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感冒

細菌性感冒

感冒,習慣上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細菌性感冒是指因細菌引起的感冒。病毒性感冒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細菌性感冒有細菌性咽扁桃體炎。其主要不同是致病因素不同,病毒性感冒是由於病毒所致,而細菌性感冒是由於細菌所致。一般來說,細菌與病毒是造成寶寶受到感染的最常見致病源,這兩種情況導致的發燒,處理辦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細菌感染,只要選準抗生素,治療效果就會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還沒有特效藥,可以服用病毒靈、板藍根沖劑、金銀花等,治療感冒因類型而異,切不可因為發燒就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藥都一股腦用上。

基本信息

概述

感冒,習慣上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或者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細菌性感冒有:細菌性咽扁桃體炎。其主要不同是致病因素不同,病毒性感冒是由於病毒所致,而細菌性感冒是由於細菌所致。

區別

細菌性感冒細菌性感冒
細菌性與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症狀比較相似。下面六個方面是細菌性與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區別。

1、流行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明顯的群體發病的特點,短期內有多數人發病,或一家人中有數人發病;而細菌性呼吸道感染則以散發性多見,患者身旁少有或沒有同時上感發熱病人。

2、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鼻腔流涕症狀比咽部症狀明顯;而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則扁桃體或咽部紅腫及疼痛比較明顯。若伴有腹瀉或眼結膜充血,則傾向是病毒感染。

3、單純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無膿性分泌物,而膿痰是細菌性感染的重要證據。

4、病毒性感染起病急驟,全身中毒症狀可輕可重;而細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緩,全身中毒症狀相對較重。如果開始發熱不高,2-3天后,病情繼而加重,則多為細菌性感染。

5、白細胞計數,一般由病毒感染者白細胞總數偏低或正常,早期中性粒細胞百分數可稍高。而細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數均見高。因此,如果臨床不做血像檢查,就難以確定病原體是病毒還是細菌。

6、對有發熱症狀的上呼吸道感染者,用退熱藥物如阿司匹林或安乃近、複方氨基比林等治療。病毒性感染能取得暫時而明顯的退熱效果,全身症狀亦有所改善;但細菌性感染者服用同樣劑量的退熱藥,退熱效果較差,全身症狀亦無明顯改善。

傳染性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存在於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噴嚏時經飛沫傳染給別人。流感的傳染性很強,由於這種病毒容易變異,即使是患過流感的人,當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會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發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機會較多,每次可能有20~40%的人會傳染上流感。

症狀表現

細菌性感冒細菌性感冒化驗單
單純型流感的症狀為:突然畏寒、發熱、頭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乾咳、胸痛、噁心、食欲不振,嬰幼兒或老年人可能並發肺炎或心力衰竭。中毒型流感病人則表現為:高熱、說胡話、昏迷、抽搐,有時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極易傳播,故應及早隔離和治療。

普通感冒,俗稱傷風,是由鼻病毒、冠狀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這些病毒存在於病人的呼吸道中,經飛沫傳染給別人。普通感冒較流行性感冒傳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涼、淋雨、過度疲勞後,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所以普通感冒往往是個別出現,很少象流行性感冒流行時,病人成批出現。

普通感冒發病時,多數是低熱,很少高熱,病人鼻塞流涕、咽喉疼痛、頭痛、全身酸痛、疲乏無力,症狀較流感輕微,並無生命之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