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費預算

經費預算

經費預算,是指政府預算體系中,為滿足政府業務性活動的財力需要部分。

基本信息

什麼是經費預算

經費預算又稱經常性預算或普通算,它是政府編制的滿足國家經常性開支需要的預算。其支出是用於文教和行政,國防等方面的經費開支,其收主要是稅收。經費預算是複式預算的組成部分。有時也指企業或事業單位為支付行政管理、研發項目等所需投入的經費,列企業管理費用或行政費用科目。

經費預算的支出

經費預算的支出主要是由行政國防事業單位的人員經費支出和日常公用經費支出兩部分組成。它主要是由政府的業務性活動,(是與投資性活動相對立的概念,指的是政府周而復始的日常性業務活動,具有大致相同的活動將以一定長度的時間為周期循環往復的特點,與之相對應的財政提供財力的活動也具有周期性。)這一性質決定的。
行政國防事業單位的人員經費支出和日常公用經費支出是有財政以來就有的財政支出,但在市場經濟下,財政的此類支出清除了其自身所包含的私人支出性質,而具有為市場提供公共服務的公共性質。具體來看,行政管理支出、公檢法司支出、國防經費、外交外事經費等都屬於這類支出。非贏利社會事業發展支出,其中包括科教文衛事業費、農林水事業費和工交商事業費等等,也屬於經費預算的支出範圍。
由於經費預算的費用是周期性的、剛性的財政支出,因而此類支出不管收入狀況如何,總是要保持在一個最低的水準線上,而無法進行低於該水準線的硬性削減。否則便可能影響政府正常職責的履行。這樣,缺乏彈性的經費預算支出,需要有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才能保證正常的費用供給。按此要求,屬於經費預算的收入主要的和基本的收入形式是各類稅收。稅收具有無償性、強制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徵,它是各種財政收入形式中唯一能夠確保經常地、穩定地和大量地取得收入的形式。
經費預算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預算,它不僅要有自己穩定的收入來源,有自己應有的支出項目,而且還應有自身的預算平衡準則,經費預算必須實行年度平衡政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