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賽爾水庫

納賽爾水庫

納賽爾水庫非洲大型水利工程,建於 埃及 尼羅河上的重要水庫也稱納賽爾湖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位於上埃及南部和蘇丹北部。富灌溉、發電、防洪、航運、漁業之利。也是遊覽勝地。

簡介

納賽爾水庫
Nasser, Lake
亦譯納瑟水庫 。
非洲大型水利工程,建於埃及尼羅河上的重要水庫也稱納賽爾湖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位於上埃及南部和蘇丹北部。由亞斯文高壩攔截尼羅河水而形成。水壩建於1960年代,是在1971年建成亞斯文高壩後形成的巨大人工湖。總蓄水量南北縱長501公里(其中101公里伸入蘇丹境內),蓄水能力1,689億立方公尺,增加灌溉面積324,000公頃(800,000),並把大面積洪氾區改造成灌溉區。水庫的2/3(北部)在埃及境內,其餘的1/3在蘇丹境內,稱為努比亞(Nubia)水庫。
富灌溉、發電、防洪、航運、漁業之利。也是遊覽勝地。

納賽爾水庫的修建及其名字的由來

(Arabic: بحيرة ناصر; transliterated: Buhayrat Nasir)是埃及南部和蘇丹北部的大型水庫。嚴格來說,埃及境內的部分(占面積83%)被稱為“納賽爾水庫”(Lake Nasser),而蘇丹境內的部分被稱為“努比亞水庫”。 納賽爾水庫是1958至1970年建造橫截尼羅河的亞斯文水壩而形成,長度約550公里,在北回歸線附近最闊為35公里,覆蓋5,250平方公里的面積,儲水量為157立方公里。
在60 年代期間建造的水壩,因水位上升而居民需拆遷。幾個重要的考古學站點是被取消或最移動向更高的地方。蘇丹人河口岸和鐵路終端被水淹沒,並在其它的地方修造一個新鎮。整個埃及Nubian社區,在尼羅河的上部不遠的地方,幾十萬人被迫調遷,他們的村莊消失了。水壩的名字是紀念納賽爾總統。從1998年形成Toshka湖開始,上升的湖成水平通過,在 90年代導致溢出水入西部沙漠。

納塞爾水庫帶來的弊端

尼羅河由南往北流向地中海,沿途經過撒哈拉大沙漠,攜帶著大量泥沙,在入海口處堆積成肥沃的三角洲,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壤;而納賽爾水庫的修建雖然減少了洪水的困擾,卻截流了大量本應流向三角洲的泥沙,入海口處的土壤的肥沃程度降低,農產品質量和產量每況愈下,給當地農民的生活生產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