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金字塔

經濟學金字塔

經濟學金字塔的模型根據廣義動量定理與系統思考建立。經濟學金字塔包含4個層級的均衡。第一層級是兩個單一市場的均衡,分別為商品市場的均衡和貨幣市場的均衡。第二層級是兩市場的均衡,即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共同達到均衡。第三層級是三市場的均衡,即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和政府市場的均衡。第四層級是四市場的均衡,即商品市場,貨幣市場,政府市場和進出口市場的均衡。

經濟學金字塔 經濟學金字塔的模型根據廣義動量定理與系統思考建立。經濟學金字塔包含4個層級的均衡。第一層級是兩個單一市場的均衡,分別為商品市場的均衡和貨幣市場的均衡。第二層級是兩市場的均衡,即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共同達到均衡。第三層級是三市場的均衡,即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和政府市場的均衡。第四層級是四市場的均衡,即商品市場,貨幣市場,政府市場和進出口市場的均衡。
經濟學金字塔經濟學金字塔

經濟學金字塔是根據廣義動量定理和系統思考來構建的,各種公式是基於廣義動量定理來構建的,層級結構則是基於系統思考構建的。而各個市場為什麼均衡和不均衡是基於系統思考的負反饋和正反饋的。由於存在商品,貨幣,外國貨幣等多個參照,為了進行統一的分析和處理,所有參照系均轉換成國內貨幣參照系。比如需求量與價格水平的乘積就是以貨幣體系衡量的消費額。
在經濟學金字塔中,有28個因變數,加之後邊分析中會引入貨幣發行量,投機,風險等因素,影響經濟學金字塔的因變數將超過30個。許多因變數之間還會互相影響。越低層的層級對於金字塔越重要,越向內的層級對於金字塔越重要。消費和產出是經濟學金字塔的核心,它們關乎著人類的現在;接著是儲蓄和投資,它們影響著人類的未來。儲蓄是為了未來消費,是一種消費緩衝;投資是為了未來的供給,是一種供給緩衝。現在的投資影響未來的供給,現在的儲蓄影響未來的消費。如果對未來的投資過多,則必然在未來供給過多,而如果消費並沒有增加,未來必然供給大於需求,產生商品過剩。如果對未來投資過少,則必然在未來供給過少,如果消費並沒有減少,未來必然供給小於需求,產生商品短缺。所以人類需要處理好現在的消費和供給,也要處理好影響未來消費和供給的儲蓄和投資,使這4者平衡發展。重消費輕投資或者重投資輕消費的模式都不是可持續的國家模式。
商品市場:需求量公式為Q=K(B-P),其中K為盈餘轉化率,利益B為消費者購買的動力,價格P為消費者購買的阻力。需求量與價格的乘積為消費C。供給量公式為QS=KS(P-C),其中KS為供給轉化率,價格P為生產者生產的動力,成本C為生產者生產的阻力。供給量量與價格的乘積為產出O。當消費C等於產出O時,商品市場達到了均衡。
貨幣市場:儲蓄量公式為S=KV(r-l),其中KV為儲蓄轉化率,利率r為儲蓄的動力,流動性偏好l為儲蓄的阻力。投資量公式為S=KI(e-r),其中KI為投資轉化率,預期利潤率e為投資的動力,利率r為投資的阻力。當儲蓄S等於投資I時,貨幣市場達到均衡。
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共同均衡:國民收入的需求為YD=C+S,即國民收入的需求為消費加儲蓄;國民收入的供給為YS=O+I,即國民收入的供給為產出加投資。當國民收入需求等於國民收入供給時,即YD=C+S=YS=O+I時,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了均衡。也可以簡單的來理解,商品市場均衡時C=O,貨幣市場均衡時S=I,兩國等式兩邊分別相加,就得到C+S=O+I。兩個市場均衡時,如下圖所示。兩個曲面的交線為均衡線。
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均衡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均衡

1.1商品市場的均衡

在商品市場的均衡中,商品的消費額C等於商品的產出額O,即C=O。
在需求定律公式Q=K(B-P)中,Q為需求量,K為盈餘轉化率,B為消費者利益,P為價格。在廣義動量定理中,B為動力,是產生購買的力量,P為阻力,是阻止購買的力量,B-P為合外力,合外力決定成果的大小。以價格P衡量的消費需求額為C=K(B-P)P。設由購買引起的稅收水平為T,由於稅收為消費的阻力,所以在有稅收的影響下,需求量Q=K(B-T-P),消費額C=C=K(B-T-P)P。
在供給公式QS=KS(P-C)中,為QS為供給量,KS為盈餘轉化率,P為商品價格,C為成本。在廣義動量定理中,P為動力,是生產產品的力量,C為阻力,是阻止生產的力量,P-C為合外力,合外力決定成果的大小。以價格P衡量的商品供給額為O=QSP=KS(P-C)P。設由供給引起的稅收水平為TS,由於稅收為供給的阻力,稅收增加了企業的成本,所以在稅收的影響下,供給量QS=KS(P-TS-C),產出額O=KS(P-TS-C)P。存在兩種價格水平,一種為不包括稅收的價格水平P,一種為包括稅收的價格水平P+T,在本文使用不帶稅收的價格水平P。
由於在需求定律和供給定律的章節中,已經詳細分別詳細分析了兩個定律,此處只分析消費C和產出O的關係。

商品市場的均衡商品市場的均衡

總供給額CS與總需求額CD相交於均衡點E,對應的價格水平為PE,對應均衡消費為CE。
1)成本C減小,價格水平下降,消費提高
均衡點為E點,對應的均衡價格水平為PE,均衡消費C為CE。當成本從C上升到C1時,新的均衡水平價格變為PA,價格水平上升;新的消費C均衡點變為CA,均衡消費C下降。當成本從C下降到C2時,新的均衡水平價格變為PB,價格水平下降;新的消費C均衡點變為CB,均衡消費C上升。所以降低成本不僅可以降低價格水平,還可以增加有效消費C。通過降低成本,可以提高消費C,如日本企業實施的精益生產方式,就可以達到降低成本,進而增加消費C的目的。
商品市場--成本C影響商品市場--成本C影響

2)價值B增加,價格水平上升,消費提高
均衡點為E點,對應的均衡價格水平為PE,均衡消費C為CE。當價值(消費者利益)從B下降到B1時,新的均衡水平價格變為PA,價格水平下降;新的消費C均衡點變為CA,均衡消費C下降。當價值從B上升到B2時,新的均衡水平價格變為PB,價格水平上升;新的消費C均衡點變為CB,均衡消費C上升。所以增加商品價值(消費者利益)不僅可以降低價格水平,還可以增加有效消費C。德國企業的工匠精神使德國的產品質量較高,所獲得的消費C也較高。
商品市場--消費者利益B影響商品市場--消費者利益B影響

在凱恩斯的投資乘數中,新的投資創造了新的需求,投資者進行購買,創造了第一輪的需求,第一輪需求的供給者獲得貨幣收入,按照邊際消費傾向進行消費,創造了第二輪需求,第二輪的供給者獲得第一輪的貨幣收入,產生第三輪的需求,從而產生了數倍於投資的需求B。市場中的總需求增加,導致消費者利益B增加,進而會導致價格水平上升,消費C增加。而在經濟預期不好的時候,消費者會降低自己的需求,從而導致第一輪的需求下降,第一輪的供給者獲得的收入減少,開始降低自己的需求,導致第二輪的需求下降,直到產生數倍於第一輪的需求下降。需求的下降導致消費者利益B的降低,從而導致價格水平下降,總消費降低。在凱恩斯的通論中,他假設價格水平不變,是存在邏輯謬誤的,有效需求增加時,價格水平必然增加。在凱恩斯的分析中,投資導致有效需求C增加,由於C=PQ,他假設價格水平不變,那么Q=C/P必然增加,所以邏輯上可以無限的通過投資來增加有效需求,即增加購買量Q=C/P。但是當需求增加時,消費者利益B和價格水平P均是增加的,Q=K(B-P)是否增加是不一定的,因為ΔQ=K(ΔB-ΔP),消費者利益的增加量ΔB與價格增量ΔP不一定大於0。當新產生的投資所導致的只是消費C的增加,而消費數量Q沒有增加時,人民的只是名義上的消費增加了,實際上的生活水平並沒有增加,不斷產生的新投資所追求的消費額增加就變成了數字遊戲了。消費的數字增加,生活水平未提高,甚至下降。
3)供給轉化係數KS增加,價格水平下降,消費提高
均衡點為E點,對應的均衡價格水平為PE,均衡消費C為CE。當供給轉化係數從KS下降到KS1時,新的均衡水平價格變為PA,價格水平上升;新的消費C均衡點變為CA,均衡消費C下降。當價值從KS上升到KS2時,新的均衡水平價格變為PB,價格水平下降;新的消費C均衡點變為CB,均衡消費C上升。所以增加供給轉化係數KS增加不僅可以降低價格水平,還可以增加有效消費C。
商品市場--供給轉化率影響商品市場--供給轉化率影響

4)需求轉化係數K增加,價格水平上升,消費提高
均衡點為E點,對應的均衡價格水平為PE,均衡消費C為CE。當供給轉化係數從K下降到K1時,新的均衡水平價格變為PA,價格水平下降;新的消費C均衡點變為CA,均衡消費C下降。當需求轉化係數從K上升到K2時,新的均衡水平價格變為PB,價格水平上升;新的消費C均衡點變為CB,均衡消費C上升。所以增加供給轉化係數K增加不僅可以提高價格水平,還可以增加有效消費C。
商品市場--需求轉化率影響商品市場--需求轉化率影響

5)價格水平P上升,供給大於需求,有效消費等於需求
均衡點為E點,對應的均衡價格水平為PE,均衡消費C為CE。當價格水平從PE上升到PG時,對應的消費需求為CG,對應的消費供給為CF,供給大於需求,產生過剩。由TOC制約理論可知,瓶頸大小決定系統的產出,此時供給的速度大於需求的速度,需求是瓶頸,需求的大小決定了系統的最大產出,所以有效消費等於總需求CG。
商品市場--價格水平上升影響商品市場--價格水平上升影響

6)價格水平P下降,供給小於需求,有效消費等於供給
均衡點為E點,對應的均衡價格水平為PE,均衡消費C為CE。當價格水平從PE下降到PI時,對應的需求為線段CI,對應的供給為CH,供給小於需求,產生商品短缺。由TOC制約理論可知,瓶頸大小決定系統的產出,此時供給的速度小於需求的速度,供給是瓶頸,供給的大小決定了系統的最大產出,所以有效消費等於總供給CH。
商品市場--價格水平下降影響商品市場--價格水平下降影響

7)可選價格水平P
均衡點為E點,對應的均衡價格水平為PE,均衡消費C為CE。當價格水平從PE上升到PG時,供給大於需求,產生過剩,有效消費為CG,消費下降。當價格水平從PE下降到PI時,供給小於需求,產生商品短缺,有效消費為CI,消費下降。
商品市場--可選價格水平商品市場--可選價格水平

在總消費和總供給均衡時,價格水平P的上漲或者下降都會導致消費C的下降。一國的可選價格水平P(C≤P≤B)越大,即成本C越小,消費者利益B越大,表明其價格水平的靈活度越大,抗擾動性越好,經濟發展的穩定性越好。而當考慮消費中的稅收T和產出中的稅收TS時,稅收會使可選價格水平減小。對於消費中的稅收T,稅收相當於使消費者利益從B下降到B-T;對於產出中的稅收TS,則相當於使企業的供給成本從C上升到C+TS。所以可選價格水平從B-C下降到了B-C-(T+TS)。稅收水平越高,價格水平的靈活度越小,抗擾動能力越小,經濟發展的穩定性越差。
8)價格水平P是否超過最高點
消費曲線是一個向下的拋物線,會存在兩個價格水平對應同一消費額C的情況。產出曲線O=KS(P-C)P與消費曲線C=K(B-P)P相交於均衡的E點,對應的價格水平為PE,消費額C為CE。當某種原因導致企業的成本C增加,比如企業稅收TS使企業的成本從C上升到C+TS,新的產出曲線O=KS(P-(C+TS))P與消費曲線C=K(B-P)P相交於新的均衡F點,對應的價格水平為PF,消費額C為CE,則出現了不同的價格水平對應同一消費額的情況。但是較小的價格水平對應更多的購買量QE,而較大的價格水平對應於較少的購買量QF,在較小的價格水平之下,消費者可以獲得更多的商品。同樣的,對應於同一條產出曲線,也可以產生由於對消費收稅而產生兩個價格水平對應同一個消費額的情況。
商品市場--兩個價格水平商品市場--兩個價格水平

那么如何判斷價格水平是否已經過了最大消費額對應的價格水平呢?即消費曲線頂點對應的價格水平呢?
商品市場--最高價格水平判斷商品市場--最高價格水平判斷

當價格水平超過最大消費額C對應的價格頂點PT時,價格水平上升,消費額減少。如當價格水平從PF上升到PG時,消費額從CE下降到CG。當價格水平小於最大消費額C對應的價格頂點PT時,價格水平上升,消費額增加。如當價格水平從PE上升到PH時,消費額從CE上升到CH。
文中的分析均是假設價格水平已超過價格頂點,價格水平未超過價格頂點的分析類同。
從單純的為增加消費額C的角度說,在價格水平超過價格頂點時,對企業降稅可以增加總的消費額。在價格水平未超過價格頂點時,對企業增稅可以增加總的消費額。

1.2貨幣市場的均衡

在貨幣市場的均衡中,貨幣的供給為儲蓄S,貨幣的需求為投資I,當貨幣的供給和需求均衡時S=I,即S=KV(r-l)=I=KI(e-r)。

1.2.1儲蓄曲線

利率(interestrate)與儲蓄量S(Saving)正相關,利率r越高,儲蓄量S量越多;流動性偏好l(liquiditypreference)與儲蓄量負相關,流動性偏好l越高,儲蓄量S越少。利率r是儲蓄的動力,流動性偏好l是儲蓄的阻力,二者的合外力決定儲蓄量I的大小。儲蓄轉化率為KV,與儲蓄量正相關,表示合外力與儲蓄量之間的關係。儲蓄公式為S=KV(r-l)。流動性偏好是留在手中的貨幣,在貨幣使用上具有靈活性,用來應對隨時的使用,以防失去購買的機會。流動性偏好於豐田生產方式,精益生產和TOC制約理論中的緩衝作用是相同的,都是為了保證過程的無停頓,防止擾動對使用貨幣過程的影響。環境的擾動越大,流動性偏好越大,戰爭中的擾動性非常大,流動性偏好也非常大。銀行的準備金率也是一種流動性偏好,是一種緩衝,用來應對提款的需要。提款的波動幅度越大,準備金率則需要越高。

儲蓄曲線儲蓄曲線

在橫坐標為儲蓄量S,縱坐標為利率r的坐標系中,SS為儲蓄曲線。利率為l時,儲蓄量為0。隨著利率r的提高,儲蓄量S增加。
a)流動性偏好l變化導致儲蓄曲線的移動
原儲蓄曲線函式為S=KV(r-l1),儲蓄曲線S1S1與利率r坐標軸相交於l1點。流動性偏好從l1上升到l2,儲蓄函式變為S=KV(r-l2),儲蓄曲線S2S2與利率r坐標軸相交於l2點,儲蓄曲線向上平移。在相同的利率rA下,儲蓄量從SA下降到SB。流動性偏好l改變,將導致儲蓄量S改變;流動性偏好越大,儲蓄量越小。
儲蓄曲線--流動偏好影響儲蓄曲線--流動偏好影響

b)利率r變化導致儲蓄量變化
儲蓄曲線函式為S=KV(r-l),儲蓄曲線SS與利率r坐標軸相交於l點。利率從rA下降到rB,儲蓄量沿儲蓄曲線SS從SA下降到SB。利率變動會引起儲蓄量變大,利率下降,儲蓄量下降。
儲蓄曲線--利率的影響儲蓄曲線--利率的影響

c)儲蓄轉化率KV的變化
儲蓄曲線函式為S=KV1(r-l),儲蓄曲線S1S1與利率r坐標軸相交於l點。儲蓄轉化率從KV1上升到KV2,儲蓄曲線從S1S1變為S3S3。此處注意縱坐標是自變數,所以S3S3在S1S1下。在相同的利率rA和流動性偏好l的情況下,儲蓄量S從SA上升到SC。儲蓄轉化率的變化影響儲蓄量的變化,儲蓄轉化率越大,儲蓄量越大。
儲蓄曲線--儲蓄轉化率的影響儲蓄曲線--儲蓄轉化率的影響

1.2.2投資曲線

預期利潤率ε(Expectedprofit)與投資量I(Investment)正相關,預期利潤率ε越大,投資量I越多;利率r(interestrate)與投資量I負相關,利率r越高,投資量越少。預期利潤率ε是投資的動力,利率r是投資的阻力,二者的合外力決定投資量I的大小。投資轉化率為KI,與投資量正相關,表示合外力與投資量之間的關係。投資公式為I=KI(ε-r)。

投資曲線投資曲線

投資曲線與投資量I軸的交點為KIε,表示利率r等於0時,最大投資量I為KIε。投資曲線與利率r軸交點為ε,表示利率r等於預期利潤率ε時,投資量I為0。
影響投資量變化的三個因素
(1)預期利潤率ε變化引起投資曲線平移
原投資曲線為I1I1,預期利潤率為ε1,投資曲線與坐標軸的交點分別為KIε1和ε1。預期利潤率從ε1下降到ε2,新的投資曲線向左移動,與坐標軸的交點變為KIε2和ε2。在相同利率r為0.1的情況下,投資量從20萬億下降到12萬億。預期利潤率ε的改變會導致投資量I的改變,預期利潤率ε越小,投資量I越小。
投資曲線--預期利潤率的影響投資曲線--預期利潤率的影響

(2)利率r變化引起投資量變化
利率r從0.1上升到0.15,投資量I沿投資曲線從A點移動到C點,投資量I從20萬億下降到12萬億。利率r的變動,引起投資量I的變動,利率越高,投資量越小。
投資曲線--利率的影響投資曲線--利率的影響

(3)投資轉化率KI的變化引起投資曲線的變化
原投資曲線為I1I1,預期利潤率為ε,投資曲線與坐標軸的交點分別為KI1ε和ε。投資轉化率從KI1增加到KI2,新的投資曲線與縱軸的交點仍為ε,與橫坐標的交點從KI1ε增加到KI2ε。在利率r為0.1,預期利潤率利益為ε的情況下,投資量從20萬億上升到24萬億。投資轉化率的變化會引起投資量的變化,投資轉化率提高,投資量增加。
投資曲線--投資轉化率的影響投資曲線--投資轉化率的影響

1.2.3貨幣市場的供需均衡

1)貨幣市場的均衡
投資曲線為I=KI(ε-r),投資曲線與投資量I軸的交點為KIε,表示利率r等於0時,最大投資量I為KIε。投資曲線與利率r軸交點為ε,表示利率r等於預期利潤率ε時,投資量I為0。
儲蓄曲線為S=KV(r-l),儲蓄曲線與利率r軸交點為l,表示利率r等於流動性偏好l時,儲蓄量S為0。
投資曲線與儲蓄曲線相較於E點,E點為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的均衡點。均衡利率為rE,儲蓄量等於投資量,均衡的投資量為QE。

貨幣市場的均衡貨幣市場的均衡

2)利率水平r上升,儲蓄供給大於投資需求,有效投資等於投資
均衡點為E點,對應的均衡利率水平為rE,均衡貨幣投資量為QE。當利率水平從rE上升到rG時,對應的儲蓄供給量為QF,對應的投資需求量為QG,供給大於需求,產生貨幣過剩。由TOC制約理論可知,瓶頸大小決定系統的產出,此時供給的速度大於需求的速度,需求是瓶頸,需求的大小決定了系統的最大產出,所以有效投資等於總需求量QG。
貨幣市場的均衡--利率上升的影響貨幣市場的均衡--利率上升的影響

3)利率水平r下降,儲蓄供給小於投資需求,有效投資等於儲蓄供給
均衡點為E點,對應的均衡利率水平為rE,均衡貨幣投資量為QE。當利率水平從rE下降到rM時,對應的投資需求為QN,對應的儲蓄供給為QM,貨幣供給小於貨幣需求,產生貨幣短缺。由TOC制約理論可知,瓶頸大小決定系統的產出,此時供給的速度小於需求的速度,供給是瓶頸,供給的大小決定了系統的最大產出,所以有效收入等於總供給QM。
貨幣市場的均衡--利率下降的影響貨幣市場的均衡--利率下降的影響

4)可選的利率水平r,l≤r≤e
投資曲線與儲蓄曲線相較於E點,E點為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的均衡點。均衡利率為rE,儲蓄量等於投資量,均衡的投資量為QE。當利率從rE下降到rM時,貨幣的供給小於貨幣的需求,有效投資量等於貨幣的供給QM。當利率從rE上升到rG時,貨幣的供給大於貨幣的需求,有效投資量等於貨幣的需求QG。
貨幣市場的均衡--可選利率水平貨幣市場的均衡--可選利率水平

在貨幣總供給和總需求均衡時,利率水平r的上漲或者下降都會導致投資量Q的下降。一國的可選利率水平r(l≤r≤e)越大,即流動性偏好l越小,預期利潤率ε越大,表明其利率水平的靈活度越大,抗擾動能力越強,經濟發展的穩定性越強。
5)預期利潤率或流動性偏好改變,貨幣均衡點改變
均衡點為E點,對應的均衡利率水平為rE,均衡貨幣投資量為QE。預期利潤率從ε1下降到ε2,導致投資需求曲線向下平移。流動性偏好從l1上升到l2,導致儲蓄供給曲線向上平移。新的投資需求曲線I2I2與新的儲蓄供給曲線S2S2相交於新的均衡點F,均衡利率可能上升或者下降,有效投資量從QE下降到QF。預期利潤率的下降,導致有效投資量的下降;流動性偏好增加,導致有效投資量下降。
貨幣市場的均衡--預期利潤率和流動性偏好的影響貨幣市場的均衡--預期利潤率和流動性偏好的影響

當市場經濟低迷的時候,預期利潤率ε會降低,而此時人們為了防止金錢損失,其流動性偏好會增加,從而導致新的投資曲線和儲蓄曲線相較於一個較低的投資量水平,進而降低了工人的工資和就業量。
6)投資轉化率或儲蓄轉化率改變,貨幣均衡點改變
均衡點為E點,對應的均衡利率水平為rE,均衡貨幣投資量為QE。投資轉化率從KI1上升到KI2,導致投資需求增加。儲蓄轉化率從KV1上升到KV2,導致儲蓄供給增加。新的投資需求曲線I2I2與新的儲蓄供給曲線S2S2相交於新的均衡點G,均衡利率可能上升或者下降,有效投資量從QE上升到QG。投資轉化率的上升,導致有效投資量的上升;儲蓄轉化率的上升,導致有效投資量的上升。
貨幣市場的均衡--投資和儲蓄轉化率的影響貨幣市場的均衡--投資和儲蓄轉化率的影響

1.3兩市場的均衡

當商品市場達到均衡時,商品的消費C等於商品的產出O,即C=K(B-P)P=O=KS(P-C)P。
當貨幣市場達到均衡時,貨幣的供給S等於貨幣的需求I,儲蓄等於投資,即S=KV(r-l)=I=KI(ε-r)。
設國民收入的需求為YD,YD=C+S,國民收入等於消費與儲蓄之和;設國民收入的供給為YS,YS=O+I,國民收入的商品的供給與投資之和。當商品市場達到均衡時C=O,當貨幣市場達到均衡時,S=I,當兩個市場均達到均衡時YD=C+S=O+I=YS,即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均達到均衡。
YD=C+S=K(B-P)P+KV(r-l)
YS=O+I=KS(P-C)P+KI(ε-r)
以價格P為x軸,以利率r為y軸,以國民收入為z軸,在MATLAB中作圖,得到兩市場的均衡圖,如下所示。

二個市場的均衡二個市場的均衡

藍色向下的曲面國民收入需求YD,洋紅色向上的曲面為國民收入總計YS,灰色平面為Z=0的平面。兩個曲面的交線(紅色箭頭所指)就是均衡的價格水平P和利率水平r,對應的Z值為均衡的國民收入。交線上的每一個點都對應著商品市場的供需均衡以及貨幣市場的供需均衡,從而將2維市場的分析,擴展到三維市場分析。
這裡只列舉幾種情況,因為可能的組合情況太多。
1)成本增加,導致價格水平上升,國民收入減少
以成本分析為例,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成本C增加會導致供給減小,在圖形中的表現為國民供給曲面與x軸的0交點向右移動,新的均衡國民收入會減少。假設成本從C增加到C1,則新的國民供給曲面與x軸的交點從C點變為C1點,新的供給曲面與國民需求曲面的交線變小,國民收入變少。
二個市場的均衡--成本的影響二個市場的均衡--成本的影響

在上述模型中,共有10個參數可以影響均衡的國民收入,它們是供給轉化係數K,消費者利益B,價格水平P,儲蓄轉化率KV,利率r。流動性偏好l,供給轉化率KS,成本C,投資轉化率KI,預期利潤率ε。每一個參數的變動都會影響均衡交線的變化。在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分析中,我們已經逐個介紹了每一個參數對於均衡的影響,只不過此處參數的變化均衡的國民收入。
2)預期利潤率下降,導致價格水平上升,國民收入下降
預期利潤率從ε下降到ε1,新的均衡價格水平上升,國民收入下降。
二個市場的均衡--預期利潤率的影響二個市場的均衡--預期利潤率的影響

2)消費者利益增加,預期利潤率上升,國民收入下降
消費者利益從B上升到B1,同時預期利潤率從ε上升到ε1,導致新的均衡國民收入上升,價格水平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二個市場的均衡--消費利益的影響二個市場的均衡--消費利益的影響

1.4三市場的均衡

政府消費CG會增加總的消費需求,所以收入總需求YD=C+S+CG。政府的投資IG會增加貨幣的需求,所以收入總供給YS=O+I+IG。

1.4.1政府消費

政府獲得的利益BG是政府購買的動力,價格P是購買的阻力,二者的合外力決定了購買量QG的大小,設合外力的轉化率為KG,則政府購買量QG=KG(BG-P)。其中政府購買的利益BG不僅僅包含購買的商品利益,政府的購買還會考慮其他利益,比如政治利益。所以政府的消費額CG=QGP=KG(BG-P)P,政府消費CG與消費C性質相同,所以將其添加到國民收入總需求中。增加政府購買利益BG,減少價格水平P,增加政府購買轉化率KG,都可以增加政府的購買量。
政府購買量函式圖形如下圖所示。

政府購買曲線政府購買曲線

政府消費額函式圖形如下圖所示。
政府消費額曲線政府消費額曲線

政府消費CG的圖形和自變數影響與消費C相同,此處不做分析。

1.4.2政府投資

政府的預期投資利潤率εG是投資的動力,政府的主觀調控意願a(adjustment)也是政府投資的動力,利率r是投資的阻力。設政府的投資轉化率為KIG,則政府的投資額IG=KIG(εG+a-r)。
其中政府預期利潤率εG和市場的預期利潤率ε可能不同,激進的政府的預期利潤率可能偏高,保守的政府的預期利潤率可能偏低。而在政府的投資中,政府的巨觀調控意願a對投資影響較大,巨觀調控意願越強烈,則a越大,產生的政府投資越多。而某些情況下,即使在政府預期利潤率εG小於等於利率r的情況下,由於主觀調控意願a強烈,政府投資還是會發生。

政府投資曲線政府投資曲線

大部分時候,政府的投資從經濟角度來說不如市場中的私人投資有效,一方面是由於私人更關心自己的投資是否盈利,也更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把這些事情做好,而一旦自己沒有做好,自己就會被更精明的投資者取代。而政府的投資並不是由專業的人士去完成的,他們在對待投資是否盈利上,並沒有私人投資者的強烈動機。並且即使投資失敗了,政府投資也不會被新的投資者取代而期待未來的改善。還有一點原因,政府的投資參雜著較多的政治因素,從而導致巨觀調控a的大小,而以政治因素驅使的投資來期待獲得經濟上的目標,本身就存在邏輯上的問題,使用的手段與期待的目標衝突。而私人的投資則是經濟因素驅使的經濟目標,手段與目標是一致的。

1.4.3商品、貨幣和政府市場的均衡

在引入政府市場的政府消費和政府投資後,便會形成商品、貨幣和政府三個市場的均衡。
收入總需求YD=C+S+CG
收入總供給YS=O+I+IG
由於稅收是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所以分析政府市場時,應該加入稅收因素。
則YD=C+S=CG=K(B-T-P)P+KV(r-l)+KG(BG-P)
YS=O+I+IG=KS(P-C-TS)P+KI(ε-r)+KI(εG+a-r)

1.5四市場的均衡

進口總需求IM會增加國民收入總需求,所YD=C+S+CG+IM。出口總供給X會增加國民收入總供給YS=O+I+IG+X。

1.5.1進口需求

進口商品的消費者利益BIM是進口的動力,出口國家的商品價格PIM和匯率e乘積是進口的阻力,設進口轉化率為KIM,則進口量QIM=KIM(BIM-ePIM)。進口購買額(Import)IM=KIM(BIM-ePIM)ePIM。

進口需求曲線進口需求曲線

當出口國的價格PIM上升時,購買量QIM下降;當匯率e上升時,購買量QIM下降;當轉化率KIM上升時,購買量QIM上升;當消費者利益BIM上升時,購買量QIM上升。
進口需求曲線--出口國價格和匯率的影響進口需求曲線--出口國價格和匯率的影響

對於出口國來說,出口價格ePIM是出口國供給的動力,成本C是供給的阻力,設出口合力的轉化率為KX,則出口量QX=KX(ePIM-C),其中PIM為出口國的本國商品價格。出口需求曲線與出口供給曲線相較於均衡點E,對應的均衡價格為ePIM,對應的進口量為QE。
比如當中國從美國進口商品時,匯率為6:1,美國的商品在國內為1美元,匯從6:1(對應e)下降為7:1(對應e1),中國消費者以前需要付出6元人民幣,現在要付出7元人民幣,消費阻力變大,購買量變小。當美國元商品從1美元上升到1.1美元時,中國消費者的付出從6元人民幣上升到6.6元人民幣,價格上漲,購買量下降。
設進口商品的稅收為TIM,TIM為進口的阻力,所以進口的數量QIM=KIM(BIM-TIM-ePIM),進口額IM=KIM(BIM-TIM-ePIM)ePIM。

1.5.2出口供給

出口商品的的價格PX(出口國的價格)和匯率e的商是出口的動力,商品的成本CX是出口的阻力,設出口轉化率為KX,則出口量QX=KX(PX/e-CX),其中PX/e為為了折換成對應出口國的價格。則出口供給額(Export)X=QXPX=KX(PX/e-CX)PX。

出口供給曲線出口供給曲線

出口供給曲線與進口需求曲線相交於均衡點E,對應的均衡價格為PX/e,均衡數量為QE。
出口價格PX越高,則出口的數量QX越多;出口匯率e上升,出口數量QX越少。
出口供給曲線--出口產品價格和匯率的影響出口供給曲線--出口產品價格和匯率的影響

比如當中國向美國出口商品時,匯率為7:1,中國7元人民幣的商品在美國可以賣1美元,匯從7:1(對應e)上升為6:1(對應e1),中國出口同樣的商品可以換得更多的美元,以前需要7元人民幣的商品才能換得1美元,現在只需要6元人民幣,中國出口供給QX增加。對於進口國美國來說,進口價格PX/e上升,進口需求下降。新的價格水平PX/e1對應的出口供給量為QG,對應的進口國家的進口需求為QF,根據TOC制約理論,瓶頸大小決定了系統的產出,所以新的均衡點是QF。
設出口商品的稅收為TX,TX為出口的阻力,所以進口的數量QX=KX(PX/e-TX-CX)PX,出口額供給為X=QXPX=KX(PX/e-TX-CX)PX。

1.5.3商品、貨幣、政府和進出口市場均衡

在引入進口需求額IM和出口供給額X之後,加上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和政府市場後,便形成了4個市場的均衡。
收入總需求YD=C+S+CG+IM
收入總供給YS=O+I+IG+X
考慮政府稅收和進口、出口稅收的影響,
則YD=C+S+CG+IM=K(B-T-P)P+KV(r-l)+KG(BG-P)+KIM(BIM-TIM-ePIM)ePIM
YS=O+I+IG+X=KS(P-C-TS)P+KI(ε-r)+KI(εG+a-r)+KX(PX/e-TX-CX)PX

出口供給曲線--進口稅和出口稅的影響出口供給曲線--進口稅和出口稅的影響

1.6匯率的本質

將把匯率e(exchangerate)增加到國民收入的公式中。兩國不同的貨幣體系,如何來確定兩國之間貨幣的關係呢,即如何確定匯率呢?
匯率的本質是以不同貨幣衡量的坐標系之間的變換,使貨幣在不同坐標系中的購買力不變。在兩個以不同貨幣衡量的市場坐標系中,相同的物品應該具備相同的質量m,即通過貨幣坐標系的變換後,相同物品在另一個國家也具有相同的質量,即在1國可以購買某種標準品的貨幣額,兌換到另一個國家的貨幣後,依然可以在另一個國家購買等量的此種物品,將貨幣的這種屬性稱之為等購買力原則。換句話說,數量為a的1國貨幣在1國可以購買1kg的某種產品,貨幣兌換成2國的貨幣後,數量為b,在2國依然可以購買1kg的某種產品。即貨幣的購買力,或者說貨幣的質量不因貨幣坐標系的改變也改變。
設某一標準物品的質量為m,在1國需要p1單位的貨幣1(m1表示1國的單位貨幣質量或者價值),在2國需要p2單位的貨幣2(m2表示2國的單位貨幣質量或者價值)。
由於兩國同一物品具有相同的質量m0,則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m0*1=m1*p1=m2*p2
上式表示p1單位的m1貨幣等價於1單位的m0物品,p2單位的m2貨幣等價於1單位的m0物品。經濟學家所說的等價交換,或者可以換成等質交換,同一標準參照品在不同的貨幣參照系中,質量保持不變。
匯則率e=m1/m2=p2/p1,即匯率表示的是兩國貨幣之間的相對質量,或者說相對價值。如果一國的此種標準物品價格上漲,如p2上漲,由於標準物品的質量m0不變,則其貨幣質量m2(價值)必定下降。所以匯率e=m1/m2=p2/p1,以某一貨幣衡量的同種標準品價格p越高,則此種貨幣的單位價值(質量)越低。以前國家之間使用黃金來作為標準品,現在的經濟學家也有使用漢堡作為參照標準的。標準物品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多種具有代表性的物品的加權。假設一個相同的麥當勞漢堡,在美國的價格p1是3美元,在中國的價格p2是18元人民幣,則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為e=美元/人民幣=m1/m2=p2/p1=18/3=6(6:1)。如果漢堡的價格從18元上升到21元,則e=m1/m2=p2/p1=21/3=7(7:1),匯率上升,美元的相對質量m1/m2上升,人民幣相對價值下降。以國內標準品來衡量m2=m0/p2,物品的價格p2上升,則其貨幣質量m2(或者說價值)下降。
單個標準品的衡量會存在較大的偏差,可以通過增加標準品的種類和數量的加權方式來衡量一國的價格水平,進而得到較準確的真實匯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