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

拼音:xù部首:糸筆畫數:12五筆輸入法:vkxi常用詞語:絮叨、絮煩、絮說、絮絮叨叨、絮語、玉絮、絮舊、棉絮、絮暖、絮片、絮狀物。絮姓改自許姓,絮許本是一家。絮姓是頭號大姓,有六七十戶總共300多人。同樣來自絮莊村的絮方勝向記者講述了絮莊村以及這裡絮姓人的由來:明朝初年,黃河決口泛濫帶來的“天災”,加上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叔侄間頻仍的戰事造成的“人禍”使德州齊河焦廟一帶土地荒蕪、人煙稀少。從姓氏“許”到“絮”、從“許村”到“絮莊村”的轉換則要推遲至清朝,這段歷史是絮方勝小時候從爺爺那裡聽說的:定居在泗水一帶的許雲的後裔中,曾有人在康熙年間考取探花,入朝做了高官。

基本信息

​基本意思

絮

1、棉花的纖維:棉絮。被絮。

2、古代指絲的纖維,特指熟絲。

3、像棉絮的東西:花絮。蘆絮。柳絮。

4、在衣被等物里舖棉花、絲綿等:絮被子。絮棉襖。

5、連續重複,惹人厭煩:絮叨。絮煩。絮聒。絮絮叨叨。

6、姓氏。

詳細解釋

【名】

1、形聲。從糸(mì),如聲。

2、粗絲綿。

絮,敝綿也。——《說文》。按,好者為綿,惡者為絮。

絮三斤。——《漢書·高帝紀》。古無木綿,以絮納袷中,謂之裝褚,曰袍。

剖其中,乾若敗絮。——明·劉基《賣柑者言》

敗絮其中。

又如:絮衣(綿衣);絮繒(絲帛之類的總稱)。

3、經過彈制的棉花胎。

他們的嬰孩沒有棉衣,只好成天躺在土炕上那一堆破絮里。——茅盾《“戰時景氣”寵兒——寶雞》

4、像絮一樣輕柔、潔白的東西。

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范成大《碧瓦》

山河破碎風飄絮。——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又如:蘆絮;絮暖(指春暖絮飛之時);柳絮(柳花之飛絮)。

5、棉花。

蠻夷不蠶,采木綿為絮。——《藝文類聚》

6、頭上巾。

巴蜀名頭上巾為冒絮。——《續方言疏證》

又如:絮巾(巾絮。古代的一種頭巾)。

【動】

在衣服、被褥里舖絲棉、棉花等物。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子夜吳歌四首》

【形】

1、優弱寡斷。

時有一事,富公疑之,久而不決。韓曰:公又絮。——清·翟灝《通俗編》

2、說話囉唆。

今又以言語煩瑣為絮,所謂絮叨叨是也。——《通俗編·言笑》

3、因多次重複而厭煩。

既是他嫌那玫瑰膏子吃絮了,把這個拿兩瓶子去。——《紅樓夢》

又如:絮繁(厭煩)。

【姓氏】

一、絮姓姓氏分布

山東境內,濟南、濟寧、德州、青島、泰安等地有絮姓人居住,其中德州的齊河和禹城是相對集中的地區。全國範圍內,北京、上海、黑龍江、山西等地有絮姓人分布。

二、姓氏網裡找不到的姓氏

看到“絮”這個字,您會聯想到什麼?作為動詞,絮棉花的絮;作為名詞,花絮、柳絮、棉絮的絮;作為形容詞,絮絮叨叨的絮。相信您一定不會聯想到姓氏吧。

若在網上的百度詞典里對“絮”加以搜尋,在眾多詞條注釋中也找不到“絮”字作為姓氏的義項。然而這的確是個姓氏,一個在傳統百家姓和眾多姓氏網裡找尋不到的姓氏。

三、齊河有個絮莊村

位於德州齊河縣焦廟鎮的絮莊村是一個普通的北方村莊,“我們全村有村民438人,一共十幾個姓氏,比較雜。絮姓是頭號大姓,有六七十戶總共300多人。”來自絮莊村的絮立新說。

同樣來自絮莊村的絮方勝向記者講述了絮莊村以及這裡絮姓人的由來:明朝初年,黃河決口泛濫帶來的“天災”,加上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叔侄間頻仍的戰事造成的“人禍”使德州齊河焦廟一帶土地荒蕪、人煙稀少。山西是當時人口稠密的大省,於是大批移民經政府組織從平陽府的洪洞遷到了今天魯西北、魯西南的92個縣(市)。在眾多移民中有許姓兩兄弟,哥哥許雲去了濟寧的泗水,弟弟許雨則到了德州齊河焦廟並在此定居下來,後來把這裡定名為許村。

從姓氏“許”到“絮”、從“許村”到“絮莊村”的轉換則要推遲至清朝,這段歷史是絮方勝小時候從爺爺那裡聽說的:定居在泗水一帶的許雲的後裔中,曾有人在康熙年間考取探花,入朝做了高官。康熙13年曾衣錦還鄉到焦廟這邊尋親。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與位高權重的同姓人攀親是很尋常的事情,許村人卻有著“未雨綢繆”的反常思維。“伴君如伴虎,當官的日子不好過,不定有個什麼閃失就會招致殺身之禍,株連九族是很常見的事兒。先祖覺得還是過男耕女織的清淨日子安穩踏實,於是就決定和泗水為官的許姓族人劃分開,取了個同音字,就把許改成絮了,然後指姓為村,就改成了絮莊村。爺爺把時間、人名、官職都說的清楚,可我那時候太小了,也沒在意,所以記不清楚了。”絮方勝不無遺憾地說。

四、寥寥無幾的絮姓

據絮方勝介紹,在德州禹城有個叫趙莊的地方也有不少絮姓人,大概30多戶100多人。“他們是從絮莊遷過去的,應該是200多年前我們改姓為絮以後的事兒了。五六年前禹城的絮姓族人每年都會到絮莊這邊來拜年、敘舊,兩邊同族人的輩分都是一樣的。”絮方勝是絮莊對自己姓氏了解比較多的長者,但據他所知,除德州以外,省內別無其他絮姓人的聚集地了,“現在年輕人外出讀書、打工的不少,大多在濟南、青島等城市,不過都是零零星星的,規模不大。”

“雖然一直挺關注自己的姓氏,但沒看到過有關絮姓的系統調查,全國到底有哪些聚集地,總共有多少人口?這些我也都很想知道。聽說山西有個絮芳村,和黑龍江的蘿北縣有不少同姓人。”絮方勝說

“吃飯喝酒的時候偶然得知郎酒酒廠最早叫‘絮志酒廠’,‘絮志’很像是個人名,不知道和我們絮姓有沒有什麼淵源?”記者查詢得知,‘絮志’的確是郎酒酒廠最早的名字,是由四川榮昌人鄧惠川於光緒三十年(1904)在二郎灘創建的,卻與絮氏沒有什麼關係。

五、姓氏源頭或可追溯至許由

在沒有更多有關絮氏來源的確切史料的情況下,齊河絮姓人認定自己的姓氏源自改姓,始祖便是許雨。“現在濟寧任城區有不少許姓人,大概在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他們那邊還有人來我們絮莊尋親探源呢。絮姓改自許姓,絮許本是一家。”

許姓出自我國古老姓氏之一的姜姓,其遠祖乃是炎帝神農氏。其姓氏源頭有兩個,一為太岳之嗣、許國之君——文叔,屬於以國名為姓;一為許由,也作許繇(yóu),屬於以人名為姓,相傳他曾做過堯、舜、禹的老師,後人因此稱他為“三代宗師”。

常用詞組

1. 絮叨 xùdao

[chatter;wordy;garrulous;long-winded] 多言,嘮叨。也作“絮叨叨”、“絮絮叨叨”

2. 絮煩 xùfan

[bored;tedious] 過於瑣碎和雷同而使人心煩

她總嘮叨這事,真絮煩極了

3. 絮聒 xùguō

(1) [chattering]∶嘮叨不休

病到這樣,一天還要受他們的絮聒。——《花月痕》

(2) [bother]∶麻煩人

絮聒他人

4. 絮片 xùpiàn

[floccule] 絮狀沉澱物的小薄片

5. 絮球 xùqiú

[blowball] 被蓬鬆絨毛的種子球(如蒲公英的)

6. 絮說 xùshuō

[chatter] 絮絮叨叨地說

7. 絮絮 xùxù

[talk endlessly] 形容說話連續不斷

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8. 絮絮叨叨 xùxu-dāodāo

[talk endlessly] 形容說話囉嗦

盡言詞絮絮叨叨。——《元曲選·梧桐雨》

9. 絮語 xùyǔ

[incessantly chatter] 連續不斷地說話

10. 絮狀物 xùzhuàngwù

[floccule] 懸浮於液體或從液體中沉澱的小而鬆散之物料凝結塊

11. 絮嘴 xùzuǐ

[chatter] 嘮叨

他這個人很愛絮嘴

拼音是xu的漢字

拼音是xu的漢字共有 106個,如下:

絮 |許 |噓 |需 |戌 |須 |虛 |蓄 |續 |序 |敘 |婿 |徐 |旭 |緒 |酗 |恤 |墟 |糈 |栩 |蓿 |頊 |洫 |胥 |醑 |詡 |漵 |盱 |亐 |伃 |伵 |侐 |偦 |冔 |勗 |喣 |垿 |壻 |姁 |嬃 |嬃 |幁 |怴 |惐 |敍 |敘 |旴 |暊 |朂 |楈 |欨 |欰 |歔 |殈 |汿 |沀 |淢 |湑 |漵 |潊 |烅 |烼 |獝 |珝 |珬 |疞 |盢 |盨 |瞁 |瞲 |稰 |稸 |窢 |吁 |続 |緒 |緖 |縃 |續 |聟 |芌 |芧 |蕦 |藇 |藚 |虗 |虛 |蛡 |訏 |訹 |詡 |諝 |謣 |譃 |諝 |賉 |鄦 |雩 |須 |頊 |驉 |須 |魆 |魖 |魣 |鱮

拼音是xu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