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苜蓿花

紫苜蓿花

紫花苜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為100~150cm ,莖上多分枝。三出複葉,小葉卵圓形或橢圓形。呈總狀花序,有小花20~30 朵,花紫色。莢果螺鏇形,內含種子2~9 粒,種子為腎形,黃褐色。喜溫暖半乾旱氣候,日均溫15~20 ℃最適生長,高溫、高濕對其生長不利。抗寒性強,其耐寒品種可耐-20~-30 ℃,有雪覆蓋時可耐-40 ℃。主根粗壯,根系發達,入土達3~6m ,能充分吸收土壤深層的水分,故抗旱能力很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沙土、 黏土均可生長,但最適土層深厚、富含鈣質的土壤,適宜的土壤pH 在7~8 。

基本信息

簡介

紫花苜蓿也叫紫苜蓿、苜蓿。原產小亞細亞、伊朗、外高加索和土庫曼高地。中國栽培已有2000多年歷史,廣泛分布於西北、華北、東北地區,江淮流域也有種植,是中國栽培面積最大的牧草。
(1)特徵特性
(2)栽培技術 紫花苜蓿種子細小,播前要求精細整地,並保持土壤墒情,在貧瘠土壤上需施入適量廄肥或磷肥用做底肥。一年四季均可播種,在春季墒情好、風沙危害少的地方可春播。春季乾旱、晚霜較遲的地區可在雨季末播種。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區可於8 月下旬到9 月中旬播種,秋播墒情好,雜草危害較輕;也可在初冬土壤封凍前播種,寄籽越冬,利用早春土壤化凍時的水分出苗。一般多採用條播,行距為30~40cm,播深為1~2cm,每畝播種量為1~1.5kg。苗期生長緩慢,易受雜草侵害,應及時除雜草。在早春返青前或每次刈割後進行中耕鬆土,乾旱季節和刈割後澆水對提高產草量效果非常顯著。每年可刈割3~4次,一般畝產乾草600~800kg,高者可達1000kg以上。通常4~5kg鮮草曬制1kg乾草。曬制乾草應在10%植株開花時刈割,留茬高度以5cm為宜。
(3)經濟價值 紫花苜蓿素以“牧草之王”著稱,不僅產草量高、草質優良,而且富含粗蛋白質維生素和無機鹽。蛋白質中胺基酸比較齊全,動物必需的胺基酸含量豐富。乾物質中粗蛋白質含量為15%~25%,相當於豆餅的一半,比玉米高1~1.5倍。適口性好,可青飼、青貯或曬制乾草。幼嫩的苜蓿飼餵豬、禽、兔和草食性魚類是蛋白質和維生素的補充飼料。苜蓿草粉可製成顆粒飼料或配製畜、禽、兔、魚的全價配合飼料。在放牧草地上一般採用葦狀羊茅、無芒雀麥與苜蓿混播,這樣既可提高飼草的飼用價值,又可防止家畜因食用苜蓿過多引起膨脹病。苜蓿與蘇丹草、青刈玉米等混合青貯,飼料效果也很好。苜蓿根須強大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根上長有根瘤,可固定空氣中的氮素,除滿足自身所需氮素之外,還可增加土壤中的氮,因此也是很好的綠肥植物。苜蓿芽菜和早春幼嫩苜蓿枝芽也可供人們食用。
花語:希望和幸福

擴展內容

紫花苜蓿(學名Medicago sativa L) 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叫alfalfa; 日本叫紫馬肥;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各國(法國、德國等)叫lucerne medicks 印度和大洋洲也叫此名。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全國乃至世界上種植最多的牧草品種.由於其適應性廣、產量高、品質好等優點,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稱。苜蓿的壽命一般5-10年,在年降雨量250-800毫米、無霜期100天以上的地區均可種植。喜中性土壤。PH值6-7.5為宜,6.7-7.0最好。成株高達1-1.5米。
苜蓿的營養價值很高,粗蛋白質、維生素和含量很豐富,動物必需的胺基酸含量高,苜蓿乾物質中含粗蛋白質15-26.2%,相當於豆餅的一半,比玉米高1-2倍;賴氨酸含量1.05-1.38%,比玉米高4-5倍。
苜蓿的產量根據不同品種、不同地區、管理水平和刈割次數不同,產量差異很大。一般年刈割三茬(遼寧2-4茬),畝產鮮草2000-6000公斤,4-5公斤鮮草曬1公斤乾草。

品種介紹

適合遼寧種植的國產苜蓿品種主要有敖漢苜蓿、公農1號、中苜1號、潤布勒、新疆大葉等。目前遼寧省的主栽國產品種為敖漢苜蓿、潤布勒和工農1號等。進口品種有CW200、費納爾、阿爾岡金、金皇后等。引進品種主要考慮溫度、降雨量和土壤等三方面因素。品種抗寒性即越冬能力的主要指標用休眠級數來表示,級數越小,抗寒性越強,級數越大,抗寒性越低。遼寧省地處北方省份,冬季氣溫較低,可達零下30℃左右,適宜引進3級以下的品種,如CW200(2級)、WL232(2.2級),WL252(2級)、WL323(3級)、阿爾岡金(2級)、費納爾(2級)、金皇后(2-3級)、巨人(2級)、北極星(2-3級)、農寶(2-3級)、亮苜二號(2-3級)等品種。大連、丹東地區可以引進3級品種,如CW300、WL323、(3級)、北極星(2-3級)、農寶(2-3級)、亮苜二號(2-3級)等品種,在引入3級以上品種時一定要慎重,先少量試種,成功後再大面積種植。遼西、遼西北、遼北乾旱、半乾旱地區建議選用抗旱性較強品種,如敖漢、潤布勒、中苜1號、阿爾岡金、費納爾、巨人、CW200、WL232、WL252、巨人等品種。遼寧省沿海地區鹽鹼地較多,要選用耐鹽性強的品種,如中苜1號、金皇后、兩用苜蓿、亮苜二號等。

(一)地方品種

1.隴東苜蓿
分布在甘肅慶陽、平涼(莊浪、靜寧除外),地區古老的地方品種,栽培歷史約二千年之久。該品種分布區位於黃土高原溝壑區,氣候溫和,土層深厚,年平均氣溫7-ll℃,降水量400-600毫米,無霜期150-200天,年蒸發量1500毫米左右,年日照時數2400小時左右。pH值7.4-8.0,生境條件非常適合苜蓿的生長。在長期旱作條件下,形成了優良的隴東苜蓿地方品種.
特徵特性 株高1米左右,株形半直立,軸根型,紮根很深。單株分枝多,莖細而密,葉片小而厚,葉色濃綠.花深紫色,花序緊湊;莢果暗褐色,螺鏇形,2-3圈;種子腎形,黃色,千粒重1.8克左右.抗旱性強,抗寒性中等,開花比關中苜蓿約晚7-I0天,比新疆大葉苜蓿早10天左右。隴東苜蓿產草量高,尤其是第一茬草產量高,一般頭茬草占總產量的55%,二茬占31%、三茬占14%左右。一般旱地鮮草產量2000-4000公斤/畝,水澆地每畝可達5000公斤以上。由於含水分少,乾草產量高。草地持久性強,長壽。缺點是收割後再生速度較慢。隴東苜蓿是旱作條件下的高產品種,只宜在降水量適中的旱作地區推廣。
2.潤布勒苜蓿(rambler)
1972年從加拿大引進中國,是該國乾旱地區的豐產品種。該品種是一個綜合雜種,雜色花約占50%以上。株形斜生,早春和晚秋匍匐生長,株高中等,分校多達20-30個,莖細,葉多,根頸寬闊,側根發達,有根櫱,有根櫱的植株占群體的5%-30%,可匍匐生長和生根,抗寒耐旱能力強。據內蒙古、黑龍江、吉林、甘肅等地試種,反映抗寒性強,在零下30-40℃的錫林浩特及海拉爾都能安全越冬。在甘肅武威調查,潤布勒苜蓿的根櫱株率為23.6%,最大的一株有莖枝300以上,無性繁殖能力強。在北京試驗,夏季生長不良,越夏死亡率達15%-70%,而且再生慢、產量低。因此該品種不適宜於長城以內的地區栽培。適宜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晉北等寒冷地區種植。
3.敖漢苜蓿
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為品種集中產區,有近四十年的栽培歷史。敖漢苜蓿分布區屬北溫帶季風氣候,海拔350-800毫米,年平均溫度6.4℃,大於10℃積溫2790-3308.7℃,無霜期146天左右.年降水量310-460毫米,蒸發量2533.9毫米,8級以上大風日數平均為86天,土壤由北往南依次為棕壤、栗鈣土、草甸土和風沙土。
特徵特性 主根粗而明顯,側根發達,生長第二年主根入土深達3-3.5米,根頸直徑1.6-3.7厘米,入土深度6-8厘米.播種當年分枝7-10個.株形直立,後期稍斜生.株高90-125厘米,莖綠色,莖粗0.45-0.69厘米,疏生白色柔毛,小葉狹倒卵形,中葉長2.01厘米,寬0.74厘米,側葉長1.69厘米、寬0.64厘米;托葉較大.花序較長,2.3-2.4厘米,每個花序有小花16-33朵,花淡紫色。種子腎形,黃色或絳色,千粒重2.2-2.3克.耐寒、耐旱、耐風沙,亦耐瘠薄。生育期101-110天左右,屬於中早熟品種。產草量較高,在早作條件下每年割兩次,每畝鮮草產量1350-1750公斤,水澆地高達3480公斤.株形整齊一致,分枝數多,單株產量高。鮮乾比為4.05:1,莖葉比為1:0.29,種子產量150-300公斤.
該苜蓿品種宜植區除赤峰地區外,凡乾旱半乾旱的黃±丘陵區、沿河平川及風蝕沙化地區均可種植.

(二)育成品種 1.中苜1號苜蓿

中苜一號耐鹽苜蓿新品種,是在鹽鹼地上以保定苜蓿、秘魯苜蓿、南皮苜蓿、RS苜蓿及細胞耐鹽篩選的優株為親本材料,在0.4%左右的鹽鹼地上開放授粉,經田間混合選擇四代培育而成的耐鹽品種.
特徵特性 株形直立,株高80-100厘米,主根明顯,側根較多,根系發達,葉色綠較深,花紫色或淺紫色。總狀花序,莢果螺鏇形2-3圈,耐鹽性好。該品種具有抗鹽、耐早、耐瘠和生長迅速、早熟等特點。分枝多,葉色亮綠,葉片較大。在黃淮海平原一年刈割3-4次.在山東德州土壤含鹽量為0.25%-0.45%的鹽鹼地上,新品種乾草產量比保定苜蓿提高11.1%-14.4%,在山東無棣土壤含鹽量為0.21%-0.48%的鹽鹼地上,每畝產乾草984公斤,比保定苜蓿提高18.2%-29.0%,比秘魯苜蓿提高18.3%-33.6%,比隴東苜蓿提高37.5%-50.3%,,在西部地區甘肅蘭州土壤含鹽量為0.21%-0.74%的鹽鹼地上,每畝產乾草13722公斤,比隴中苜蓿提高9.0%-18.0%。在內蒙臨河、寧夏固原地區表現也很好。
適應地區 中苜一號苜蓿不僅適應於黃淮海平原一帶,以氯化鈉為主的大面積鹽鹼地及中低產田種植,而且在西部地區內陸鹽鹼地,及中低產田種植表現亦非常好.
2.公農一號苜蓿
該品種是用美國引入的Crimn雜花苜蓿為原始材料,採用品種內單株表型選擇法,選擇抗寒性強、成熟期一致、高產穩產的單株、經四代混合選擇育成.
特徵特性 株形半直立,株高90-100厘米。根系發達,主根圓錐形,粗大明顯,當年根長120厘米以上。葉中等大小,葉色深綠有光澤。花以淺紫為主,兼有深紫或白色,總狀花序,花序長3.87厘米,每個花序有23個小花。生育期在當地92-110天,再生性強,耐寒,在-35℃至-40℃有雪覆蓋下能安全越冬。鮮草產量3800公斤/畝,種子20公斤/畝.莢果螺鏇形,3回,每莢含種子7.8粒,千粒重1.93克.
適應區域 在北緯37°05'-43°57'、東經99°35'-124°48',海拔148-3200米,最高氣溫35℃、最低溫度-35℃,降水量205-500毫米地區均能種植。
(三)國外引進品種 1.CW200(Medicago satlva L.) “CW200”紫花苜蓿是美國西海岸種子公司(CAL/WEST Seeds)培育的新品種,具有很高的多葉性(88%),種子飽滿,千粒重2.2~2.4克。抗寒性極強,休眠級數2.0,在-38℃的地溫下也能安全越冬,是寒冷地區表現最佳的紫花苜蓿品種之一。能在年降水量350毫米,無霜期120天以上的地區正常生長。在同休眠級別的品種中,產草量潛力最大,每畝產乾草1367~1867公斤。葉量豐富,草質柔嫩,粗蛋白質含量高達23.45%。對多種真菌性病和細菌性病害抗性強。分櫱能力強,再生性能好,全年可刈割3~4次。
生態適應性強,可廣泛栽培於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適合在中國華北、西北、東北的大部分省(區)種植。
2 CW300(Medicago satlva L.)
“CW300”紫花苜蓿是最近從美國(CAL/WEST Seeds)引進的高產優質苜蓿品種,休眠級數為3。該品種葉量豐富、莖桿細軟,品質優良,初花期粗蛋白質含量高達21.3~25.7%,消化率達72%以上。分櫱能力強,再生性好,持久性強,能持續高產3~5年。全年可刈割 3~4茬,每畝產乾草1,500~2,000公斤。具極強的抗寒性和越冬能力,若有積雪覆蓋,在-40℃低溫下可安全越冬。抗病蟲害能力強,尤其高抗苜蓿根腐病和疫霉病。抗旱性突出,在年均降水量為350~400毫米地區,在無灌溉的條件下仍能生長。
該品種有廣泛的生態適應性,該品種適宜北方大部分地區種植,特別適合華北、東北、西北和華東地區,是上述區域建立高產優質草地的首選品種。
3.阿爾岡金苜蓿(Algonquin)  
該品種是多次從從加拿大、美國引進的苜蓿品種,是一個中間型或標準型苜蓿。大部分植株的花為淺紫色或接近白色。大部分種莢呈鬆散的螺鏇型,只有少數為鐮刀型,莖多而細,葉片稍小於Flemish類型品種。幼苗的生活能力較強,抗寒能力強,在有雪覆蓋的條件下,能耐受-40℃低溫;每年可刈割3-4次;抗病性能強,對細菌性枯萎病、褐斑病、黃萎病等有很強的抗性.喜中性或微鹼性土壤.適應於中國東北、西北,地區種植。
4.費納爾苜蓿(vernal)
費納爾苜蓿是多次從加拿大、美國北部引進的苜蓿品種。該品種花的顏色繁多,從黃色、黃綠色、紫色到藍色都有。但藍色和紫色的花占優勢。種莢形狀也不固定,秋季休眠級為2,蛋白含量19%以上,苗期生活力強,刈割後恢復快,每年可刈割3-4次,抗病蟲害能力強,對細菌性萎焉病、根腐病、苜蓿蚜蟲等都具高抗特性,直立改良型,產量較高。適應範圍廣,抗旱能力強。費納爾苜蓿適宜於華北、東北、內蒙古東部和西北地區種植.
5.WL252HQ
是從美國引進的苜蓿品種。休眠級為2,直立型.具有傑出的抗寒性,莖稈纖細,刈割後的再生速度快,對多種病蟲害具有很強的抗性,它在各種抗寒性試驗中同樣處於領先位置。
適宜在中國西北、華北北部、東北地區種植.
6.巨人(AmeriStand201)
巨人201+Z紫花苜蓿是美國培育的新品種,直根系發達,根頸粗大,莖多分枝,葉量大,花紫色,種子千粒重2.4克。喜溫暖半乾旱氣候,具極高的遺傳力和產量優勢,有極強的耐踐踏、頻繁刈割、耐旱和越冬能力,能在年降水量300毫米、無霜期100天以上的地區正常生長。
巨人休眠級數2.0,抗寒性極強,是寒冷地區表現最佳的苜蓿品種之一。分櫱能力強,再生性好,21~28可天刈割一次。抗病性能極強,對疫霉病、絲囊霉病、輪枝孢菌枯萎病、細菌性枯萎病及黃葉蟬有很高的抗性。在北京地區,3月下旬返青,5月中旬開花,7月初種子成熟,11月下旬枯黃,生長期240多天。葉量豐富,草質柔嫩,粗蛋白質含量21.55%,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產草量高,全年可刈割2~4次,有灌水條件、土地肥沃的溫暖地區,可刈割4~5次,每畝產乾草1200~1500公斤。
適於華北、東北、西北等地區種植。
7.WL232HQ
WL232HQ休眠級數為2.2,直立型,生長勢很強,能夠在粘重、排水不良的土壤上持續茁壯生長。抗寒性極強,抗病能力較強,並可在刈割後迅速恢復,增產潛力巨大,消化率高。每畝乾草產量為893~950公斤。
8.WL323HQ(高品質型)
WL323HQ休眠級數為3.0,植株色澤深綠,質量高,增產潛力大,刈割後再生迅速,抗病蟲害能力很強,與其它現有同等休眠級品種相比,其抗寒性有顯著提高。對各種環境條件的適應性很強。適宜於北方大部分地區種植,已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等省(市)大面積種植。
9. 阿迪娜(adrenalin)
阿迪娜是秋眠級為4-5,屬高產多葉的紫花苜蓿新品種。是將篩選出的具有高產、高品質和持久性好的植株通過雜交培育成的一個新品種。育種地為美國,種子生產地在加拿大。花的顏色近乎100%紫色,帶有斑駁的白色、黃色。分枝多、莖稈細,葉片3-5葉,枝葉繁茂。阿迪娜具高抗性能,能夠抵抗的病害有:炭疽病,細菌性枯萎病,枯萎病,黃萎病,疫霉根腐病,根腐病,根節線蟲。較耐機械碾壓,年可刈割3-5次,畝乾草產量為1噸左右。
10.康賽(Concept)
康賽( Concept)為加拿大最新培育的紫花苜蓿新品種,是從秋眠級為2.0,且持久性好的苜蓿品種中篩選出產量高的植株,再進一步篩選抗病性好和牧草品質高的表現突出的植株,然後通過雜交篩選出的一個新品種。
康賽半直立生長,葉片高達91%表現為多葉,葉片密集,非常適合生產乾草或做半乾青貯。康賽表現穩定,適合適應秋眠級為2-4苜蓿的地區種植。適合在中國的西北、華北及東北部分地區種植。目前已在內蒙古赤峰等地區大面積種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