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中學

紫陽中學

紫陽中學,紫陽縣最高學府,現有四十四個教學班,學生3000餘人,教師169人。伴隨著祖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紫陽中學已經走過了六十餘年的歷程。長期以來,紫陽中學始終堅持“質量立校,育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在前進中探索,確立了“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加快發展,爭創一流”的辦學思路,努力構建教書、管理、服務、環境四位一體的育人體系,不斷強化素質教育,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形成了鮮明開放的辦學特色,辦學質量和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紫陽中學
紫陽,位居陝西南部邊緣,漢江上游,大巴山北麓,四季分明,山雄水秀,是全國聞名的茶鄉、桔鄉、歌鄉——春天,桔鄉飄溢著綿綿茶香;秋天,茶鄉塗染著濃濃桔紅;四季,山水之間流動著悠悠歌韻。

紫陽中學紫陽中學

紫陽中學,紫陽縣最高學府,現有四十四個教學班,學生3000餘人,教師169人。伴隨著祖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紫陽中學已經走過了六十餘年的歷程。長期以來,紫陽中學始終堅持“質量立校,育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在前進中探索,確立了“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加快發展,爭創一流”的辦學思路,努力構建教書、管理、服務、環境四位一體的育人體系,不斷強化素質教育,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形成了鮮明開放的辦學特色,辦學質量和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在過去的2003、2004、2005年,紫陽中學在聯考中連連創造佳績,達二本線人數連續翻番,實現了在聯考中“三年邁出三大步”的目標。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校園”和“高中教育工作先進學校”、被縣政府授予“安全文明校園”,榮獲市縣兩級“教育教學成績進步獎”。風雲翻卷六十年,桃李飄香新世紀。六十年奮鬥歷程,鑄就了跨世紀的輝煌。新的世紀,新的起點,新的征程。如今,紫陽中學作為紫陽的唯一一所市級重點中學,正以迅速崛起的雄姿,扶搖直上,實現著跨越式的發展,成為鑲嵌於茶鄉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成績

在過去的2003、2004、2005年,紫陽中學在聯考中連連創造佳績,達二本線人數連續翻番,實現了在聯考中“三年邁出三大步”的目標。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校園”和“高中教育工作先進學校”、被縣政府授予“安全文明校園”,榮獲市縣兩級“教育教學成績進步獎”。風雲翻卷六十年,桃李飄香新世紀。六十年奮鬥歷程,鑄就了跨世紀的輝煌。新的世紀,新的起點,新的征程。如今,紫陽中學作為紫陽的唯一一所市級重點中學,正以迅速崛起的雄姿,扶搖直上,實現著跨越式的發展,成為鑲嵌於茶鄉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科學規劃明方向

學校的生存之道發展之計在於可持續性。時代的發展呼喚著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面對高中教育的相對滯後,紫陽中學的領導班子痛切認識到,學校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要打有計畫之仗,必須要形成適合時代要求和自身實際的辦學理念。於是,校委會一班人靜下心來,思考、討論、研究、徵求意見,明確了“質量立校,育人為本”的辦學理念,確定了兩個“不動搖”,即“堅持提高教學質量不動搖,堅持學校發展不動搖”。紫陽中學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全力倡導“三風”建設,並認真貫徹到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去,校風教風學風得到了極大的好轉。
紫陽中學在慎重思考調研,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創建省級重點高中的近期目標和創建省級示範高中的長遠目標。根據這個目標,紫陽中學依據十屆人大會議精神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制訂了目標明確、措施到位、重點突出、操作性強的五年發展規劃,為學校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強化管理求質量

學校教育教學是一項長期的綜合工程,需要全體教師的長期合作艱苦努力。因此,一個學校要想真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沒有科學有效、堅實有力的管理是萬萬不行的。紫陽中學的領導班子統一了思想:強化學校管理,向科學管理、民主管理要質量,向過程管理要質量。因此,紫陽中學的教育思想、辦學理念、一整套管理制度和改革措施,都無形地滲透於平時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推動著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學校領導班子共有10人,均為大學本科學歷,有紮實的理論素養和大膽的創新精神,團結合作,民主平等,是一個能打硬仗的領導集體。學校進一步理清了各部門的職能,強化崗位責任意識,構建教學管理網路,做到事與人的對應,最佳化資源配置,層層落實責任。學校最大限度地做到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在此基礎上,強化了學校的行政效能,確保了工作的高效運轉。學校堅持向制度創新要質量,從加強制度建設入手,確保教學管理的規範化、科學化,對照制度抓落實,對照制度抓不足。學校加大教職工考核制度和聯考獎勵制度改革的力度,最大限度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突出年級抓落實

紫陽中學在工作中創造性地推行了以年級組為主體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夯實責任,注重過程,狠抓落實,確保教學成績的穩步上升。黨支部書記、校長陳敏剛曾在一次校委會上語重心長地說:“選好一個年級組長,配備好一班團結務實、敢打硬仗的教師,找好一套科學的備考方案,抓好每一個備考環節,是學校聯考獲勝的關鍵。”這句話,對於紫陽中學近幾年聯考所取得的成績來說,是一個最好的總結。紫陽中學始終堅持一切工作都服從和服務於教學中心。全體教師特別是管理層,都能主動關心教學質量的提高,出主意、想辦法,及時研究教育改革、教情和學情的變化,拿出應對措施,把全校教職員工的思想切實統一到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上來,並落實到行動中去,內化為自己工作的自覺行為。學校把教學質量目標下達給年級組,由年級組具體制訂確實可行的三年工作計畫,對照計畫抓落實。為了保證年級組的有效管理,學校明確了年級組的責、權、利,年級組長是聯考備考的第一負責人,有權管事、管人。年級組在如何保證教學出成績上,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路。

盤活師資保質量

學校發展的關鍵是質量,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師。紫陽中學十分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通過人才招聘、教師選調等途徑補充高質量的教師;另一方面,建立了切實可行的教師培訓制度,加強現有教師隊伍崗位培訓,通過師德教育、賽教、拜師結對、離職或帶職學習等形式不斷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業務水平和研究能力。
紫陽中學堅持“質量立校、管理興校、科研強校”的思想,把加強教科研當作提高教師、保證質量的大事。在人員緊張的情況下,成立了專門負責教育教學研究工作的教科室,對教科研實施有效管理,建立了教研活動制度,並定期出版《紫中教研》。學校建立了校本培訓體系,保證培訓和教研的人員、時間、資料、經費。

狠抓德育淨環境

紫陽中學建立了以黨組織為核心,以政教處、團委和學生會為工作部門,以政治教師、班主任為骨幹的思想政治工作機構,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德育網路體系,成立了家長學校。立體德育網路的建立,使學校形成了民主、平等、和諧、開放、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氛圍。
學校聘請了法制副校長,經常舉辦思想政治工作經驗研討會、法制教育報告會、安全知識講座,建立了德育基地。學校通過校園廣播、公布欄、宣傳欄等形式,淨化了校園環境,創建了優良的學校文化。
學校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和終身發展,堅持開全開足課程,設有音樂教室、美術教室、舞蹈排練室、體育活動中心,建有五處社會實踐基地。學校每年舉辦一次田徑運動會、一次藝術節、一次大型文藝活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加快建設促發展

熟悉紫陽中學的人都知道,九十年代以前的紫陽中學辦學基礎何其薄弱;而當他們今天走進紫陽中學的時候,又無不為紫陽中學的巨大變化驚訝不止。近幾年來,紫陽中學爭取政府專項資金300多萬元,自籌資金700餘萬元,拆除危舊平房4000餘平方米,每年上一個基建工程,已建成了綜合樓、實驗樓、體育活動中心,容量為1200個床位的學生公寓樓已動工興建,平整場地近10000平方米。學校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校園綠化美化,綠化總面積已達5000平方米以上,目前已被縣環保局認定為市級“綠色校園”的申報單位。
在基本設施建設方面,紫陽中學建成了符合部頒標準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在電化和信息技術教育方面,設有信息中心,興建了微機教室、語音室、電子備課室多媒體多功能教室。建立了數字校園網、衛星資源接收站,開設了紫中網站,購置了校園網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信息管理與發布系統、資源庫等軟體,建成了校園廣播系統。
在圖書資料和檔案建設方面,紫陽中學投入資金30多萬元,擴大閱覽室、圖書室和檔案室面積,更新書架和設施,擴充了圖書的種類和總量,建成了電子閱覽室,實現了檔案資源的電腦信息化管理,使之有效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紫陽中學建設步伐的加快,極大地改善了辦學條件,學校步入了良性的發展軌道,開始邁向跨越式發展。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深刻地指出:“一個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樣達到這個目的的政黨,一個真正想達到這個目的並且具有達到這個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頑強精神的政黨,——這樣的政黨將是不可戰勝的。”在學校發展需要取得突破的時期,重溫恩格斯的這段話,紫中人會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肩上所擔負的重大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回顧過去,紫中人沒有因為存在的差距而妄自菲薄,也沒有因為所取得的成績而沾沾自喜。紫陽中學有著六十多年的悠久歷史,有著很多優良傳統和寶貴的辦學經驗,有著一支淳樸敬業的隊伍。只要能夠認真總結經驗,發揚傳統,正視差距,團結拼搏,苦練內功,就一定能再創輝煌。

全國同名中學

上海市紫陽中學

校名:上海市紫陽中學
區域:徐匯區
校類:公辦國中
創校日期:1998年8月
地址:龍吳路2621號
郵編:200231
校長:杜紅梅
教師人數:46
學生人數:526

江西省婺源縣紫陽中學

單位名稱:婺源縣紫陽中學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孫標武362334196106030015
經濟類型:9
主營行業:M8922
註冊資金:500萬元
員工人數:60
郵政編碼:333200
詳細地址:紫陽鎮武口
公司成立時間:2001-10-9
主營產品或服務:全日制普通國中普通高中學歷教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