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村

紫牛村隸屬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銅都鎮,地處銅都鎮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20 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區20公里。東鄰大海,南鄰綠茂村,西鄰湯丹,北鄰小江。轄13 個村民小組。 全村國土面積 10.34 平方公里,海拔1400 米,年平均氣溫19.1℃,年降水量600毫米。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紫牛村 紫牛村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573畝(其中:田1172畝,地 2401畝),人均耕地 1.46 畝,主要種植蔥、蒜等作物;擁有林地1555.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0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33 畝,主要種植石榴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 7003.5畝,其他面積 3370.5畝。

基礎設施

紫牛村 紫牛村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電、路、電視、電話四通。全村有450 戶飲用井水,有47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603戶通電,有43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65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00戶。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 2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2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0輛,拖拉機5輛,機車15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7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3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6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6 戶;建有小水窖 100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00 戶。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7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9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紫牛村 紫牛村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23.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0萬元,畜牧業收入15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283.8 萬元,工資性收入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1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42人,在省內務工24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蔥、蒜 ,主要銷售往省外。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45萬元。

人口衛生

紫牛村 紫牛村

截止2007年底,該村有農戶635戶,共鄉村人口2477人,其中男性1235人,女性1242人。其中農業人口 2461人,勞動力173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苗、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0人,苗族10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308人;享受低保19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生院4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 所,校舍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距離鎮中學1.5公里。截止2007年底,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30人,其中小學生240人,中學生90人。

村務公開

紫牛村 紫牛村

該村到2007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16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3419.45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4.96 萬元,有固定資產2.12 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7.27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 ,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截止2007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 1 個,下設 5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5人,其中男黨員42 人、女黨員3人。

村委會由 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3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 1 個,共有團員 22人。

歷史沿革

紫牛村 紫牛村

紫牛村以轄境均在紫牛坡而得名。清屬東川府集義鄉,民國屬會澤縣集義鎮碧谷鄉。1952年屬會澤縣新村區龍樹鄉,1956年屬東川礦區新村區營棚鄉,1958年屬東川市,區鄉屬同,1959年屬碧穀人民公社,1961年屬營棚人民公社,1963年屬營盤人民公社,1965年公社合併為紫牛大隊。1984年5月區鄉體制改革,建紫牛鄉。1988年1月改為村公所。

人文景觀

土石流天然博物館:地質和氣候條件共同導演的驚心動魄的產物;世界最典型突出的土石流奇觀-蔣家溝土石流。位於紫牛村北面。發育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因其類型齊全、規模巨大、爆發頻繁、沖積扇面保持完整,堪稱"土石流天然博物館"。

新農村建設

紫牛村 紫牛村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村內道路未硬化; 2、人畜飲水困難。

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計畫解決全村2548人,626戶人畜飲水困難問題;2、計畫種植500畝金太陽,300畝桔子、增加農民收入;3、對村內道路進行硬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