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梧太極拳

經梧太極拳

經梧太極拳(經梧拳)是一代宗師李經梧先生融一生所學創立的一套集養生、技擊為一體的武學!由於閆芳事件後,其他各派太極拳已經不承認經梧太極拳是太極拳,經梧太極拳已改名為經梧拳。

創始人

李經梧

李經梧(1912-1997),著名武術家,氣功師,中醫大師,相術大師。山東掖縣(今萊州市)過西村人,學習過吳式太極拳、八卦掌、通背拳、心意六合拳、八極拳、陳式太極拳。早年從劉子源習秘宗拳,也未曾拜師,後習太極拳、八卦掌、心意拳、通背拳、八極拳,先後向趙鐵庵、陳發科、楊禹廷、梁振蒲、張少三、黃士海、王子英、胡耀貞諸巨擘學習,精通吳、孫式太極拳械,兼采陳式、楊式拳勁法,心意拳內功,八卦掌步法,通背拳伸臂發力,八極拳剛勁、樸實融會貫通,自成一家。20世紀40年代即已蜚聲武林,為“太極五虎上將”之一,擔任北京太廟太極拳研究會理事、推手組長。建國後,積極參與編定推廣國家競賽套路,參加了國家體委組織的“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和“八十八式太極拳”的編定推廣工作,為中國第一部簡化《太極拳》科教片的演示者。50年代後期淡出武林,移居北戴河,將自己所學陳吳兩家太極拳、心意六合拳、八卦掌、通背拳、八極拳、迷蹤拳共治一爐,創編了經梧太極拳(經梧拳),李經梧當之無愧為經梧太極的開山祖師,經梧拳強調內功和拳術相融合,並於1984年武漢首屆國際太極拳(劍)觀摩大會名列“太極十三名家”之一。
李經梧畢生獻身太極拳事業,傳功育人,從學者數萬人,他德藝雙磬,內外雙修,內功深厚,推手精湛,無武界之陋習,有大家之宗風,是20世紀傑出的太極拳代表人物之一。其入室弟子李樹峻、劉雲寬、王大勇、呂德和、徐翔、馮益建、馮志明、谷平海、張玉琮、劉亞非、孟慶昌、左致強、項國員、單穎、呂壓西、梅墨生、閆芳、孫金星及嫡孫李洪舜等人,其弟子閆芳大師為了“繼承經梧智,弘揚太極魂”每天都在不懈努力。並為經梧太極拳立項。為弘揚經梧太極拳做出了巨大貢獻。

風格特點

經梧太極拳經梧太極拳

經梧太極拳以陳氏發科公在北京傳之拳架為基礎,融合了吳、楊、孫式等特點使拳架看上去渾厚飽滿而不失輕靈圓活,從而給人視覺一種美感和享受。經梧太極拳具有樸實無華、舒展大方、周身輕靈、剛柔相濟、圓活自然的特點。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去練習,就能提高身體的敏感性及推手聽勁的技擊性。經梧太極拳的運動對全身的經絡有非常好的疏通作用,能達到防病健身之目的。

經梧太極拳具有粘隨柔化、纏抖剛發、書房灑脫、靈活開合的特色,是太極拳中的奇葩。它既有豐富的哲學性,又有傳統武術的技擊性。實踐證明,經梧太極拳對太極拳愛好者在健身、修德、益智、養生、技擊等方面都有極大的幫助。

閆芳“隔空打牛”事件

閆芳1954年出生,靠舅舅資助讀了一點書,後來到石家莊市國棉三廠當一名紡織女工。80年代,閆芳開始學太極拳,先後師從於馬虹呂德和。1989年,拜到李經梧大師門下成了他的入室弟子。

閆芳現場發功徒弟應聲倒地閆芳現場發功徒弟應聲倒地

2012年8月底,一段名叫《經梧太極第一代傳人閆芳老師收徒儀式上推手》的視頻不覺走紅,這段視頻全長8分半鐘,數位大小伙子輪番上陣,面對一身白色練功服的閆芳女士,有的沾著就跌出兩米開外,有的伸手就上躥下跳地大叫。這段視頻令很多網友大叫坑爹。輿論將閆芳與李一、與張悟本並稱為借中國傳統文化斂財的“偽大師” 。

2012年10月,近百名中國太極拳高手昨天聚集在北戴河,紀念一代太極拳大師李經梧百年誕辰並為大師銅像揭幕。在隨後召開的“太極拳大師李經梧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上,李經梧後人及眾多入室弟子正式向社會承諾:“維護國粹尊嚴,蕩滌門內濁流。”同時聲明,將妖魔化太極拳的閆芳逐出師門 。

10月18日早晨8時,閆芳消失十餘天后現身石家莊愛心河廣場,與弟子們一起練習太極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 ,她表示:“師傅在世,師傅可以將我逐出山門,師傅過世,如果他有遺囑將我逐出山門也可以,其他人誰有這個權利?經梧太極是我立的項,是我註冊的公司,我是法人,除了師傅,誰能將我開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