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戶網

絕戶網

絕戶網,是一種網眼極小的漁網,由於連兩、三厘米長的小魚都撈得上來,而得名絕戶網。這些漁網的網眼只有3、4毫米大,小得甚至連一粒花生米都塞不過去。這種漁網林立在近海,每次退潮後,不僅大魚難逃一劫,而小魚小蝦也常常被一網打盡。這類漁網漁獲物選擇性較差,具有一定的破壞性和危害性。這種漁網也被稱為掃地窮、絕戶網,它不僅網孔極小,入水後還會越沉越深,形成一條直線,像掃帚一般隨著漁船的移動而掃蕩所經過的海域,可將2-3厘米長的小魚也全都撈上來。

基本信息

特徵

絕戶網絕戶網
絕戶網網目僅3至4毫米,網面密如麻布,網高近10米,長約1000米,一次性可圍上百畝水面,連小拇指長的魚兒都會被趕盡殺絕。

“絕戶網”大小通吃:在洞庭湖水域,可捕撈青、草、鰱、、桂花魚、鯉魚武昌魚、翹白、油刁、毛花魚、沙鰍、青蝦等10多種魚類。

危害

絕戶網絕戶網
這些如蚊帳布一般密的漁網,會讓魚蝦斷子絕孫。在丹東近海,一張長達800米的“絕戶網”,平平常常一天捕獲的魚蝦數量可達三四百斤。而當地漁民表示,天氣好的時候最多一天能打五六千斤,甚至達到一萬斤。

中國的許多水鄉,在以往幾十年中,由於“絕戶網”的泛濫,昔日漁舟唱晚的景象,只能在畫家的筆下重溫。隨著漁業資源日漸枯竭,漁民被迫棄船登岸,遠走他鄉,另謀生路。上了岸的漁民,就像離開了水的魚,舉步維艱。其實,不留餘地,只顧眼前利益的生產方式,在幾十年中已成常態,眾多自然災害的發生,與此直接相關。

“水污染了還能夠治理,一個物種如果滅絕了,就永遠從地球上消失了,”2007年,時任農業部東海區漁政局副局長馬毅曾表示,“由於違禁捕撈,濫捕酷撈,當前長江口,乃至整條長江的生態環境,用‘毀滅性’‘不可逆轉性’形容都不為過。”

規定

絕戶網絕戶網
中國漁業部門規定,漁民出海捕魚套用直徑超過39毫米的漁網,但中國漁民捕魚時普遍使用的都是直徑不足1厘米的漁網。

2013年,各地根據農業部要求,結合本地實際,進行了有針對性的部署:

河北省對近海海域、灘涂等範圍內的違規網具進行清理。

山東省要求重點查處使用地籠、吸蛤泵、電脈衝、跨界定置作業漁具以及在渤海使用三重流網、底拖網、浮拖網等行為。

江蘇省要求漁政部門不僅要檢查不符合最小網目尺寸標準的網具,還要對多重流網、底扒網、電脈衝等捕撈作業網具進行查處。

浙江省確定,嚴厲打擊非法使用、制售電脈衝等禁用漁具,並進一步清理地籠網等近岸海域違規定置網具。

江西省將檢查的重點放在堅決取締“機動底拖網”、“機動吸螺泵”、電捕漁具迷魂陣等違規捕撈漁具的清理上。

《湖南省農業委員會關於實施洞庭湖拖網最小網目尺寸制度的通告》已於2015年初實施,明確規定,洞庭湖拖網捕撈囊網最小網目(內徑)尺寸為20毫米,對攜帶小於最小網目尺寸拖網的捕撈漁船,按使用小於最小網目尺寸漁具處理、處罰。

事件

2015年10月2日,媒體曝光,東洞庭湖八角包水域出現了觸目驚心的“絕戶網”,當地民眾多次舉報:“湖中有人搞‘絕戶網’,但漁政不作為。”志願者現場發現四名用絕戶網捕魚的漁民,但他們表示不知道省政府關於取締‘絕戶網’、‘布圍子’等有害漁具的通知。志願者現場致電岳陽縣漁政局紅旗湖站站長楊湘波,請其前來執法。但他磨蹭了40多分鐘才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