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泥村

絨泥村

四、行政區劃絨泥村轄15個村名小組,1047戶,4045人。 六、優勢條件1.絨泥村擁有大量的自然生態林,良好的資源條件是發展生態旅遊的基礎。 2.絨泥村對外交通條件較好,南昆鐵路、324國道平行穿過本村,良好的交通條件優勢是絨泥村發展現代產業,融入區域發展的基礎。

基本信息

一、地理區位

絨泥村國土面積26.4平方公里,居住著漢、布依等民族北與興義市魯屯鎮接壤,西、西北接鄭屯鎮鄭屯村、前豐村,西南、南臨興義市頂效經濟開發區、鄭屯鎮大菁村、岩峰村,東臨鄭屯鎮民族村。

二、自然環境

絨泥村地貌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和丘陵山地,平均海拔1250米,絨泥村地形北部較高,南部較低,北部平坦,南部多山。年均氣溫16~18℃,極端最高溫度31.3℃,極端最低溫度-4.9℃,一月平均溫度4.6℃,七月均溫26.8℃,溫差變化小,氣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為1300~1400㎜,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5、6、7這4個月,全年無霜期達325天。

三、交通條件

絨泥村交通網路發達,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較好。南昆鐵路與國道324線平行穿過本村。其中南昆鐵路是本村主要的鐵路貨運線,國道324線是本村主要的對外交通主幹線。村內還將新建連線大菁村與樓納的通鄉油路。

四、行政區劃

絨泥村轄15個村名小組,1047戶,4045人。於2007年村級整合時有原絨泥村和團結村組合而成。
五、社會經濟發展現狀
絨泥村現有耕地面積900畝,其中水田500畝,旱地400畝,林地面積13310畝。種植業主要以糧食種植和蔬菜種植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玉米,早熟蔬菜以冬春小白菜、小瓜等為主。自然林地主要以柏樹林、杉樹林為主,經果林以梨樹林、桃樹林為主。

六、優勢條件

1.絨泥村擁有大量的自然生態林,良好的資源條件是發展生態旅遊的基礎。
2.絨泥村對外交通條件較好,南昆鐵路、324國道平行穿過本村,良好的交通條件優勢是絨泥村發展現代產業,融入區域發展的基礎。
3.絨泥村具有濃郁的農村文化,其一脈相承的家族血緣關係、鄰里文化、傳統習俗以及民族風俗是“農村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

七、村域規劃

1.整體定位:以發展規模化農業為主導的特色型村莊。
2.發展思路:絨泥村利用區位及交通優勢,積極生產為城鎮配套的蔬菜、花卉、禽畜等農副產品。
八、不利因素
1.耕地較少,山地多,農業基礎薄弱,限制了農村地區的發展。
2.農村農業的發展長期缺少技術的指導支持,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嚴重滯後,不能滿足農民的生產生活需求。

八、基本數據

人口總數:4045人,農業人口:3546人,非農業人口:499人;
行政區面積:24.6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90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布依族;
發展口號:發展才是硬道理;
所轄村:15個村民小組;
生產總值:6897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鐵合金,砂石,黃花梨,早熟蔬菜,臘肉、香腸等製品;
名特產品:黃花梨;
自然條件:絨泥村地貌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和丘陵山地,平均海拔1250米,絨泥村地形北部較高,南部較低,北部平坦,南部多山;
資源:石灰石,砂石。
絨泥村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