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毛崖豆

絨毛崖豆

絨毛崖豆屬於豆科崖豆藤屬植物。喬木,高8-10米;樹皮灰褐色,粗糙。生於山坡、曠野雜木林中,海拔500-1700米。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絨毛崖豆標本 絨毛崖豆標本

喬木,高8-10米;樹皮灰褐色,粗糙。枝密被黃色絨毛,漸脫落,皮孔小,凸起, 散布。羽狀複葉長25-30厘米;葉柄長5-7厘米,被柔毛,葉軸上面有溝;托葉卵狀披針形,長2-3毫米,脫落;小葉7-9對,間隔約2厘米,紙質,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形,長4-9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鈍圓或闊楔形,上面被平伏細毛,下面被黃色絹毛,脈上尤密,側脈7對,直達葉緣弧曲,細脈不清晰,中脈上面平坦,下面隆起;小葉柄長約3毫米,密被絨毛;小托葉刺毛狀,長約1.5毫米,被毛。總狀圓錐花序腋生,長20-25厘米,短於複葉,密被黃色絨毛;總花梗長3.5-8厘米,花序軸上部花漸密,生花節短,下延;花4-5朵著生節上;苞片線形,長1.5毫米,早落,小苞片披針形,微小,貼萼生;花長1.3-1.6厘米;花梗細,長4-5毫米;花萼鍾狀,長約5毫米,寬約4毫米,密被柔毛,萼齒尾狀錐尖,等長於萼筒,上方2齒全合生,錐尖;花冠白色至淡紫色,旗瓣先端有稀疏細毛,闊卵形,基部截形,瓣柄占四分之一,翼瓣與龍骨瓣長圓狀鐮形,近等長,均具細長瓣柄;雄蕊單體,對旗瓣的1枚基部分離;子房線形,密被絹毛,花柱短,向上彎曲,胚珠6-7粒。莢果果線形,長9-14厘米,寬1.3-1.6厘米,扁平,頂端截形,喙尖,基部鈍,縫線凸起,密被黃褐色絨毛,漸脫落,瓣裂,果瓣薄革質,有種子3-5粒;種子栗褐色,長圓形,長約12毫米,寬約8毫米,扁平。花期5月,果期7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曠野雜木林中,海拔500-1700米。

分布範圍

絨毛崖豆 絨毛崖豆

產湖南(臨武)、廣東(英德)、廣西、貴州、雲南。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蒙自。

物種提示

絨毛崖豆與絨葉印度崖豆M. pulchra Kurz var. tomentosa Prain相近,但前者小葉下面密被黃色絹毛,後者密被灰色氈毛而不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