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5把鑰匙

給教師的5把鑰匙

在大變革的時代,教師怎么思考、怎么做,才能勝任工作?本書提供了一份獨特的“方法論”。 《給教師的5把鑰匙》 融合了作者多年博覽群書汲取的智慧,以及不同崗位上的人生歷練,是作者繼《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 後的又一力作。 本書提出,教師成長需要“5把鑰匙”——拔高一層看教育、千方百計提升自己、有一顆學生的心、遵循學習的規律、保持積極的心態,對中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極有啟迪意義。

作者簡介

常生龍,上海市物理特級教師,上海市虹口區教育局局長。榮獲“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管理貢獻獎”、《中國教育報》“2012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等榮譽和稱號。《中國教育報》《上海教育》等報刊專欄作者,出版有《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高中物理課題研究》 《物理教師的備課與上課》等著作,主編《歷史與科學的對話》 等教材。

目 錄

自序·做更好的自己

第一把鑰匙 拔高一層看教育

為什麼要關注核心素養

教師應具備的幾個觀念

再說關係第一

重新審視技術和教育的關係

面向未來應具備的能力

用開放的心態做教育

觀念決定人的行為

學會反思

創新素養培育之我見

教育不是搭積木

教學的模式應該是多元的

教育改革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開槍要瞄準

關注教育的長遠效益

學校為何要放假

上好開學第一課

未來教育發展的六大趨向

第二把鑰匙 千方百計提升自己

保持教育的新鮮度

成為學習高手的意義

做善於研究的教師

提升教學規劃力

要有重組教材的能力

好教師應該是這樣的

教學是一種道德努力

好老師的四點共同特質

給特級教師的六點建議

寫作是一種“再閱讀”

如何寫好讀書筆記

穿著得體方顯為師之禮

教師成長需要關注的三個方面

第三把鑰匙 有一顆學生的心

呵護童心

理解童年

紙條的魔力

妞妞學琴的啟示

摔倒的媽媽

由漁王的兒子想到的

心靈的疤痕

做泥人的師傅

讓孩子自己走

批評和抱怨解決不了問題

傾聽為什麼困難

信任的價值

愛、溫暖和親密關係的重要性

選擇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

那些在學校碰壁的孩子們

學生為何不喜歡音樂課

第四把鑰匙 遵循學習的規律

關注孩子的前概念

專家和新手的差異

激發內在學習動機

如何達到精熟水平

反饋的重要性

學習中的互動作用

你了解自己的元認知嗎

情境的重要性

教師應該多做配景

培養學生的判斷力

重新認識遊戲

能力培養需關注的三個方面

第五把鑰匙 保持積極的心態

建設富足的精神家園

教孩子學會運用知識

要有繼續奮鬥的勇氣和激情

年堅守的力量

別被“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忽悠了

記憶是一個個的碎片

雕琢我們的幸福生活

教師離職當警察引起的思考

做一個有理想的教師

自覺走在成長的道路上

附錄一 閱讀與寫作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附錄二 太忙了不讀書?沒想過

後 記

自 序

自序·做更好的自己

我時常會想起走上教師崗位頭幾年的那段時光。

大學畢業之後我留校在附屬中學工作。那是一所創建才一年的學校,在懵懂之中就成了“元老”之一,這讓我非常惶恐。該如何做才能站穩講台,贏得這些高中生的信任呢?

我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

一是訂閱了當時所有與我所教學科有關的雜誌。從這些雜誌中我了解了課程教學改革的最新動態,品味了名家的課堂實錄和教學心得,把握了當下學科教育的熱點和難點,然後再思考自己該如何教,如何讓學生獲得更寬廣的學科視野。

二是主動向有經驗的專家求教,尋求他們的支持和幫助。大學裡教教材、教法的任課教師,市教學研究室的教研員等都是我主動拜訪的對象。我把自己的教學心得和困惑講給他們聽,請他們幫忙指點迷津。

三是創設各種機會增加自己和學生接觸的時間,了解他們對學科的認識、學習中的困惑,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路徑。為了激發學生們學習的熱情,我支持學生創建學科沙龍、舉辦各種學科專題輔導講座等活動,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有效地彌補了我教學經驗的不足。

四是尋求參加各類大型教學研討活動的機會。每年由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專業委員會舉辦的全國性課程教學專題研討會,是我非常嚮往的會議,即使單位無法報銷差旅費,我都尋求機會自費參加。在每次會議期間我都能聽到許多高水平的專家報告和課例展示,也能結識一批學科方面的專家和同行,得到他們多方面的指點和幫助。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那是1987 年,我在《中學物理》雜誌上看到了一條會議簡訊,說6月份將在安徽屯溪召開雜誌的通訊組長會議。我當時不太清楚這個會議的具體內容和規格,只覺得是一次專業學習的好機會,就給雜誌社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希望能允許我去聽會,沒想到這個請求竟然獲準了。到了會場才發現,這是一個規模很小的會議,每個省只有一個參會名額,省教研員才能參加。會議的重點是研討即將推出的新課程的相關事項,人民教育出版社雷樹人先生親自到會講解新課程的相關理念。一個年青教師就這樣誤打誤撞地走進了全國學科領域的核心團隊中,為自己創造了一次腦洞大開的契機。

經歷了大學階段的學習,取得了教師資格證書,走進了學校的大門,邁上了教學的講台,這些都僅僅說明你具備了從教的基本資質,要想成為一名學生喜愛的好教師,還需要你在教育教學崗位上持續不斷地修煉。其中,教師自身的內驅力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對教育充滿激情,想通過自己創造性的勞動來為這份職業賦予新的意義的教師,是最容易感染學生的。他能激勵學生和自己一起奮鬥,實現共同成長。

教師有自我發展的意願,該如何做才能成為更好的教師?我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給大家推薦五把鑰匙。

第一把鑰匙是拔高一層看教育。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這是一個常識,也是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應該具備的素養。站得高有兩層意思:一是要站在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制高點上,了解教育改革的新動向,把握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二是要切實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育人觀,按照教育規律和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施教。有了這樣的教育高度,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你就不會拘泥於眼前的點滴得失,而會將目光指向長遠,關注孩子一生的成長與發展。

第二把鑰匙是千方百計提升自己。教師要在講台上站穩,要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就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持續不斷地修煉。需要明晰學科自身的知識體系和核心素養,需要熟稔課程建設與課堂教學的要求,需要進一步提升溝通和協調的能力,等等。教師每在專業領域上做出一點點的改進和提升,就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被放大。

第三把鑰匙是有一顆學生的心。如果把教育看成服務,那么教師和所提供的課程顯然就是提供服務的供給方,而學生則是接受服務的需求方。要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教師必須認真研究需求方,研究學生成長的文化

生態,明確環境文化的潛在價值,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徵,了解學生的各種心理背後的心理學機制,找到基於學生文化背景、符合教育學和心理學規律的施教策略,讓學生在沒有感到被教育的過程中獲得個性的發展。

第四把鑰匙是遵循學習的規律。學習是由經驗引起的一系列的發展過程,與人的身心發育、情感培育和社會化的過程等相互交織、同步發展。學習引發的變化不僅僅體現在知識方面,還包含信念、行為或態度的變

化。學習是需要內動力的,如果沒有自身發展的意願,學習的行為就不會發生。科學家們從學習的上述這些特點出發,提煉總結了學習科學的一些基本的原理,涉及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組織、學習動機、熟練程度、發

展水平、練習反饋和自主學習等方方面面,這是作為教師必須要明了的。

第五把鑰匙是保持積極的心態。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位樂觀、開朗的人,你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對方感染,心情也會變得爽朗起來。教育也是如此。教師正是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來影響學生的,教師的心態直接影響學生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影響學生對事物做出的判斷。如果你定下心來做教師,那么不管再苦再累,不管受到多大的委屈,都應該努力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否則做了事情,心態還很糟糕,那豈不太對不起自己了?

當然,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思考,並不意味著教師的成長僅僅關注以上這五個方面就夠了。每位教師的工作環境和從教以前的教育基礎各有特點,成長的路逕自然也會不同,沒有必要依葫蘆畫瓢。如果這些經驗能夠帶給您一些啟發,我就心滿意足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