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300年

經濟學300年

《經濟學300年》是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於2009年6月1日出版發行的書籍。經濟學,社會科學的皇冠。 近代的300年,西方經濟學高潮迭起一邊際主義,凱恩斯主義、新自由主義……蒙克萊田、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馬爾薩斯、凱恩斯、薩繆爾森、西蒙……經濟學理論層出不窮和人物輩出。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經濟學300年

經濟學,社會科學的皇冠。

近代的300年,西方經濟學高潮迭起一邊際主義,凱恩斯主義、新自由主義……蒙克萊田、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馬爾薩斯、凱恩斯、薩繆爾森、西蒙……經濟學理論層出不窮和人物輩出。

這300年,是經濟學家勇立濤頭弄潮的300年。自16世紀蒙克萊田到1998年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阿馬蒂亞·森,越跨300多年約100位經濟學大師的思想,不僅已經成功的推動了歷史,並將啟迪今朝和影響未來。

2008年以來,金融危機蔓延全球,經濟學任重道遠……

在金融危機面前,重溫這段經濟學歷史,特別是金融危機的歷史,必將幫助我們穿越層層迷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思想的光芒照亮未來的行程。

編輯推薦

記錄100位經濟學大師的圓融睿智

闡述25次經濟危機應對的成敗得失

風起雲湧的300年經濟學歷史……

經濟學,社會科學的皇冠

國家發改委巨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著名經濟學家陳東琪推薦。第三版第四次印刷。

《經濟學300年》一書,文筆流暢如清風,思想湧出如小溪,讀起來輕鬆愉快,有一種置身於田園中賞萬樹千花的感覺。

近代的300年,西方經濟學高潮迭起——邊際主義、凱恩斯主義、新自由主義……蒙克萊田、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馬爾薩斯、凱恩斯、薩繆爾森、西蒙……經濟學理論層出不窮和人物輩出。

這300年,是經濟學家勇立濤頭弄潮的300年。自16世紀蒙克萊田到1998年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阿馬蒂亞·森,跨越300多年約100位經濟學大師的思想,不僅已經成功地推動了歷史,而且能夠有效地啟迪今朝和影響未來。

2008年以來,金融危機蔓延全球,經濟學任重道遠。

經濟學300年經濟學300年

在金融危機面前,重溫這段經濟學歷史,特別是金融危機的歷史,必須幫助我們穿越層層迷霧,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以長江衝破夔門之勢,滿懷信心地展望未來,乘風破浪地開創未來!

只要使道路上往來自由和捐稅公平,那么,在24小時內人民就可以富起來。

——布阿吉爾貝爾

一個人是不是真正富有,看他在吃、喝、穿、戴方面,或在實際得到的享受如何而定。有的人儘管有著龐大的財力,但如果他對這些財力不加利用的話,則他的富有隻能說是潛在的或假想的。

——威廉·配第

我們獲得飲食,絕不依靠肉店、酒店和麵包鋪老闆的思想,而是由於他們維護自己的利益。我們並不要求他們發慈悲,而是向他們的利己主義去申訴。

——亞當·斯密

經濟學是研究人和社會如何進行選擇,來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資源以便生產各種商品,並在現在或將來把商品分配給社會的各個成員或集團以供消費之用。

——保羅·A·薩繆爾遜

發明的動機和原因與投資相類似,即預期獲利的功能。

——保羅·羅墨

作者簡介

何正斌,國防科大五級教授,碩導。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多篇,出版《資治通鑑與經營管理》,《經濟學300年》,《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與實踐》,《經濟學通略》等多部個人著作,其經濟學理論在業界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為創造更為適應中國需要的經濟學成果、包括西方在內的全人類經濟思想做出了重大貢獻。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財富是怎樣增長起來(1556~1870年)

第一章 從蒙克萊田談起——300年來西方經濟學的發展

最初的經濟學

古典主義和新古典主義

凱恩斯革命與新自由主義

向精確的、實用的經濟科學邁進

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

第二章 以金錢為唯一財富的學說——重商主義經濟學

重商主義的興起

少輸出貨幣,多吸收金銀

貿易出超,生財之道

對重商主義的透析

重商主義實踐的成功與失敗

第三章 發行鈔票能夠增長財富嗎——約翰·羅的貨幣思想

發行鈔票的藥方

是構想錯了,還是做法失誤

羅氏改革的教訓:貨幣過多引發經濟危機

第四章 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威廉·配第

政治上無氣節,經濟學上是天才

奠定勞動價值論的基礎

由地租理論引起的工資、利息思想

簡要的評論

啟示:國土面積對國家長期發展的戰略意義

第五章 農業和商業是財富的兩個乳頭

法國為什麼會民窮財盡

振興之路:發展農業和商業

什麼是財富

勿使權力涉足其間

簡要的評論

驗證:國內商業促進經濟繁榮

第六章 魁奈醫生尋找“自然秩序”

魁奈和他的重農主義集團

尋找“自然秩序”

《經濟表》

理論特色和政策實踐

啟示:我們應如何為經濟立法

第七章 亞當·斯密與他的《國富論》

一個本分而又愛好思考的平常人

《國富論》的經濟原理

馬克思的評價

驗證:《國富論》促進國富

第八章 “看不見的手”

“經濟人”

“看不見的手”

驗證與啟示:自由促進財富是有條件的

第九章 國家作用的新定義: “守夜人”

天賦自由權

自由企業制度中的政府職能

“小政府”與賦稅

啟示:政府開支的原則應是“支出≤收益”

第十章 徹底的勞動價值論者李嘉圖

從股票交易所成長起來的著名學者

比較徹底的勞動價值論

以利潤為中心的分配論

比較成本和貨幣數量說

警示:推升成本可嚴重打擊一國經濟

第十一章 馬爾薩斯的人口論

貴族們的經濟學家

人口與生計

報酬遞減律

對馬爾薩斯人口論的評論

第十二章 都是財富的創造者嗎

薩伊

財富就是“效用”

創造效用的勞動就是創造財富的勞動

產值統計口徑和三產業劃分

驗證和啟示:凡是需要的勞動都創造財富

第十三章 財富的增長問題就是生產問題——薩伊定律

“生產給產品創造需求”

“一榮俱榮”

薩伊定律的缺點和它的價值

驗證:以薩伊定律解決經濟危機

第十四章 浪漫主義經濟學說

一方水土,一種學說

消費是財富的促進劑

分配——政治經濟學和經濟政策的基石

要大致拉平收入

到底誰錯了

驗證與啟示:公正利於財富增長

第十五章 德國人的傳統分析:從歷史角度看經濟問題

德國人經濟學的哲學淵源

新舊歷史學

驗證與啟示:從本國歷史研究中尋找經濟發展道路

第十六章 李斯特與發展民族經濟

以統一、發達的德國為畢生事業

財富的生產力遠比財富本身重要

對外貿易保護,對內工商自由

要重視發揮民族國家的作用

啟示:別人爬過的梯子我們還能不能用

第十七章 理想主義者對社會的描述

早期烏托邦

實業制度、合作社和公社制

普魯東和勃朗的社會改革構想

啟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理想

第十八章 馬克思奮鬥的人生

青年馬克思

涉足社會

流亡生涯

艱苦環境下的學術研究

國際工人運動的領袖和權威

第十九章 《資本論》

概 述

《資本論》第一卷:資本的生產

《資本論》第二卷:資本的再生產

《資本論》第三卷:資本的分配

《資本論》的影響

《資本論》的啟示:資本積累引起經濟危機

第二十章 古典學派和它的貢獻

一組人物圖

兩方面的成就

經濟學走向它的第一個高峰

啟示:對“自然而然”的經濟到底能做什麼

第二部分 邊際主義稱雄的時代(1870~1936年)

第二十一章 由三個人發起的所謂邊際主義革命

不謀而合

漫長的理解過程

邊際主義是經濟學的一場革命嗎

啟示:以邊際主義方法分析問題

第二十二章 傑文斯和他的效用論

短暫而富於創造的一生

邊際效用價值論

傑文斯的其他理論觀點

驗證與啟示:工資和勞動管理應考慮“勞動負效用

第二十三章 門格爾和他的財貨論

奧地利學派的宗師

財貨論

啟示:新的開發和發明由什麼決定

第二十四章 瓦爾拉和他的一般均衡論

洛桑學派的創始人

一般均衡論

瓦爾拉的純粹經濟學的套用主張

啟示:市場經濟的效率在於整體均衡

第二十五章 維塞爾的“新價值論”

消費品價值的決定:邊際效用定律

生產要素的價值決定:歸屬理論

成本理論的貢獻:機會成本

邊際效用價值論能撐起經濟學大廈嗎

啟示:價值論是不是一個陷阱

第二十六章 獨特的資本利息論——龐巴維克的《資本實證論》

以往的利息理論

龐巴維克的利息論

啟示:利息有助於財富增長

第二十七章 帕累托對邊際主義的貢獻

一個為政治信念而研究經濟的人

無差異曲線與消費者偏好序列

分配論和社會福利論

驗證:中國改革的帕累托最優

第二十八章 因綜合而成名的大經濟學家馬歇爾

馬歇爾的光輝

學術特色:什麼都沒首創,但什麼都成為他的體系的一部分

不是“經濟人”而是“社會人”

啟示:折中、綜合、漸進也是事物進步的方式

第二十九章 局部均衡論

需求曲線

供給理論

均衡價格

啟示:以均衡思想分析經濟問題

第三十章 美國人的進展(一):克拉克的邊際生產力分配論

分配論的進展

靜態動態分析與邊際生產力分配論

驗證:按貢獻分配更有利於財富增長

第三十一章 美國人的進展(二):費雪論貨幣購買力

以往的貨幣理論

費雪的交換方程式

與劍橋方程式的比較

啟示:維持貨幣的購買力是個很難的問題

第三十二章 從另一個角度研究經濟——制度經濟學

制度主義的領袖人物凡勃倫

《有閒階級論》

一個簡短的評論

第三十三章 累積過程原理——瑞典學派的創始人維克塞

平生少得意

累積過程原理

維克塞爾理論的新貢獻

驗證:金融危機是貨幣累積起來的

第三十四章 卡塞爾與他的購買力平價說

一個得志者

購買力平價理論

購買力平價理論的意義

第三十五章 管理科學的興起

泰羅:從工人中成長起來的管理大師

科學管理理論

這是一場管理“革命”

啟示:科學的管理要與薪酬結合

第三十六章 邊際效用與福利經濟學

忠於老師而又有自己的創見

福利,一個古老的話題

庇古的福利經濟學理論

驗證:向窮人傾斜的分配有利社會總福利

第三十七章 確實存在經濟周期——經濟危機的理論分析

消費不足說:馬爾薩斯、西斯蒙第、薩伊和李嘉圖

設備更替和技術創新論:朱格拉、馬克思和熊彼特

貨幣數量論和銀行信用說:從休謨到維克塞爾

啟示:經濟危機可逐漸減輕

第三十八章 新古典經濟學回顧:從傑文斯到庇古

經濟學的第二個春天

從基數效用到效用偏好

經濟自由主義傳統的進一步發揮

啟示:為什麼市場經濟最有效率

第三部分 西方世界的凱恩斯主流(1936~1970年)

第三十九章 凱恩斯革命

一本著作掀起了一場所謂革命

具有貴族氣質的學者

這個影響如此巨大的思想的形成

第四十章 為什麼消費越多財富會增長越快——《通論》的一

個基本思想

是儲蓄不足還是消費不足

影響消費的因素:邊際消費傾向遞減

影響儲蓄轉變為投資的因素:資本邊際效率傾向下降

引起需求不足的另一個因素:靈活偏好

結論:需要刺激消費或調節有效需求

驗證:刺激消費也可能刺激危機

第四十一章 有兩個辦法刺激有效需求——《通論》的政策含義

最好的辦法是增加消費開支

增加貨幣發行

由此而來的兩大巨觀調節政策

凱恩斯“處方”的效用有多大

第四十二章 國家作用的再定位:由“守夜人”變為調節者——《通論》的社會哲學和國家職能

管理人性的社會哲學

要重新認識重商主義

政府職能的新界定

一個評論:經濟發展與哲學革命

第四十三章 經濟學的演繹推理能夠測量和計算——計量經濟學家弗里希、丁伯根和克萊茵

以數學語言說明經濟問題是一個早有的想法

弗里希——計量經濟學的創始者

丁伯根和他的經濟周期波動模型

戰後計量經濟模型:克萊茵時代

第四十四章 不是自由競爭而是“不完全競爭”——瓊·羅賓遜和張伯倫的壟斷競爭理論

經濟學必須面對實際

瓊·羅賓遜與“不完全競爭經濟學

張伯倫和他的《壟斷競爭理論

啟示:經濟研究要回到現實

第四十五章 經濟自由+秩序——德國經濟學的新特色

歐肯和他的弗賴堡學派

現行經濟秩序的弊端究竟在哪裡

為競爭建立規則

啟示:不能發展“野生”的市場經濟

第四十六章 聯邦德國復興與社會市場經濟——“來自競爭的繁榮”

具有組織實踐才能的經濟學家

社會市場經濟理論

啟示:建立促進財富增長的“和諧社會”

第四十七章 希克斯在經濟學上的貢獻

具有某種創造天賦的人

價值論

IS-LM模型

第四十八章 新自由主義的“鬥士”——哈耶克

哈耶克的簡單生平

奧地利學派的忠實追隨者

為捍衛經濟自由而奮鬥

如何評價哈耶克

第四十九章 為什麼自由市場制度是最有效率的制度——

哈耶克的自由主義學說

經濟必須是自由的

中性貨幣理論

法治、私有制和貨幣非國家化

驗證:市場經濟不都是有效率的

第五十章 “理性所指導的有意識行動”——里昂惕夫的投入·產出經濟學

以“經驗內容”充實“經濟理論空匣”

投入·產出平衡表

“理性判斷”多大程度上可信

第五十一章 管理科學的新進展:行為科學

經濟學與行為科學

霍桑實驗與“人群關係說”

需要層次論

X·Y理論

Z理論

一點評論

第五十二章 哈羅德·多馬經濟成長模型

第一次提出經濟成長理論模型

實際增長率公式

保證增長率

自然增長率

啟示:中國需要很高的投資水平

第五十三章 走向繁榮的道路——劉易斯的發展經濟學

一個對開發中國家沒有偏見的學者

要培養這樣的價值取向:通過努力而致富

制度:給予經濟自由和保護努力而獲得的成果

新模式:小規模經營下的大生產

以國內市場為主的構想

經濟自由與大政府

啟示:傳統文化很難實現現代化

第五十四章 薩繆爾遜對經濟學的再次“綜合”

一個非常卓越的闡述者

新古典綜合

《經濟學》

“現代主流經濟學的新綜合”

一點看法

第五十五章 回到李嘉圖去——“左派”凱恩斯主義

一個向李嘉圖學說靠攏的凱恩斯主義學術團體

瓊·羅賓遜回到李嘉圖的分配中心論

卡爾多和帕西內蒂的收入·分配理論

蓋萊斯基的國民收入分配理論

一個評論

第五十六章 新版價值論:《用商品生產商品》

一本小書,揚名天下

價格(價值)是如何決定的

不變的價值尺度

如何評價斯拉法的價值論

第五十七章 赫克雪爾·俄林模型——一種國際貿易理論

青年才俊

比較利益與要素稟賦差異

里昂惕夫之謎與以後的修正

限制條件和結論

啟示:發現中國的要素稟賦優勢

第五十八章 加爾布雷思與新制度主義

喜歡學術,但也喜歡政治

新制度學派

抗衡力量、豐裕社會新工業國

“二元系統”與“趨同論

第五十九章 庫茲涅茨與現代經濟成長理論

一個強調以數字事實說話的學者

現代經濟成長:人均國民收入持續增長

經濟成長的核心:技術進步和制度變革

需要一種適應技術、制度創新的價值觀念

轉變傳統產業結構的意義

驗證:重要的是長期經濟成長

第六十章 一個重視國家作用的時代——凱恩斯以來四十年經濟學的回顧

市場不是萬能的

國家干預學說的影響並非那么大

後起國家經濟成長與國家的作用

爭論還只是開始

驗證:反危機例外為何變為經濟運行的常態

第四部分 諸子百家(1970~1998年)

第六十一章 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興起

芝加哥學派

對“經濟人”假定的重新解釋

新自由主義的國家

實證主義方法

新自由主義的龐大陣營

驗證:經濟自由真的通向繁榮

第六十二章 弗里德曼的貨幣主義學說

身材矮小,但智慧超人

現代貨幣數量論

“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係

貨幣政策主張

啟示:貨幣可以引起經濟危機

第六十三章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托賓、馬科威茨和夏普的資產選擇理論

托賓的資產組合理論

馬科威茨的資產組合模型

夏普對資產選擇理論的發展

對資產選擇理論的評價

驗證:經濟學家怎樣進行證券投資

第六十四章 科斯定理——一種關於交易成本和產權理論的學說

羅納德·科斯

什麼是科斯定理

零交易費用

產權界定

科斯定理的貢獻

驗證與啟示:以科斯定律解決實際經濟問題

第六十五章 西蒙與他的決策理論

一個博學的經濟學家

難以達到“最優”,但可做到“滿意”

個人與“組織”

決策過程理論

程式化決策和非程式化決策

驗證:“世界是平的”——管理要隨環境而改變

第六十六章 對經濟成長原因的一種解說——羅伯特·索洛

青年成名的經濟學家

對經濟穩定增長條件的考察

條件變化情形下的經濟穩定增長

技術進步對經濟穩定增長的影響

有利經濟成長的政策

需要採用的更好理論工具

啟示:對於經濟成長,國家能做的不多

第六十七章 科技優先的新經濟成長理論——羅默和斯考特

羅默的內生經濟成長論

斯考特:要拋棄生產函式論

一個簡短的評論

第六十八章 制度變遷與經濟成長——諾思對歷史的經濟學分析

以奇取勝的學者

經濟成長取決於有效率的產權制度

國家的作用:界定產權和安排產權結構

意識形態的作用:克服“搭便車”和降低交易費用

一個評價

驗證:什麼是制度演進的力量

第六十九章 個人選擇與社會選擇是一致的嗎——阿羅定律

從習以為常的觀念切入

“不可能性”的證明

“一致性”存在於什麼地方

啟示:應加強社會共同利益的認同

第七十章 向人投資——舒爾茨的人力資本論

從李斯特到舒爾茨

無心插柳柳成蔭

向人投資勝過向物投資

對人力資本論的一個評價

驗證:人力資本是最重要的資本

第七十一章 有什麼不能以經濟原理分析

經濟人行為無處不在

新消費理論

對家庭行為的經濟分析

社會相互關係行為的經濟分析

人類行為都是出於理性的算計嗎

啟示:喜歡“折騰”會導致落後

第七十二章 用經濟方法分析政治問題——公共選擇學派

公共選擇學派的興起

公共產品與公共選擇

政治行為其實就是經濟人行為

公共選擇規則

簡要的評論

啟示:把政府服務當做產品生產

第七十三章 布坎南與憲制經濟學

勇敢的學者

最優憲法選擇

重要的是制約政府的行為

為貨幣財政政策立憲

啟示:怎樣制定出好政策

第七十四章 國家機構為什麼膨脹和低效率

問題的起因

官僚實際上擁有自主權

政治尋租

啟示:怎樣制止國家機構的膨脹

第七十五章 重新發現薩伊定律——所謂供給學派革命

由官方推動形成的經濟學流派

回到薩伊去

還是“供給”和“生產率”決定經濟發展

費爾德斯坦曲線

有沒有提出什麼新東西

驗證:供應經濟學的實踐效果評價

第七十六章 拉佛曲線——一種說明稅率與經濟成長關係的理論模型

酒席間的靈感

拉佛

稅率機制是怎樣影響供給的

減稅效應的實踐評價

啟示:美國模式不可仿效

第七十七章 管理思想的新進展

企業是一個系統

以創造顧客為目標

為適應環境而變化

精確地管理

第七十八章 有沒有最好的經濟制度——格魯奇和林德伯格的比較制度分析

從敏感的話題到放開討論

什麼是經濟制度

經濟制度模式

經濟制度的趨同與混合經濟

驗證:最好的制度是保證“自主性”的制度

第七十九章 阿明的不平等發展理論

激進的發展經濟學家

不平等的國際經濟關係

擺脫依附性地位

簡要的評論

驗證:全球化進程中新興國家的興起

第八十章 市場如牌局——博弈論在經濟學中的運用

小技藝,大學問

“納什均衡”與賣方寡頭壟斷分析

“子博弈完美納什均衡”

阻撓進入市場博弈樹

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與信息經濟學

博弈論的運用根本改造了經濟學

啟示:競爭就是博弈

第八十一章 如何與比你信息多的人打交道

莫里斯和維克里

信息不對稱與激勵機制

要鼓勵人們說實話

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驗證:普遍性欺詐會引發經濟和社會政治危機

第八十二章 投機與風險防範——一個期權定價公式

一個公式推動起了一個巨大市場

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

是減少了風險還是加大了風險

驗證:炒作,無限擴大金融風險

第八十三章 阿馬蒂亞·森與“貧困經濟學”

新風味經濟學

學成於印度,成名於歐美

解決阿羅“投票悖論”

個人的目標會不會相同

社會福利的可評價性

驗證:平等、自由和正義增加人民利益

第八十四章 理性預期革命(一):理性預期學派與理性預期

理性預期的“革命性”

是什麼意義上的革命

啟示:自由競爭可以走向有序競爭

第八十五章 理性預期革命(二):從微觀經濟分析引出巨觀經濟總量

社會總需求

社會總供給

社會總需求對社會總供給的影響

簡要的評論

啟示:是大河有水小河滿,還是小河沒水大河乾

第八十六章 理性預期革命(三):巨觀經濟政策的無效性

菲利普斯曲線

自然率

貨幣中性

為什麼會出現經濟周期

政策的無效性

能回到自由市場經濟中去嗎

驗證:政策不當也會導致經濟危機

第八十七章 新凱恩斯主義——工資、價格黏性和借貸配給理論

市場能夠迅速自動出清嗎

工資黏性與高工資、高失業並存

價格黏性與“滯脹”

借貸信息不對稱與信貸配給

能復興凱恩斯主義嗎

附錄1 17世紀以來的世界經濟危機及解決辦法

附錄2 諾貝爾經濟學獎

後 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