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分析儀

經絡分析儀

經絡分析儀是以良導絡理論為基礎的輔助診斷儀器,通過對人體十二正經原穴電流的測量,確定人體十二正經的能量值,進而以經絡辯證的方法對人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這種儀器在我國台灣和大陸地區都有研製,並已投入實際套用階段。

經絡分析儀 經絡分析儀

井穴、原穴48穴測量儀建立了陰陽架構

從2001年底,我們採用可以同時測量井穴與原穴的測量儀,依次測量12條正經,左右對稱的24穴井穴和24穴原穴,共48穴位。為了區別其他經絡測量儀,讓我們在以後各章節中,稱井穴與原穴同時測量經絡的儀器,為“井、原測經儀”,或者簡稱為“井原儀”。

(一)建立陰陽對立統一關係

從井穴與原穴的對比觀察中,我們發現了井穴與原穴同時測量的真諦:建立井穴、原穴兩個觀察點,就能夠同時觀察內外、表里、常變等同一事物的兩個相對方面,就是建立起了陰陽對立統一的相對性關係。

陰陽的原始意思,是太陽光照到與否。具體背景是日、地關係,以後衍生出一個事物存在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道者,陰陽之理也。陰陽者,一分為二也。”(《類經、陰陽類》)這是張景岳為陰陽所給予的確切定義。古代醫家在醫療活動中吸收了“日常”和“哲學”上的陰陽概念,建立了中醫陰陽學說。

中醫陰陽學說把自然界陰陽與人體對應起來,建立起人法於天地的整體關係。中醫運氣周期規律以五運對應五臟,以六氣的三陰三陽作為六經的劃分。這樣就建立起了天人相應的陰陽五行理論架構。從親身觀察的實踐中,感悟到井穴與原穴在經絡上有不同的代表意義,符合中醫陰陽五行理論。井穴相對代表著:陽、衛、氣、表(體表或淺層次)、外(氣候、外力);原穴相對代表著:陰、營、里、血、內(環境)。井穴與原穴的平均值比較,又產生了內虛還是外虛,內寒外熱還是外寒內熱。失衡比例的比較,給人以正氣與病邪的虛實狀態、疾病好轉還是惡化,治療思路對與錯等等。更重要的是,井穴是運氣的變化印記,單經絡值與運氣的當前影響和體質的氣化傾向有關,其變化程度與運氣作用的久暫、作用力強弱有關;井穴的平均值,與氣候的四季輪換有關,我稱之為“人體季節的生理曲線”。原穴的變化多代表臟腑的功能活動,體能的代謝水平高低,人體抵抗力水平的高低,配合井穴反映出體質的差異。

如此,我們對經絡測量的數據要求明確了:必須同時給出人體兩個對立統一關係的信息,才能用中醫陰陽五行框架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只給出原穴而沒有井穴,或者只有井穴沒有原穴,都不能建立起經絡的陰陽關係。然而,要解釋人隨天變的經絡現象,多層次的、複雜多變的問題,非中醫運氣理論不成。隨著我們對運氣理論的深入學習,慢慢找到經絡變化的規律,也就揭開了經絡測量每次都不一樣的謎。

如此,這也揭開為什麼50多年來那些搞經絡生物電測量的人們沒有成功的致命原因。因為他們脫離了天地總體陰陽消長,五運六氣周期性的運動變化對經絡的影響,只從人體本身的陽經、陰經去討論人體經絡數據的陰陽變化,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找到變化的規律的。

(二)抓住了人體的常與變、表與里

井穴和原穴同時進行測量比較,就看出了人體氣血變化的條件與變化的時間。它們有個自的代表意義,有各自的常與變。

(1)井穴之常變:

井穴代表人體相對“表淺”的組織結構,如四肢、皮膚、肌肉等。

井穴數據變化幅度很小,通常有著非常穩定的代表意義,從經絡測量的角度來看,體現著人體最好的狀態。即使農曆初一、十五,也不象潮水那樣突來突去,忽高忽低。

井穴之變:

一是在四肢炎症、外傷會引起強烈的變化。

二是與體質因素有關,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體質之虛首先會出現在相應的經絡上。

三是與當前運氣的影響有關,與運氣的作用時間和強度成正比。如果相同的運氣作用時間越長,或者強度足夠大,在單經絡井穴上一定能產生痕跡。

四是井穴對針灸、按摩、溫度、皮膚接觸化學或物理刺激等非常敏感,是機體對外環境變化反應較快的穴點。所以從經絡隨自然界變化而調節的功能角度,我們仍然把井穴看成人體經絡之“變”。

總之,井穴屬於人體應外變的能量調節系統,通俗地說,運氣的影響、四季氣候的變化、六淫致病因素,如傷風感冒等首先引起井穴的變化。

(2)原穴之常與變:

原穴相對代表著人體內環境,為“里”。

原穴之常:在通常情況下屬於個人的體質之“常”量,人體的各種內分泌活動,基礎代謝水平,大腦活動的多少,精神緊張程度等等都會顯示在原穴的臟腑歸屬上。原穴的數值有著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定位的指標意義。如果冬季機體受氣候暖冬的影響,使得藏氣不足,就會表現出內虛,下虛,即原穴的數字偏低。凡是消耗性疾病,慢性疾病,體質之虛都反應在原穴的低值上,因此看到原穴的虛值、固定不動的失代償狀態,就有診斷意義。而且疾病或體質因素引起原穴的虛值,是不容易用針藥很快調整好的。

原穴之變:原穴的變化有快有慢,對氣候變化等外環境的影響反應比井穴來得慢,運氣作用在時間和強度上達到一定程度,原穴才會改變。在一部分人有明顯的七天節律和十天的節律。女性有月經期和排卵期的節律變化。原穴有晝夜的節律變化,其變化幅度有時很大,夜間沒有休息好,性生活等也有明顯的經絡變化。跨越5個小時的時區飛行距離,會有時差的變化。

原穴之變還表現在對引起內環境改變的刺激因素,如飲食刺激、飢餓、情緒波動、過勞、熬夜、縱慾、劇烈運動、缺氧、尿儲溜、腸脹氣、創傷、藥物、激素、疫苗、輸血或輸液、失血和脫水、強物理刺激如發療等等,反應十分快速。原穴的變化有著內環境變化的指標意義。

(三)抓住致病的內外因素與因果轉歸

任何事兒都有因果,如何沒有井穴和原穴兩個點,疾病的因果關係就說不清。例如,我們比比以下的圖像:一個是感冒2天的患者圖像,另一個是注射流感疫苗後6天的圖像。(可以在學習完《第三章》的內容後,再返回來看就會比較明白一些專用詞的意思)讓我們看下面的圖例:

圖例2-1【編號460】,是一位女性患者,患感冒兩天,有高熱、咽喉痛,少量咳嗽及咳痰,於2003年5月2日13時就診。2日內曾經服用退燒藥,多次大量出汗。

(1)先看肺經井穴(19/3),失衡比例(超過6倍)嚴重,呈失代償(黑色反白,詳見《第三章》逆失衡的講解)狀態,而原穴較虛呈現代償狀態(灰色)。這說明流感病毒是從呼吸道經口鼻途逕入侵人體,是典型的流感圖像。感染首先引起上呼吸道症狀,病在咽喉重,在肺臟輕。

(2)再看心包經井穴失衡是發熱的特徵,原穴失衡是(血液循環狀態改變,有抗感染反應)熱入營分。

(3)三焦經代表淋巴系統和體液免疫在疾病中的抗病能力。井穴失衡是外源性感染或發熱的共有特徵,原穴的水平高低,代表機體可持續的抗病能力強弱。

上述三點我稱為感冒的“三經組合”,是通常感冒都有的特徵,結合臨床主訴和症狀,感冒在不同的時期還有區別。

(4)太陽經失衡是衛氣不固,有頭身疼痛、出汗、惡風等特徵(出汗大後,太陽經井穴都會平衡,太陽經原穴的失衡只有2倍,)。

(5)三陽經俱虛和“有邪”(黑色反白)說明抵抗力低下。

(註:鑑別感冒的性質與因果,從體外獲得感冒的途徑中,比較肺經和膀胱經,可以大致從經絡上反映出來。從呼吸道獲得病毒或風熱感冒,往往肺經井穴失衡嚴重;如果是受寒的感冒,在2006和2003年特別多見,是“三經組合”加上太陽經。而且太陽經的失衡比肺經嚴重,說明病因的“傷寒”之邪客於太陽經。)這個病歷中,由於大汗傷津液的緣故,腎經原穴虛極帶動全身整體能量水平低下。膽經原穴虛極是少陽的衛外昇陽的功能已經虛弱,看三陽經整體狀態虛邪表現,說明目前是正虛、邪實的情況。

【編號460】

圖例2-2【編號34】

再看【編號34】患者是一位我們研究“流感疫苗對人體影響”的男性志願者。(本書後面有關於2008年流感大流行的預測文章中,列舉了該志願者的系列圖像,讀者可以去比較注釋前的情況)患者沒有任何主訴,我們僅僅觀察注射流感疫苗6天后,人體的變化圖像。

【編號34】

患者於2004年11月6日下午接種疫苗。

(1)肺經井穴,能量水平正常,左右非常平衡,而且呈現左高右低的男性最佳狀態。原穴失衡,提示肺臟本身有炎症反應,屬於直接從內環境感染病原體,無任何咽喉、口鼻症狀。

(2)心包經原穴失衡是血液有抗感染反應;

(3)三焦經極度低值,代表淋巴系統和體液免疫能量嚴重不足,而且邪毒只局限在細胞與體液免疫系統內,全身正氣不虛。心經左側井穴低是2003年火運不及的運氣特徵,在關於流感疫苗的系列圖像中可以知道,該患者一直存在心經與心包經井穴失衡的現象,與疫苗無太多關係。

從以上兩個與流感病毒有關的圖像比較之後,大家對疾病的因果關係會在經絡上發現清楚的來龍去脈。

類似的情況還有許多。在《第五章》章講到有一個在癌症中心工作針灸醫生,從心包經獲得癌症病氣侵入的例子,都是現代醫學思維中沒有的東西,但是從經絡和臨床的對應上又的確存在。另如一個乳腺癌的女性患者,一年前常常胃痛、腹脹,經絡檢查發現手足陽明經及少陽經原穴虛值,胃經最虛及失衡。半年後出現胃經原穴測不到的情況,井穴左右兩次超過七倍以上的失衡。患者此時檢查胃鏡無異常發現。又過了三個月後,自己摸到乳房花生米大小的腫塊,活撿證實乳腺癌。我們可以從胃經原穴的虛和失衡開始,到原穴消失,再到井穴高倍失衡,最後西醫診斷癌症的先後順序中,得到疾病演變的過程:三陽經低值就是機體正氣虛,免疫力下降的指征,是百病之始。胃經的原穴虛代表胃氣的功能下降,本經的氣血基礎能量不足;失衡是功能代償或失代償的程度。井穴代表本經的最好狀態,是改變出現最晚的。井穴可體現體表皮膚、肌肉、筋膜等經絡所通過的路徑上,氣血流過的供應多少。乳腺屬於體表組織,所有左右乳房的氣血流量的相差越大,井穴不平衡就會越加明顯。患者先有胃經虛,病邪乘虛而入,在乳腺上形成邪氣積聚。因此,經絡測量發現“氣的癌症”改變,比腫瘤真正形成早了3~6個月。發現人體正氣不足的“亞健康狀態’就更早。直到腫瘤已經癌變,胃經原穴僅僅是虛象加重的表現,看不出高倍失衡。從乳腺癌的診斷來說,胃經井穴失衡程度則更有定位、定量的意義。因此,我們從回顧乳腺癌發生的因果關係中,總結經絡數據的臨床意義:胃經井穴的失衡倍數過高,排除經絡上的其他因素後,就是乳腺癌的警報信號。

這些實例說明僅僅測量原穴或是井穴是不夠的,無法建立中醫的最基本的對立統一關係和疾病的變化、轉歸關係,即因果關係。而有關癌症經絡分析的內容,在其他章節中還有更詳細的報告。

返回頂端

--------------------------------------------------------------------------------

經絡測量儀的臨床套用價值

我們套用“井原儀”已經六年的時間,積累了不少病例,也可以比較有把握地解釋多種經絡異常現象,甚至可以準確地預測不孕症人工受孕是否能成功。但是,我們每天仍然都會遇到新問題。實事求是地說,(到目前為止我們知道的咨訊中)在“井原測經儀”出現以前,沒有任何儀器是按照中醫“天人合一”思維模式去設計的,更沒有任何一個探測者是用中醫運氣理論,去解釋人體經絡測量數據的變化規律的。因此,我們對井原儀的臨床使用心得,是第一次提出供中醫同行討論,希望得到社會的關注與幫助。在此僅就我們在臨床中,已經嘗試和未來構想的套用價值做簡單介紹。

(一)已病診斷的客觀佐證

四診八綱是中醫臨床辨證施治的診斷基礎。在現代醫學科學診斷技術空前發展的今天,針灸和中醫的治療,仍然沒有任何儀器可以取代中醫望聞問切的診斷地位。但是,四診八綱是有缺點的,經驗不足和人為錯誤就是最大的缺點。“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藏,則知其所病矣”(《靈樞·本經》),說明望診是從表面現象認識疾病的最重要環節,而正確的識別病象又與醫者個人的理論水平、資智、經驗積累有很大的關係,而且沒有客觀的評說標準。既便是老中醫,也難免有對疾病的假象或虛實寒熱混雜的現象看走眼的時候。“持脈有道,虛靜為保”(《素問·脈要精微論》),張介賓對此話的解釋為:“凡持脈之道,一念精誠,最嫌擾亂,故必虛其心,靜其志”。這是指除了中醫的經驗多少之外,切脈還要受到環境影響和心理素質的考驗。醫生診脈時要心靜沒有雜念,才能聚精會神的體會手下的脈象,不至於因為外界的煩擾和心中的操雜而分散注意力,導致對脈象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影響對病症的診斷。在當今的社會、家庭、經濟、權謀諸多的壓力與誘惑面前,做人難,做一念精誠,寧靜切脈的醫生可不容易,而做“明醫”就難乎其難了。四診的歷史缺點,在今天的醫者身上尤為突顯了,診斷錯誤導致誤醫的災難中,最大的受害人一定是患者。

井原儀在這個時候加入中醫的臨床診斷,是最合時宜的。經絡之象也是象,而且是人體客觀之象,是臟腑功能最真實的表現形式。井原儀可以從表里、上下、左右、寒熱、虛實、陰經與陽經、氣與血、髒與腑、五行強弱、深淺層次、正氣與病邪、因果關係、體質與運氣等等多方面,反應出機體生理與病理的客觀存在的徵象,給中醫診斷提供更多來自客觀信息的佐證。經絡診斷還有一個特點,是如果經絡混亂一時拿不準確,可以向天地藉助力量,在扶正氣的同時去偽存真,暴露隱患的真實面目。我們通常採用“子午流注開穴”、體位與日影平行、針加灸中焦等辦法,使全身經絡的陰陽五行,達到在自然狀態下的最大調節(或稱為梳理),然後再次測量,得到“水落石出”的經絡圖像,以此對比前次的測量,就可以從兩次的變化中抓住真正屬於疾病徵象,叫做“去偽存真”。這是比等待化驗結果,試驗性用藥都快捷、安全,而且有益無害的去偽存真發現疾病或異常方法。獲得的真實經絡信息,不僅包括全身臟腑陰陽虛實的整體現況,也包括局部、或單經絡病變的定位定量診斷。

經絡數據診斷與主訴、四診合參,無疑補充了四診的不足,使得中醫的診斷由純粹主觀方面,發展為主、客觀相結合,診斷水平更上一層樓。

(二)病因診斷

病因診斷是醫學科學最大的難題,中西醫無論所處的歷史條件有怎樣的不同,都為病因診斷投入了時代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最多的時間和資源。然而,由於中西方的文化和科學方法的不同,對病因的認識以及解決的方法也不同。

西醫靠實驗科學進行病因診斷,即眼見為實。現代科學的發展為西醫提供了以科學實驗手段尋找可見的“病源”的條件,找到病源就是找到病因。強調病源的實物性、證據性、微結構的物象特徵、生存條件研究以及測定其精確的量化標準,然後才能有的放矢的研究治療方法。比如,抗菌素是專門對抗細菌引起的感染,出現新菌或耐藥菌,抗菌素就要升級翻新。所以,抗菌素永遠落後於細菌的發展,抗菌素的目的就是殺滅細菌。臨床上根據培養出的細菌,經過藥敏感試驗,選擇相對有效的抗菌素。至於抗菌素對人體臟腑器官的損害,並不是重要考慮環節,哪怕其副作用是致命性的,一樣可以通過醫藥部門的許可,在臨床上堂而皇之地殺人。比如,“萬古黴素”對腎臟的劇毒,不知奪走多少人的生命。又如,手術、化療、放療是癌症的剋星,只要發現體內的癌症存在,就一定要“生命不息,化療不止”。這時候西方人最崇尚 “生命第一”的價值觀也發生了變化,成變“生命誠可貴,腫瘤價更高,若為醫療故,二者皆可拋”。

一旦找不到病源,情況就更遭了。比如,在高血壓的發病率中,有95%以上是無原因的,稱為“原發性高血壓”。就是說,到目前為止,高血壓產生的原理還沒有搞清楚。雖然西醫已經發現引起血壓升高的物質,是腎小球旁動脈細胞釋放的血管緊張素原,經肝臟轉化為血管緊張素,引起周圍小動脈血管發生收縮反應,致使血壓的測量值升高。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回顧一下抗高血壓西藥的藥理髮展史,你會清楚地發現,40年來,西醫在沒有尋找到病因的情況下,在採取抗高血壓對症治療過程中,藥物作用的受體(不同對象)環節不斷在發生著改變,當然是越變越聰明。由最初的作用於主管血管舒張的受體,到現在作用於中間環節(血液中游離著的血管緊張素),由濫殺“無辜”到扼殺“信使”的過程。通俗地說,早期為了抵抗血管收縮,降低血壓,就研究出令血管擴張的藥物,以達到血壓測量值降低的目的。殊不知,血壓波動之初,血管本無病,是執行腎臟發放的收縮指令。腎臟為什麼發放指令?其生理性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腎的循環血量不足,要求周圍的血流量減少,以增加腎的供血量。但是,抗高血壓藥物,幹了兩件事情:其一,開放周圍血管床,使腎的血流量被“盜竊”,比原來還要減少,這就刺激的腎臟不得不發出更強的呼聲,直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因此,許多高血壓患者在大量套用降血壓藥物後,發生腎臟壞死,需要做腎移植手術。其二,小動脈血管在腎的血管緊張素指令下收縮,又在藥物的指令下擴張,長此以往,血管壁的彈性減低,脆性增加變得硬化,這時才真正稱得上“血管病“,走上了血管硬化的死亡不歸路。西藥現在的作用環節是將血管緊張素消滅在血液里,使信使犧牲的路上,不能引起血管收縮。雖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腎臟發放收縮血管物質的問題,但是看起來打不著“敵人”,也減少錯殺“自己人”,對嗎?這個進步是轟轟烈烈的,40年的漫長歲月中有多少是高血壓真病死的,多少是“科學”的“實驗動物”沒人說得清楚。

再有,疼痛也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不明原因而濫用止痛藥在臨床上誤醫的情況也不少。我本身是西醫,僅就事論事,從討論病因的角度發表自己的看法,提醒醫者常看看藥理書,萬不可懶惰,一定為患者把好用藥關。藥商的廣告是給百姓看的,藥理的實驗研究報告,藥物的作用環節才是給咱醫生看的呀!

還有,就是找到明確的病因,但是找不到對策。這種情況太多了,所有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算一類。

限於歷史條件,我們中醫的祖先著重於病因的規律性,發病的周期,與發病條件的線性研究。中醫運氣致病、六淫致病,就是天地間超強的作用力造成的致病因素,豈是人的力量所能阻止?“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於是,我們智慧的祖先根據強大的病因來原,去尋找“得道”的對策。經過祖祖輩輩的觀察和與疾病鬥爭的實踐活動,中國人發現了大自然的氣象規律與疾病的發生規律,即中醫五運六氣的病因規律。目的是要事先知道超常的氣候什麼時候來?傳染病和多發病在什麼氣候條件下來?人們如何可以躲避病因的殺傷力。更聰明的做法是掌握大自然的變化規律,早早就算出什麼樣的氣候對什麼體質的人不好,如何去順應自然,借力量於自然,達到健體強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從此,中國人將天地間氣象的千變萬化歸納在60年和360個時間階段里,牢牢地掌握了大自然的變化周期。運氣的多周期運行,大環行套小環行,如同鐘錶上的秒針、分針、時針,常聚又常散,但是每次聚在一起時,都不是前次的地方(空間),也不是前次的時間,直到某一次三個針都回到0點,才算完成一次公共周期,然後又開始下一個周期的聚散運行。五運六氣比鐘錶上的針還要多,所以它要表達的時空層次也要多,它要解決的問題也比鐘錶複雜得多。但是,《內經》運氣學說給了後人推算運氣周期規律的方法,非常嚴緊,誰用運氣推算得出結果都會相同。因此,只要用心去算,人人也都會變得和古人一樣“先知先覺”,把異常氣候致病因素可能引起的疾病,是什麼性質(寒熱溫涼濕),提前告訴百姓加強預防。中國人是最早使用預防接種“牛痘”的國家,中國的各種養生功夫,也是世界上流行“中醫熱”的一個重要部分,這些“正氣記憶體,邪不可乾”預防思想,都體現出中國人對運氣外邪致病的認識。這也是中醫古代科學向以預防養生為主的科學模式發展的道理。

在2003年一月份開始,井原儀讓我們從大多數人的經絡圖像中,都看到了肺經、大腸經的失衡,而且無論男女老少,失衡的倍數甚至超過感冒,但是被測量者並沒有感冒和肺的病變。到春天,我國爆發流行“非典”,4月中旬北京的感染人數達到高峰,但是紐約的百姓肺經上的失衡,卻象是給大風颳跑了一樣,又恢復了往年的情況。根據運氣推算,引起非典的氣候條件在5月下旬(二之氣)就將過去,所以我們在經絡變化給予的病因診斷強有力的支持下,發表了《SARS的流行趨勢將於5月22日前後銳減,7至8月停止流行》的預測文章。這是一次中醫的病因學實驗,是運氣規律與可見的經絡 “實象”變化相結合的成功經驗。在以後的章節中,我們涉及最多的內容都是與運氣影響在經絡上的共性表現有關。我相信只要經絡測量儀器的設計合理,學會用運氣理論解釋經絡數據,經絡測量技術就能夠成為中醫病因診斷的最有利幫手,也將是人類向人體非形態學的物質世界邁出的劃時代的一大步。

(三)未病診斷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指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自古以來中醫把治療未病者奉為上工,是醫家最高的追求。現代醫學的各項檢測手段,已經可以為許多疾病,如癌症等的早發現、早治療提供了可能。然而,我認為一但醫學檢驗發現的問題,已經不是未病了,說明機體的抗病能力已經不足以把“邪”祛除於機體之外,“病”在體內已經形成了。中醫看病講究辨證施治,而未病往往無症可辨,要治療未病談何容易!毛主席說:“流水不腐,戶樞不堵”,與中醫講的“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用在描述經絡的測量上是再合適不過了。看經絡之象的正氣虛衰,就是由經絡組群的不通顯示的,“病邪”、“實盛”也是由經絡不成比例的通暢亢奮表現的,通過經絡測量進行未病診斷,理論上與實踐中都是比任何現代化的科學儀器能更早的發現未病的徵象。有關內容在經絡診斷的其他章節都有敘述。

(四)中醫客觀檔案的存取

1.客觀的病程記錄與療效證據

經絡測量的圖像和數據,我認為是中醫第一次有了屬於自己的電腦病程記錄,它的出現結束了中醫無客觀記錄診斷及治療過程的歷史。從此,中醫不用再藉助西醫的檢驗報告說明中醫的治療效果了,其實西醫的任何檢查都不能反映中醫的診療動機和針藥的調理作用環節。中醫再也不用為無法“再現”病人治療前的兇險病情而無奈了,中醫的治療功績和診斷經驗可以有據可查,有目共睹了。

2.總結提供自己

測量圖像清楚地記錄和描述了疾病的全過程,它如同前進道理上的航標燈,結束了在黑暗中摸索的過程,總結正確的經驗,找出錯誤和教訓,為什麼對,為什麼錯,先得自己弄個明白,經絡測量是中醫提高自己的診療水平的好幫手。

3.開闢中醫教學的新途徑

可以把珍貴的病歷資料,作為教材,讓學生看得明白;老中醫的秘方經驗,針法也好,手法也罷,治療為什麼有效的作用機理,在經絡上引起通暢與平衡的變化,治療思路調整的過程等等全部完整保留下來。讓一個老師可以帶天下所有願意學習的徒弟。加速傳播中醫真正有效新療法、祖傳絕技等。讓騙子、“假冒偽劣品”自己得到約束,不要再充斥於中醫隊伍中,西醫稱為“行業自律”。

4.中醫走上世界醫學講壇

經絡測量數據和圖像可以作為可視性的客觀依據,將中醫的科研結果出示在學術會議的講壇,便於按照當代約定俗成的模式,在國際間“規範化的”進行交流,讓多學科的人都能理解中醫在說什麼,使中醫真正走上國際化的道理,在現代醫學科學的講壇占有一席之地。我們在書後的文章中引用的流感疫苗對照圖像,如同鐵的事實,讓現代西醫覺得震驚,已經引起美國疾病防治中心有關疫苗研究機構科學家的重視。

(五)指導醫療、監測危害

1.指導中醫臨床治療

井原儀通過測量此時此刻患者的經絡“氣血”能量,對分析“正邪”相爭的雙方有獨特價值,可以了解患者目前所處的機體狀態,是邪盛正虛,還是虛盛正不虛,這在癌症的治療中,有決定性的意義,可以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打法,也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療效。在不孕症患者的西醫人工助孕治療中,我們是根據腎經和三陽經的指標意義配合西醫的人工周期。經絡測量可以提供可靠的信息,預測患者是否現在是受孕時機,即“天癸”的條件是否成熟。同時也起到監測“天癸”在激素促育卵過程中,“物質基礎”是否供養得上,如果供養不上,就會產生大而空的劣質卵泡,哪怕一次有十幾個卵子產生,也不會成功受孕幫助。還可以監測人工受精卵植入子宮以後,“天癸”是否有充足的氣血養育受精卵,這時西醫已經“完事兒”了,就看上帝保佑胎兒了。直到胚胎穩定健康的生長,尤其在雙胞胎、三胞胎的情況下,中醫的保胎治療必須跟上去,因為等到“見紅”再保胎,什麼都來不及了。(參考不孕症一章)所以有中醫的幫助,成功受孕率是80%以上,(西醫只有20%~30%),我們監測下的孕婦沒有流產的記錄,而西醫受孕後流產率在60%以上。

經絡測量可以為中醫的診斷提供信息,也能為治療環節的調整提出準確的指導,就如同脈象、舌象改變一樣,而且很少有假象。中醫掌握了人體真實臟腑功能活動的代償能力,就得到了第一手資料,用針用藥才談得上穩、準、狠。“穩”是對疾病的認識有把握;“準“是抓住要害,不用大包圍;“狠”是藥量要足,使得藥物達到疾病產生作用的濃度,而不是該用藥不夠量,沒有的藥之間在患者體內打架。在認識田合祿老師的半年多里,他就做到穩、準、狠,手到病除。(因為他有運氣的法寶,我們需要經絡測量的幫助)。尤其在為重的病人,病情變化快的疾病,爭取治療的時間,避免治療失誤是起死回生的關鍵。中醫治療就如同打仗一樣,中藥方意講究君臣佐使,針灸講究主穴、配穴,和禁忌穴。其治療思路是否正確,戰略方針的目的是否達到,需要在陰陽五行中扶誰抑誰,補一些熱還是多一份寒,經絡測量數據立刻就可以回答你。用熟了,就會覺得是臨床上離不開的得力幫手。

2.監測一切有害於健康的因素

人們在現代生活中有太多的不了解,每天吃喝是大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不知有沒有摻進有害物質?都說維生素是人體健康必須的,可是該服用多少合適?沒有一個醫生對自己的每日需要量有明確的算法。小孩和老人等體質弱的人群,要打預防針,到底什麼疫苗可以打,什麼疫苗打了更壞,誰也說不清。減肥藥、保健品、營養素、美容護膚品,都說是“純天然、無毒副作用”,就算是真的,對自己的體質合適嗎?如果是假的,或者的自己不合適的,潛在的損害你能及時發現嗎?西藥長期服用,給患者造成的慢性肝腎損害,激素的用量是否正確都難逃經絡測量的監測。精神緊張,睡眠,驚嚇,憂鬱,氣候的超強影響等等,也可以從經絡的表現中發現。所有一切對人體內外環境不利的影響因素,在西醫的化驗檢查還是“正常”的時候,經絡已經敏感地反映出來了。(參考《第五章》2005年部分,汞中毒的病例)其他章節還有詳細報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