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音樂研究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叢書名: 絲綢之路研究叢書
平裝: 38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228141111, 7228141113
條形碼: 9787228141111
尺寸: 25.6 x 18.4 x 2.6 cm
重量: 998 g

作者簡介

宋博年,1943年9月生,湖南湘蔭人。1965年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畢業。新疆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史學會會員、中國聲樂教育學會理事。主要著作有《歌唱與審美》、《西域音樂史》(合作)。
李強,1950年8月生,甘肅蘭州人。1978年上海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山西師範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絲綢之路樂舞藝術》、《絲綢之路造型藝術》、《中國戲曲志·新疆卷》、《中西戲劇文化交流史》、《民族戲劇學》、《西域音樂史》(合作)、《民族音樂學新論》、《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史》、《民族文學與戲劇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絲綢之路:音樂研究》內容簡介:絲綢之路學是一門20世紀才問世的新學問,也是一門涵蓋了文化、歷史、宗教、民族、考古等人文科學,以及地理、氣象、地質、生物等自然科學的,匯聚了眾多學科、綜合研究多元文化的學問。

目錄

出版說明
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學研究(總序一)
絲綢之路與中西文化交流(總序二)
前言
第一章 古代西方音樂文化
第一節 早期巴比倫、亞述、希伯來音樂文化
第二節 古代埃及的音樂文化
第三節 古代印度的音樂文化
第四節 古代波斯的音樂文化
第五節 古代阿拉伯音樂文化
第二章 遠古先秦時期西域音樂文化
第一節 西域原始民族及原始文化的形成
第二節 神話及傳說中的西域樂舞
第三節 西域岩畫上的樂舞藝術
第四節 古代西域與中原音樂文化的交流
第三章 兩漢時期西域音樂文化
第一節 月氏、烏孫、匈奴諸部音樂
第二節 西域都護府與漢樂府
第三節 張騫通西域及摩訶兜勒
第四節 胡角橫吹與鼓吹鐃歌
第五節 箜篌、琵琶的演變與流行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音樂文化
第一節 佛教音樂文化的東漸
第二節 中國佛教音樂的起始
第三節 佛教音樂與《龜茲樂》
第五章 隋唐五代時期西域音樂文化
第一節 隋唐諸樂部與胡樂
第二節 龜茲樂與蘇祗婆其人
第三節 五旦七調與印度樂律
第四節 唐代大曲與西域樂舞
第五節 隋唐五代的西域樂師
第六節 敦煌胡樂及宗教樂舞
第七節 回鶻汗國音樂文化
第六章 宋元時期西域音樂文化
第一節 柘枝隊與胡妲之演化
第二節 諸宮調、元曲與胡曲
第三節 西夏樂舞與西羌樂演變
第四節 阿拉伯音樂文化的東漸
第七章 明清時期西域民族音樂文化
第一節 明清時期維吾爾族音樂
第二節 明清時期漢族音樂
第三節 明清時期哈薩克族音樂
第四節 明清時期回族音樂
第五節 明清時期蒙古族音樂
第六節 明清時期柯爾克孜族音樂
第七節 明清時期塔吉克族音樂
第八節 明清時期烏孜別克族音樂
第九節 明清時期塔塔爾族音樂
第十節 清代錫伯族音樂
第十一節 清代滿族音樂
第十二節 清代達斡爾族音樂
第十三節 清代俄羅斯族音樂
第八章 近現代新疆音樂文化
第一節 辛亥革命及抗日戰爭時期音樂
第二節 抗日救亡音樂活動
第三節 新疆地方戲曲音樂
第四節 新疆民族音樂的流傳與發展
第九章 甘肅青海地區的民族音樂文化
第一節 “花兒”概述
第二節 回族音樂文化
第三節 土族音樂文化
第四節 裕固族音樂文化
附錄
附錄一新疆石窟樂器匯總表
附錄二新疆十二木卡姆匯總表
附錄三新疆民族音樂術語釋義
附錄四新疆民族音樂代表性譜例
參考文獻
圖版目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