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芬蘭及拉布拉多

紐芬蘭及拉布拉多

1948年,紐芬蘭舉行公投,決定加入加拿大聯邦。 1964年,紐芬蘭省政府開始自稱紐芬蘭與拉布拉多政府。 加拿大聯邦政府於2001年修改憲法,將該省的名字正式改為紐芬蘭與拉布拉多。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Newfoundland Flag

該省於1949年3月31日以“紐芬蘭”的名稱加入加拿大聯邦,是最後一個加入聯邦的省份。但從1964年起,省政府開始稱呼自己為“紐芬蘭與拉布拉多”政府。加拿大政府於2001年12月6日修改憲法,將省份的名字正式由“紐芬蘭”改為“紐芬蘭-拉布拉多”。
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的人口約有508,270人,首府和最大城市是聖約翰斯。

名稱來源

“紐芬蘭”(Newfoundland)一詞在英文裡拆開即為(New Found Land),意為“新發現的土地”。“拉布拉多”則是以葡萄牙航海家約翰˙費南德斯˙拉佛拉多(João Fernandes Lavrador)的名字命名的。

歷史

mapmap

距今9000年前,即有人類在今紐芬蘭-拉布拉多省生活,他們的文化被稱作Maritime Archaic Tradition(“濱海古文明”)。[1]後來,古愛斯基摩人的多爾塞特文化(Dorset Culture)在此出現,[2]最終則是因紐特人(Inuit)和因努人(Innu)生活在拉布拉多,貝奧圖克人(Beothuk)生活在紐芬蘭島上。目前已知最早抵達的歐洲人為1000年左右在蘭塞奧茲牧草地(L'Anse aux Meadows)建立村莊的北歐維京人。五百年後,歐洲航海家約翰‧卡波特(John Cabot)、加斯帕·克爾特·雷阿爾(Gaspar Corte-Real)、雅克·卡蒂埃(Jacques Cartier)以及來自英格蘭、愛爾蘭、葡萄牙、法國、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漁民開始在此地進行探險及開拓。
1583年,英格蘭探險家漢弗利·吉爾伯特(Humphrey Gilbert)爵士宣稱紐芬蘭屬於英格蘭,紐芬蘭成為大英帝國的第一個海外殖民地。之後的一百多年裡,英、法兩國的漁民在紐芬蘭海域捕魚,其中法國漁民遍布紐芬蘭的南、北、西岸[3]。1713年,法國在《烏得勒支和約》中放棄了對紐芬蘭的領土主張。
1832年,英國在紐芬蘭建立民選議會,1854年起紐芬蘭獲得責任政府(responsible government;政府對議會負責)。1869年選舉中,紐芬蘭選民拒絕加入加拿大聯邦。1907年起紐芬蘭成為大英帝國的自治領,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紐芬蘭亦派遣了自己的軍隊赴歐洲前線參戰。然而,歐戰及大蕭條嚴重衝擊紐芬蘭政府的財政,1932年時政府幾近破產。[4]1934年,紐芬蘭立法院放棄自治地位,回退成由英國派員管轄的殖民地。
1948年,紐芬蘭舉行公投,決定加入加拿大聯邦。1949年3月31日子夜,紐芬蘭正式成為加拿大的第十個,亦是最後加入的省份。
拉布拉多地區和魁北克長期存在邊界糾紛,現今的邊界為1927年英國樞密院司法委員會的判決所決定。
幾個世紀以來,漁業一直是紐芬蘭的支柱產業之一。但20世紀下半葉,先進的捕魚技術造成鱈魚數量急劇下降。1992年7月2日,加拿大政府下達禁漁令,禁止捕鱈;頃刻間三萬人失去工作,接下來的十年當中紐芬蘭的人口下降了10%。[5]

地理

紐芬蘭-拉布拉多省位於加拿大東端,由紐芬蘭島和拉布拉多地區組成,貝爾島海峽將這兩部分隔開。[6]拉布拉多地區西鄰魁北克省,北方和努納武特地區隔海相望。該省亦包括七千多個小島。[7]全省面積占加拿大的4.06%。[8]
紐芬蘭島本身呈三角形,邊長約400km,面積108860km²。[7]紐芬蘭及其附屬島嶼的總面積為111390km²。[9]紐芬蘭島南至北緯46°36',北至北緯51°38'。[10][11]
拉布拉多地區以西與魁北克的邊界的西段為拉布拉多半島的分水嶺;流向大西洋的河流的流域屬拉布拉多,反之則屬魁省。拉布拉多及附屬島嶼的總面積為294330km²。[9]最北端位於契德利角(Cape Chidley),拉布拉多地區在該地與努納武特地區有極短的省境線。拉布拉多位於加拿大地盾的東端;加拿大地盾是一片位於北美大陸北部的巨大變質岩地區。
紐芬蘭島之格羅莫恩國家公園(Gros Morne National Park)的地貌表現出版塊漂移的過程,因而被列為世界遺產。[12]位於紐島西岸的長嶺山脈(Long Range Mountains)是阿巴拉契亞山脈的東北延伸段。[6]
該省在緯度上的跨度、西風帶的影響、海洋的寒流、及各地的地形特徵,都使該省的氣候種類眾多。[13]其中,北拉布拉多屬於寒帶,南拉布拉多屬於亞寒帶,紐芬蘭島大致屬溫帶。

人口

2006年人口普查中,母語人口最多者分別是英語(97.7%)、法語(0.4%)、因努埃蒙語(Innu-aimun)(0.3%)及中文(0.2%)。[14]
2001年人口普查中,人口最多的宗教宗派為天主教(37%)、加拿大聖公會(26%)、及加拿大聯合教會(17%)。[15]

經濟

2007年,紐芬蘭-拉布拉多的經濟總量為264億加拿大元,其中41.2%為服務業,36.2%為油氣開採業及其支援產業(含礦業支援產業),11.7%為礦業;2008年就業人口22萬人,其中77.7%為服務業,7.6%為建築業,6.4%為製造業。[16]
2008年,紐芬蘭-拉布拉多實際經濟成長率為18%;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2009年預計出現7.7%的負增長;2008年失業率是13.2%,為70年代以來的最低值。[17]
捕殺鱈魚是紐芬蘭的傳統產業。但20世紀下半葉的過度捕殺造成了紐芬蘭海域的鱈魚數量急劇下降,90年代初時的成年鱈魚數量為60年代初的1.1%。[18]1992年,加拿大政府下令禁止捕鱈,紐芬蘭漁業遭遇滅頂之災,三萬人失去工作,大量人口遷出,省人口開始連年下降。2008年,漁業捕獲總值約5.3億加元,其中4.4億元為甲魚類(含蝦、蟹等),另外海豹捕殺業的總產值約670萬加元。[19]
石油、天然氣開採為紐芬蘭-拉布拉多省的新興支柱產業。紐芬蘭有三處海底油田:Hibernia、White Rose和Terra Nova。2008年總產量為1億2520萬桶。[20]
2008年,省礦業總產量約合46.5億加元,其中鐵礦約占22.4億加元,鎳約占17.1億加元,銅約占4.7億加元。[21]
省製造業的主要組成部分為食品加工、煉油、及新聞紙。[22]

紐芬蘭歸來

加拿大從理論上說到二戰結束還是一個高度自治的大英國協自治領,實踐上已經完全獨立,特別是做為獨立國家參與了第一、第二次兩次世界大戰,並參與相關談判及在國際條約上籤字。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加拿大版圖與今天政治版圖相比,還缺一塊:紐芬蘭島及拉布拉多半島。無論是從經濟角度,還是從歷史角度,紐芬蘭島及拉布拉多半島,都是印第安文化——新蘭法西——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一部分。紐芬蘭島政治家直接參與了聯邦成立活動,只是後來因為對其餘殖民地政治和經濟強勢的畏懼,最終沒有參與聯邦。加拿大聯邦成立後,也曾經幾次與紐芬蘭接觸,但雙方條件始終沒有談攏。
1867年加拿大聯邦成立後,紐芬蘭以原有形式,即高度自治的英屬殖民地形式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紐芬蘭獲得自治領的地位,也就是取得南非、加拿大等大英國協國家相同的地位。但在1929年至1933年的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中,結構單一、缺少積累的紐芬蘭經濟徹底破產。英國不得不指定了一個委員會,接管一塌糊塗的紐芬蘭,這樣紐芬蘭又恢復到原有的高度自治英殖民地狀態。
第二次世界大戰,強力推進了美國和加拿大的經濟發展,紐芬蘭也頗受其惠,戰時經濟讓紐芬蘭積累了大量財富,經濟復甦,從破產狀態中恢復過來。與此同時,紐芬蘭政治家們也開始考慮自己的前途命運。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在亞非各地不斷建立民族國家的同時,紐芬蘭人開始考慮自身的命運。
在這一歷史時期,加拿大和紐芬蘭的經濟、文化、政治聯絡不斷加強,加拿大已經明確表示出希望紐芬蘭加入聯邦,而紐芬蘭本土也始終有聯邦主義者在活動。加拿大在紐芬蘭的問題上又一次顯示出這個國家的政治特點:沒有表現出急迫的要求,甚至沒有提出時間表和政治渴望,一切由紐芬蘭自己決定。自1867年以來,加拿大幾次表示紐芬蘭只要加入聯邦,就將獲得經濟援助,但從來沒有以此相要挾。另一方面,優勢的外部環境也創造出政治結合的條件,惟一擁有發言權的英國,公開聲明,即便紐芬蘭選擇繼續做英屬自治領,英國也不會為紐芬蘭提供任何財政支持。
1946 年紐芬蘭選舉產生國民會議來決定這個英屬殖民地的命運。當時提出三條意見,分別是加入加拿大聯邦,保持自治領地位,保持英屬殖民地地位。這三條意見都有各自的問題,紐芬蘭一直對加拿大各省有誡心,同時與魁北克在拉布拉多半島方面還有一些爭議。如果保持自治領並演進成獨立國家,經濟上會很困難。而英國不要這塊殖民地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最可行的方案依然是加入加拿大聯邦,雙方進行了非常小心的談判。
1947 年 10 月談判終於成功,紐芬蘭包括拉布拉多參加聯 邦,獲得 6 個參議員席位,7 個眾議員席以及大量補助金。1948 年紐芬蘭進行了兩次公民投票,以微弱多數同意加入聯邦。加拿大的版圖至此完成。
紐芬蘭最初是該省省名,但該省顯然非常在意自己在拉布拉多半島的領土。1964年,紐芬蘭省政府開始自稱紐芬蘭與拉布拉多政府。加拿大聯邦政府於2001年修改憲法,將該省的名字正式改為紐芬蘭與拉布拉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