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車

紡車

紡車是採用纖維材料如毛、棉、麻、絲等原料,通過人工機械傳動,利用鏇轉抽絲延長的工藝生產線或紗的設備。紡車通常有一個用手或腳驅動的輪子和一個紗錠。紡車由輪子、搖柄、錠桿兒、支架、底座等構成。在丁字型木架上裝有竹篾,彎成八個半圓形的圈框,各個圈框間用來放置絲縷,架前隔開幾十米處立一長竹竿,竿上釘有若干個竹針,以便分別絲縷,加捻的絲縷二端結紮於兩隻紡墜式的錠子上。紡車在產棉區大量用於紡線,為織布提供原料。

紡車分類

中國古代紡紗工具分手搖紡車、腳踏紡車、大紡車等幾種類型。

手搖紡車

古代立式手搖紡車古代立式手搖紡車

手搖紡車據推測約出現在戰國時期,也稱軠車、緯車和繀車。常見由木架、錠子、繩輪和手柄4部分組成,另有一種錠子裝在繩輪上的手搖多錠紡車。

紡車紡車
古代臥式手搖紡車古代臥式手搖紡車

手搖紡車的主要機構:錠子、繩輪和手柄。常見的手搖紡車是錠子在左,繩輪和手柄在右,中間用繩弦傳動稱為臥式。另一種手搖紡車,則是把錠子安裝在繩輪之上,也是用繩弦傳動稱為立式。臥式由一人操作,而立式需要二人同時配合操作。因臥式更適合一家一戶的農村副業之用,故一直沿習流傳至今。

腳踏紡車

腳踏紡車 《中國紡織科技史》腳踏紡車 《中國紡織科技史》

腳踏紡車約出現在東晉,結構由紡紗機構和腳踏部分組成,紡紗機構與手搖紡車相似,腳踏機構由曲柄、踏桿、凸釘等機件組成,踏桿通過曲柄帶動繩輪和錠子轉動,完成加捻牽伸工作。

腳踏紡車是在手搖紡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採用連桿和曲柄將腳的往復運動轉變成圓周運動,以代替手搖繩輪轉動。

打線車

打線車是採用紡墜來捻絲。在丁字型木架上裝有竹篾,彎成八個半圓形的圈框,各個圈框間用來放置絲縷,架前隔開幾十米處立一長竹竿,竿上釘有若干個竹針,以便分別絲縷,加捻的絲縷二端結紮於兩隻紡墜式的錠子上。錠桿為一鐵條桿,頭彎鉤形,桿尾與鑄銅球相合一體。須加捻的絲縷由於受到錠桿銅球重量的作用,獲得一定力而下垂於丁字架下。加捻時,操作者手握兩塊有柄的長本擦,對各個錠桿依次不斷地搓轉,使錠桿向一個方向連續鏇轉,帶動錠桿頭端鉤上的絲縷將其加捻。絲縷經加捻而逐漸縮短到一定程度時,紡錠隨絲條上升,以致錠桿被丁字架上的橫樑所隔住,無法再加捻。捻絲時利用這一點,作為線架上各根絲縷統一加捻程度的標準。

大紡車

北宋後出現大紡車,結構由加捻卷繞、傳動和原動3部分組成,原動機構是一個和手搖紡車繩輪相似的大圓輪,輪軸裝有曲柄,需專人用雙手來搖動。南宋後期出現以水為動力驅動的水轉大紡車,元代盛行於中原地區,主要用於加工麻紗和蠶絲,是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紡織機械。原動機構為一個直徑很大的水輪,水流衝擊水輪上的輻板,帶動大紡車運行。大紡車上錠子數多達幾十枚,加捻和卷繞同時進行,具備了近代紡紗機械的雛形,一晝夜可紡紗100多斤,比西方水力紡織機械約早400多年。近代社會,紡車已逐步發展為織布機.但由於科技發展,紡車與織布機均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古代紡車的錠子數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為5枚。宋元之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各種傳世紡車機具的基礎上,逐漸產生了一種有幾十個錠子的大紡車。大紡車與原有的紡車不同,其特點是:錠子數目多達幾十枚,及利用水力驅動。這些特點使大紡車具備了近代紡紗機械的雛形,適應大規模的專業化生產。以紡麻為例,通用紡車每天最多紡紗3斤,而大紡車一晝夜可紡一百多斤。紡績時,需使用足夠的麻才能滿足其生產能力。水力大紡車是中國古代將自然力運用於紡織機械的一項重要發明,如單就以水力作原動力的紡紗機具而論,中國比西方早了四個多世紀。

水紡大紡車 《中國紡織科技史》水紡大紡車 《中國紡織科技史》

大紡車由加捻卷繞、傳動和原動三個部分組成。加捻時,把需要加捻的絲麻預先卷繞到錠管上去,並將絲、麻縷頭端繞上絲框。加工時,錠子一邊鏇轉,一邊按規定的速度把絲線從錠子上沿紡錠軸向抽出,這時絲線由於錠子轉動而獲得加捻,故稱“退繞加捻法”。約在南宋時期,開始出現水轉大紡車,它起初用於麻紡,元明以後,逐漸發展形成絲棉纖維捻線車。

紡車圖

《紡車圖》乃大書畫家王居正所繪。布局手段很是巧妙,他把地位讓給了二條飄搖著的細線。環繞二線,畫面出現了眾多人物。右邊一村婦坐在小凳上,懷抱嬰兒哺乳,身旁放置一架紡車,左手正搖輪。哺乳理應身向後靠,而村婦由於身兼二事,只能身向前俯,並微微拔腰。作者在處理這一形像時表現出了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前面一老媼,雙手引著線團,臉上體現出體量和愛撫。在這個主題展示的同時,作者又引入了另一情節。村婦身後有一個席地而坐的兒童,手中拿著木桿,牽著一隻蟾蜍,似乎等著嬰兒下地玩耍。此圖勾線細勁,紡車等都據實描繪,體現了北宋風俗畫的較高水準。

【紡車】fǎngchē[名詞]手工紡紗、線、細麻繩、線繩、毛線、毛繩等用的木製工具。

紡車由輪子、搖柄、錠桿兒、支架、底座等構成。木方製成的紡車底座長70厘米左右,呈“工”字形。“工”的上橫處有一小支架安錠桿兒;“工”的下橫處有兩根方立柱(大支架),柱距50厘米左右,柱上端有安主動輪軸的圓孔,距底座35厘米左右。軸的一端有搖柄。主動輪的輻條是中間帶圓孔的條狀薄板,長55-65厘米,中間寬約8厘米,兩端寬6厘米左右,共六片,軸兩端各穿三片。線繩固定的輻條間隔60度,呈張開的傘骨狀。軸的兩“肩”卡住軸兩邊的兩組輻條,使其不能會合。線繩把兩組輻條呈“之”字形相間張緊,輻條略向內彎曲。張緊的“之”字形的線繩是輪的“輞(wǎng)”,輞上掛著傳動繩。錠桿兒是長30厘米,直徑0.5厘米,兩端尖銳的鋼線。直徑2厘米的木傳動輪套在錠桿兒中間固定。主動輪與錠桿輪之間由張緊的線繩傳動。軸部加少量潤滑油。(上述紡車結構常見於我國華北、東北地區,數據僅供參考)

紡線時,一手(左手)持兩股紗把端頭蘸水粘在錠桿上,一手(右手)搖動搖柄,主動輪帶動錠桿迅速鏇轉,持紗手(左手)的高度與錠桿一平時就把兩股紗紡在了一起,一邊放紗一邊向後移動,紡好的線達到最長時將手抬高,把線貯(纏)在錠桿上。然後,持紗手降回到與錠桿一平的高度紡下一段線……。這樣的操作要反覆地進行才能紡完一條線。

紡車在產棉區大量用於紡線,為織布提供原料。由於紡車結構複雜,要木工才能製造,所以,非產棉區很少見,遠不如紡錘流行。

八路軍在延安的大生產運動中,紡車曾為解決穿衣問題立下過汗馬功勞。歌中唱道:“太陽出來磨呀么磨盤大,你我都來紡呀么紡棉花,手裡握緊棉花捲,根根線條往外拉。”形象生動地描寫出了軍民使用紡車紡線的熱烈勞動場面。

曹雪芹《紅樓夢》十五回中有村姑二丫頭為賈寶玉演示用房車紡線的描寫。現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大量的電動紡紗機械套用,手工紡車基本被淘汰。(黃久明增補)

文學作品

奶奶的紡車

今年十月份,有幸隨團赴安徽全椒,江蘇常熟、蘇州、崑山等地採風,但印象最深的還是中國第一水鄉——周莊。這裡四面環水,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這裡自然靈動,小巧輕盈,不過開發比較早,不是那么古樸了。我和文友一起在市場轉著玩,看到一個白髮老媼賣幼兒穿的虎頭鞋。鞋子上的虎頭栩栩如生,煞是好看。我好多年不見這種鞋了,便停下來觀看了許久。老婦說,虎頭鞋的圖案是自己年輕時跟婆婆學著繡的,納鞋底的線也是自己紡的。鞋攤的旁邊放著幾綹線繩,我拿起來一看,就有一種親切感,記憶馬上就回到了幾十年前。

別小看一縷不起眼的線繩,用紡車紡線擰成線繩,需要好多工序呢。

先是搓棉花條。從軋熟了的棉花團上撕下一小塊棉花,把棉團一點一點扯大扯薄,用光滑的小細棍兒,像筷子那么粗的最好,放到扯大扯薄的棉團上,用手慢慢地往一邊搓,不能來回搓,棉條搓得不能太緊。太緊了,紡線時不好出線;太鬆了,紡得線太粗,擰成線繩不耐用,也不美觀。

紡線是一種技術活。搖紡車和抻棉線時兩隻手要緊密配合,紡車搖得勻稱,棉線才能抻得細長,把抻長了的棉線纏到紡線錠子上的時候,搖紡車的速度應該漸漸地慢下來,這樣抻長了的棉線才能均勻地纏到錠子上。如此地循環往復,錠子上的棉線穗子(棉線坯子)眼看著長大,一會兒比一會兒豐滿,不大工夫,一個棉線穗子就紡成了。我在奶奶的紡車旁邊做作業,不用看奶奶的操作,也不用瞧紡車,光用耳朵聽紡車的節奏聲,聽到紡車有規律的“嗡嗡——嗡嗡——嗡嗡”的聲音,就能準確地判斷奶奶紡線時是在抻線還是在往錠子上纏線。

紡好的棉線穗子就放到離紡車不遠的一個針線笸籮里,棉線穗子在針線笸籮里,一個一個肥肥胖胖,憨頭憨腦。有的不聲不響地躺著,像在閉目養神;有的像玩累了的頑童,倚在另一個小夥伴的身旁側臥著在恢復體力;還有的直直的立著,翹首以盼,像等待媽媽快快回家。我一邊寫作業,腦海里一邊想像這些可愛的棉線穗子的千姿百態,有時候忍不住笑出聲來。

奶奶看到我傻笑時痴痴的憨態,猜想我準是在寫作文。我從六歲一開始上學,老師就不斷誇獎我,說我的天賦好。我回來告訴奶奶,她不識字,也不明白“天賦”究竟為何物,一看到我寫作業時自己笑出聲來時,就想可能是“天賦”又在我身上“附體”了。奶奶沒有文化,她心地善良,只懂得樸素的“善有善報”的因果觀。她紡線時看到“天賦”又“附”在我身上時,認為這是她經常做善事得到最好的“回報”,自己疲勞的神態很快就會消除。

捯線也是需要耐心的。捯線就是把棉線穗子慢慢地捯在一個棉線拐子(方言,捯線用的工具。用一根長60公分左右,3至4公分粗的木棍,兩頭用各25公分左右一樣粗細的橫棍,用卯榫工藝把它們連在一起)上,每個棉線穗子的線頭要均勻地接在一起。有一次我幫奶奶捯線,一看針線笸籮里的棉線穗子,七扭八歪,灰頭土臉,個個像打了敗仗的“傷兵”。不用多想,一定是叔叔家那些弟弟的“傑作”。我拿起一個棉線穗子,慢慢地翻轉,尋找,好不容易才“理出頭緒”。奶奶看我笨手笨腳的舉動,好像早就知道弟弟們用棉線穗子演習了一場“陣地戰”,一聲不吭地逐一把線頭尋出來,不一會兒我就把一笸籮棉線穗子捯完了。

為了節省一個煤油,奶奶紡線的時候,我就著她的紡車,在一個煤油燈下,奶奶搖紡車,我寫作業。奶奶紡線的時候,故意把紡車搖得慢一些——怕影響我做作業。紡車搖得快了,帶起的風大,有時能把如豆的油燈吹滅。我寫作業寫累了,定神看著搖曳的燈苗,奶奶有節奏搖著紡車的身影在牆上晃來晃去。

奶奶今年都93歲了,可身體依然硬朗。只是奶奶的紡車和紡線的畫面只能在我的腦海里時時浮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