的創新之處
02 綠色農業的內涵、特徵與發展動因
2.1 綠色農業的內涵、特徵和競爭力
2.1.1 綠色農業的相關概念
2.1.2 綠色農業的涵義
2.1.3 綠色農業與綠色農產品的特徵
2.1.4 綠色農業與綠色農產品的競爭力
2.2 可持續發展與綠色農業的產生背景
2.2.1 農業發展模式的演變與可持續農業觀念的產生髮展
2.2.2 從可持續農業觀念到綠色農業模式
2.3 綠色農業的發展動因
2.3.1 發展綠色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建設的內在需要
2.3.2 發展綠色農業是滿足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和綠色消費的需要
2.3.3 發展綠色農業是保障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的需要
2.3.4 發展綠色農業是促進農業產業結構改善、農業增效與農民增收的需要
2.3.5 發展綠色農業是應對綠色壁壘和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需要
03 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階段性特徵與規律
3.1 產業成長與產業生命周期的涵義及階段劃分
3.1.1 產業成長與產業生命周期的涵義
3.1.2 產業成長軌跡
3.1.3 產業成長階段劃分
3.2 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階段性特徵分析
3.2.1 一般產業成長的階段性特徵的總體描述
3.2.2 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階段性特徵
3.3 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動力源泉和發展機制分析
3.3.1 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影響因素分析
3.3.2 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動力源泉分析
3.3.3 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發展機制分析
04 我國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發展歷程與存在問題的實證分析
4.1 我國綠色農業產業的成長發展歷程
4.1.1 產業形成期:技術選擇、標準確定與社會認可(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
4.1.2 產業成長期:銷售起飛,進入快速成長階段(21世紀初至今)
4.2 我國綠色農業產業所處成長階段的實證分析
4.2.1 產業成長階段的定量劃分方法
4.2.2 模型參數估計與曲線擬合方法
4.2.3 我國綠色食品產業成長過程曲線擬合
4.3 我國綠色農業產業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4.3.1 存在問題的總體分析
4.3.2 市場需求問題
4.3.3 市場供給問題
4.3.4 市場環境問題
4.3.5 供求均衡關係分析
05 我國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發展戰略
5.1 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發展的戰略目標
5.1.1 總體目標
5.1.2 分層次目標
5.1.3 分階段目標
5.1.4 具體目標
5.2 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發展的戰略原則
5.2.1 正確認識“三品”定位和發展關係
5.2.2 處理好“四個關係”和做好“四個結合”
5.2.3 明確發展方向和突出發展重點
5.2.4 促進全面、協調、持續、健康地加快發展
5.3 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發展的戰略對策
5.3.1 實施整體品牌戰略,全方位打造綠色農產品品牌形象
5.3.2 最佳化農業區域布局,形成優勢綠色農產品產業帶,提升綠色農產品競爭優勢
5.3.3 推進農業標準化,加快綠色農業基地建設,為綠色農業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5.3.4 加快質量安全認證進程,加強監管,提升綠色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5.3.5 發揮龍頭企業示範帶動作用,推動綠色農業產業一體化經營
5.3.6 加快市場培育、開拓和流通體系建設,促進綠色農產品的銷售
5.3.7 完善社會化服務,建立健全綠色農業成長發展的保障體系
5.3.8 加大政策支持和巨觀調控力度,為綠色農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06 我國綠色農業產業成長的政策分析與建議
6.1 我國綠色農業產業化的變遷歷程、演變方式及政策特徵分析
6.1.1 農業產業化的變遷歷程、變遷方式及政策特徵
6.1.2 綠色農業的變遷歷程、變遷方式及政策特徵
6.1.3 綠色農業產業化的變遷、變遷方式及政策特徵
6.2 綠色農業產業化政策績效評價——以浙江為例
6.2.1 政策績效評價
6.2.2 現有政策存在的問題
6.3 綠色農業產業政策創新思路與建議
6.3.1 引導市場需求
6.3.2 促進有效供給
6.3.3 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07 結論
附錄1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附錄2 中國的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中國的食品質量安全狀況
參考文獻
致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