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圖讀·山海經

經典圖讀·山海經

《經典圖讀·山海經》是由王紅旗、孫曉琴撰繪,由上海辭書出版社於2003年出版的。本書記述了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進程,用字簡潔準確,帶領大家欣賞了博大精深的《山海經》。

基本信息

經典圖讀·山海經

內容提要

讓我們來共同欣賞這樣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這就是千古奇書、中華寶典《山海經》,本書記述了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進程。《山海經》的成書經歷了兩千年的歲月,她公開流傳至今又經歷了兩千年的光陰。

本書產生的時代並不洪荒,因為它是文字成熟使用後的作品,文字數量多達3萬餘字,而且用字簡潔準確,基本上都是陳述句,即有什麼說什麼。

《山海經》是中國上古文化的珍品,自戰國至漢初成書至今,公認是一部奇書。說它是一部奇書,一是在三萬一千字的篇幅里,記載了約四十個方國,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條水道,一百多個歷史人物,四百多神怪畏獸。《山海經》集地理志、方物志(礦產、動植物)、民族志、民俗志於一身,既是一部巫書,又保存了中華民族大量的原始神話。二是因為它開中國有圖有文的敘事傳統的先河,它的奇源多姿,形象地反映在山海經圖中。

古之為書,有圖有文,圖文並舉是中國的古老傳統。一千五百多年前,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有“流現山海圖”的詩句,晉郭玲曾作《山海經》圖贊,在給《山海經》作注時又有“圖亦作牛形”、“在畏獸畫中”。“今圖作赤鳥”的文字,可知晉代《山海經》尚有圖。而且,在《山海經》的經文中,一些表示方位、人物動作的記敘,明顯可以看出是對圖象的說明(如《大荒東經》記王亥:“兩手操鳥,方食其頭。”《海外西經》:“開明獸……東向立崑崙上”等等)。可惜陶、郭所見到的山海經圖並沒有流傳下來。但《山海經》有圖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據圖為文(先有圖後有文)的書,古圖佚失了,文字卻流傳了下來,這便是我們所見到的《山海經》。

目錄

第一篇 南山經

南山經

鵲山

招搖山

堂庭山

猿翼山

杻陽山

柢山

亶爰

基山

青丘山

箕尾山

南次二經

櫃山

長右山

堯光山

羽山

瞿父山

句余山

浮玉山

成山

會稽山

夷山

仆勾出

鹹陰山

洵山

虖勺山

區吳山

鹿吳山

漆吳山

南次三經

天虞山

禱過山

丹穴山

發爽山

旄山

非山

陽夾山

灌湘山

雞山

令丘山

侖者山

禺槀山

南禺山

第二篇 西山經

西山經

華山

錢來山

松果山

太華山

小華山

符禺山

石脆山

英山

竹山

浮山

羭次山

時山

南山

太時山

嶓冢山

天帝山

皋塗山

黃山

翠山

騩山

西次二經

鈐山

泰冒山

數歷山

高山

女床山

龍首山

鹿台山

鳥危山

小次山

大次山

薰吳山

厎陽山

眾獸山

皇人山

中皇山

西皇山

萊山

西次三經

崇吾山

長沙山

密山

鐘山

泰器山

槐江山

崑崙丘

樂游山

贏母山

玉山

軒轅丘

積石山

長留山

章莪山

陰山

符陽山

三危山

騩山

天山

泑山

翼望山

西次四經

陰山

勞山

罷父山

申山

鳥山

上申山

諸次山

號山

盂山

白於山

申首山

涇谷山

剛山

剛山尾

英鞮山

中曲山

封山

鳥鼠同穴山

崦嵫山

第三篇 北山經

……

第四篇 東山經

第五篇 中山經

第六篇 海外南經

第七篇 海外西經

第八篇 海外北經

第九篇 海外東經

第十篇 大荒東經

第十一篇 大荒南經

第十二篇 大荒西經

第十三篇 大荒北經

第十四篇 海內南經

第十五篇 海內西經

第十六篇 海內北經

第十七篇 海內東經

第十八篇 海內經

附錄 山海經部落景觀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