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烏魯斯節

納烏魯斯節

納烏魯斯節是中亞突厥語民族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類似於中國的春節,標誌著春天的到來和新的一年開始。納烏魯斯節包括在各國舉行的傳統節日和聯合國確立的國際納烏魯斯節,日期為每年的3月21日。

基本信息

簡介

納烏魯斯節納烏魯斯節

納烏魯斯節是中亞突厥語民族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到21世紀初已有3000多年歷史。“納烏魯斯”意為“新的一天”,標誌著春天和一年的開始。以往過著遊牧和半遊牧生活的人們在冰雪消融、牲畜產仔的時節,都會以這一傳統佳節歡慶新生活。

歷史

“納烏魯斯”節在蘇聯時期曾一度被廢止。1991年哈薩克斯坦獨立後,恢復了這一民族傳統節日

自2001年起,“納烏魯斯”節成為了哈薩克斯坦全國性的重要法定節日。

2009年9月30日,在24個國家的支持下,納烏魯斯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0年2月,在土庫曼斯坦、土耳其、亞塞拜然、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伊朗和塔吉克斯坦等國的倡議下,聯合國通過專門決議,宣布每年的3月21日為國際納烏魯斯節。

慶祝活動

納烏魯斯節納烏魯斯節

土庫曼斯坦土耳其亞塞拜然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伊朗塔吉克斯坦等國除在本國舉辦納烏魯斯節慶祝活動外,還舉辦國際納烏魯斯節,第一、二屆國際納烏魯斯節在伊朗舉行,第三屆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2013年的第四屆國際納烏魯斯節將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舉行。

節日習俗

傳統節慶禮儀

按照哈薩克族的傳統,在“納烏魯斯”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準備美食,喜迎賓客,盡施善舉。在節日期間,人們不能動粗罵人,見面時要相互擁抱、互道吉言、祝賀新春好運。

哈薩克斯坦全國各地還要組織植樹、清理溝渠、打掃街區衛生等活動。節日期間,未成年的兒童可以破例被允許進入成年人的交際圈,孩子們可以度過自己最難忘的快樂時光。

在牧區,人們還要舉行賽馬摔跤獵鷹表演等各種傳統比賽和娛樂活動。

節日飲食

納烏魯斯節納烏魯斯節

哈薩克族在歡度“納烏魯斯”節時,也要開懷暢飲、大飽口福。哈薩克人以食肉量大而著稱,過節的食品包括大塊的煮羊肉和馬腸等傳統食品,節日時享用的美食都要在“納烏魯斯”節之前準備好,做“納烏魯斯飯”,唱“納烏魯斯歌”。

納烏魯斯粥

主婦們一般要提前做好美味可口的“納烏魯斯粥”,其燒制手法十分獨特,一般由大米、麵粉、黃油、蜂蜜、牛奶、肉、鹽等7種哈薩克人喜愛的食品混合而成,象徵著人類生活的7大期許,即:“快樂、吉祥、健康、富貴、如意、幸福、成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