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川政元

細川政元 1466--1507(文正1--永正4) 道號雪關。細川勝元之子。幼名六郎。

細川政元

細川政元(1466~1507),足利幕府管領兼攝津、丹波、土佐三國守護,“應仁之亂”中東軍領袖細川勝元之子。

事跡

1473年其父勝元暴死,以8歲的幼齡繼承了龐大的細川家。1474年細川、山名兩家在將軍足利義尚的調解下議和,“應仁之亂”結束。雖然表面上雙方打成了平手,而實際上則是細川家獲勝。細川政元畫像
1489年將軍義尚在討伐南近江半國守護六角高賴時病死,無子。細川政元推舉關東堀越公方足利政知之子義澄為將軍,從而與推舉足利義視(“應仁之亂”中為西軍領袖山名持豐所擁立)之子義植的大奧實權掌握者日野富子(八代將軍足利義政正室)對立。最終足利義植成為將軍,於是細川政元於1493年率軍攻入京都,逼足利義植出走、日野富子出家,扶植足利義澄為將軍。史稱“明應之變”。
足利義植流亡越中,在越中守護畠山尚順的支持下發兵近江;細川政元亦挾持足利義澄赴近江與義植方決戰。最終義植方全軍覆沒,義植、尚順敗歸越中。細川政元從此牢牢地掌握了幕府實權。
永正元年(1504年),攝津守護代藥師寺元一謀反,被政元血腥鎮壓。1506-1507年,政元又先後討伐丹後守護一色義有和河內守護畠山義英,迫使兩家臣服。同時政元又扶植播磨守護赤松政則對抗山名,扶植豐後守護大友政親和出雲守護尼子經久對抗大內。以至於細川政元被稱為“半將軍”,天下“只知細川管領、不知足利將軍”。
但是盛世之下必有隱憂,細川家的隱憂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悲劇。
細川政元篤信“修驗道”(山嶽信仰),一直沒有娶妻生子。1502年9月,細川政元收養了關白九條政基之子聰明丸,改名澄之。究其原因,是因為時任幕府將軍的足利義澄之母,被稱為“預備將軍”的香岩院清晃,與澄之的母親是親姐妹,都是公家武將小路隆光的女兒。但這引來了多數家臣的不滿,他們認為細川氏的家督不應當出身公家。再加上政元本身也並不喜歡聰明丸,於是在1503年5月,政元宣布廢嫡,另立的家督繼承人為新收養子澄元。澄元並非京兆細川氏一門,而是阿波細川氏家督細川成之的孫子(次子細川義春的次子)。

永正之變

1507年,細川政元前往河內天井溫泉沐浴。對政元極其不滿的細川澄之的家臣香西元春潛入溫泉,將政元亂刀砍死(“永正之變”)。細川家立刻分裂為澄元家和澄之家,彼此互相攻殺(“永正錯亂”)。內亂的結果是便宜了那個原本並無野心的細川高國,他於1514年被斗得兩敗俱傷的細川家臣擁立為家督。細川家經此內亂元氣大傷,最終在1555年被三好長慶所篡奪。
細川政元出爾反爾,最終釀成大錯。否則以他的能力完全有統一天下的可能。

歷史背景

細川是有名的望族,足利氏方興的時候就輔佐足利打天下,最有名的的細川賴之,是足利義滿友師之見的老臣,一生忠心,不計勞苦,為義滿平定群雄,厥功甚偉,他的子孫世代都是足利將軍的重臣,到細川勝元,幾次轉任幕府管領之職,聲勢凌駕將軍之上。
細川政元是細川勝元之子,勝元逝世的時候政元還小,管領之職由畠山政長繼任。義尚當將軍時才改細川政元當管領。義材(義植)繼義尚之後,仍請政元當管領。義材當將軍後為了樹立威信,效法義尚領兵討伐六角,六角卻率軍進入山區不與起開戰,義材班師還朝,在還朝途中,遇到了畠山兄弟之間的戰鬥。身為將軍的義材幫助了其中的願管領政長,加入了戰鬥。義材沒想到由於自己幫助政長的這一舉動讓身在京都的細川政元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政元懷疑義材有意起用政長為管領,所以政元就趁將軍出征在外的機會,擁立十歲的義澄為將軍,另外,他又派四萬精兵沖如義材和政長的陣營里,出其不意的殺了政長,擄了義材,並把義材押解回京都,逼其交出足利家家傳的寶刀和鎧甲,最後將其囚於龍安寺,但義材逃脫了。細川政元收養了三個養子,第一個是公卿九條政基之子,改名澄之。第二個是同族阿波守護細川成之的孫子澄元,第三個叫細川高國。細川政元偏愛澄元,但正是這種偏愛給政元帶來了殺身之禍。永正四年六月,澄之一夥兒以重賄買通政元的貼身衛士。香西元長趁政元齋戒沐浴之夜,將政元刺死,享年四十二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