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刑法研究

經濟刑法研究

經濟刑法研究圖書由作者孫國祥,魏昌東編著,法律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封面

一是強調基礎性。

三是突出研究性。

四是重視實踐性。

五是兼顧批判性。

由於本書涵蓋了經濟刑法學知識體系的全面內容,通過本書,可以獲取較為完整的有關經濟刑法研究脈絡、發展趨勢、構成特徵、重點疑難問題、司法實務操作標準等方面的知識。同時本書以問題為導向的寫作方法,也為讀者提供了進一步研究的理論創新空間。值得一提的,在即將交付出版之際,本書又通過由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組織的2004-2005年度“研究生教學用書”的遴選,有幸成為了刑法學教學中為數不多的由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推薦的“研究生教學用書”。這不僅是對作者辛勤創作的最好褒獎,無疑也是對本書學術水準和學術價值的充分肯定。

作者簡介

孫國祥 男,1956年生,江蘇省張家港市人。1982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江蘇金禾律師事務所律師。兼任中華全國律協刑事業務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律師協會刑事業務委員會主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1993年起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殊津貼。1999年獲全國傑出中青年法學家提名獎,2001年被聘為教育部法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2002年獲江蘇省知名律師稱號。 ??主要從事刑事案件辯護和民事代理業務及刑法學、經濟刑法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完成了江蘇省重點科研項目“經濟刑法與經濟犯罪研究”、國家教委“八五”科研項目“經濟犯罪的新特點和對策研究”、省教委“法人犯罪研究”、省社科“WTO與經濟犯罪新特點”等課題研究任務。律師業務以刑事辯護為主,先後辯護和代理各類案件300餘件,其中包括無錫新興公司鄧斌特大非法集資、劉健特大貪污、投機倒把案、於立海特大走私案、劉健律師辯護人妨害作證案等十餘起全國有影響的刑事案件的辯護工作。被南京市人民檢察院、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聘為特邀諮詢專家。 ??出版《中國經濟刑法學》(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過失犯罪導論》(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當代刑法理論與罪案研究》(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經濟刑法原理與適用》(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新刑法教程》(南京大學出版社)、《刑事辯護方略》(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刑法學》(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等專著十餘部,在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 魏昌東,1968年生,山東巨野人。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南京大學法學碩士、安徽大學法學學士。曾供職於安徽省宿州市墉橋區人民檢察院,國家二級檢察官;現為南京審計學院法政學院講師。2004年度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培養人選。在《法學》、《法制與社會發展》、《南京大學學報》、《江海學刊》等法學核心期刊及其他刊物上發表刊法學論文三十餘篇。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經濟刑法導論

一、經濟刑法的概念

二、經濟刑法的特點

三、經濟刑法的功能

四、經濟刑法的淵源

五、新中國經濟刑法的沿革

六、經濟刑法的溯及力

第二章 經濟犯罪的概念、構成和分類

一、經濟犯罪的概念

二、經濟犯罪同相關類型犯罪的聯繫與區別

三、經濟犯罪的構成要件

四、經濟犯罪的分類

第三章 經濟犯罪的特點

一、經濟犯罪的高危害性

二、經濟犯罪的複雜性

三、經濟犯罪的智慧型性

四、經濟犯罪的隱形性

五、經濟犯罪的動態性

第四章 經濟活動中的罪與非罪的界限

一、經濟活動中罪與非罪界限不清的主要原因

二、經濟活動中罪與非罪界限的一般標準

三、經濟活動中罪與非罪的原則界限

第五章 單位經濟犯罪

一、單位經濟犯罪的構成要件

二、單位經濟犯罪的認定

三、單位經濟犯罪的刑事責任

第六章 經濟犯罪的涉案數額、數量

第七章 共同經濟犯罪的認定

第八章 經濟犯罪的罪數

第九章 經濟犯罪的刑事責任

第十章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第十一章 走私罪

第十二章 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第十三章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十四章 金融詐欺罪

第十五章 危害稅收征管罪

第十六章 侵犯智慧財產權罪

第十八章 擾亂市場秩序罪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