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合蒲剌都

納合蒲剌都,大名路猛安人。承安二年進士,調大名教授。累除比陽令,補尚書省令史,除彰德軍節度副使,以憂去官。

[金]納合蒲剌都,大名路猛安人。承安二年進士,調大名教授。累除比陽令,補尚書省令史,除彰德軍節度副使,以憂去官。貞祐二年,調同知西安軍節度使事,歷同知臨洮、平涼府事,河州防禦使。三年,夏人圍定羌,蒲剌都擊走之,以功加遙授彰化軍節度使。四年,升河州為平西軍,就以蒲剌都為節度使。上言:“古者一人從軍,七家奉之,興十萬之師,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今籍諸道民為兵者十之七八,奉之者才二三,民安得不困。夫兵貴精,不在眾寡。擇勇敢謀略者為兵,脆懦之徒使歸農畝,是亦紓民之一端也。”又請補官贖罪以足用,及請許人射佃陝西荒田、開採礦冶,不報。改知平涼府事,入為戶部尚書。是時,伐宋大捷,蒲剌都奏:“宋人屢敗,其氣必沮,可乘此遣人諭說,以尋舊盟。若宋人不從,然後伐之,疾仇怒頑,易以成功。”朝廷不能用。蒲剌都又言:“諸軍當汰去老弱,妙選精銳,庶可取勝。陝西弓箭手不習騎射,可選善騎者代之。延安屯兵甚眾,分徙萬人駐平涼。關中元帥猥多,除京兆重鎮,其餘皆可罷。鞏縣以北,黃河南岸,及金鉤、吊橋、虎牢關、虢州崿嶺,凡斜徑僻路俱當置兵防守。”詔下尚書省、樞密院議,竟不施行。未幾,改元帥右監軍、兼昭義軍節度使、行元帥府事。興定二年,潞州破,力戰而死。贈御史大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