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東征路居地

紅軍東征路居地

九·一八事變東三省淪陷之後,日本帝國主義得寸進尺,先後逼迫蔣介石政府簽定了喪權辱國的《秦土協定》、《何梅協定》等賣國條約,接著日本華北駐屯軍又策動“華北五省自治運動”,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境地。紅軍通過東征,充分展示抗日的決心,贏得了張學良、楊虎城、閻錫山等方面理解,為今後的抗日統一戰線的建立奠下了良好基礎。

簡介

紅軍東征路居地紅軍東征路居地
紅軍東征路居地位於古交市岔口鄉周山莊村。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長征抵達陝北的紅軍組成中國人民抗日先鋒軍搶渡黃河,東征山西。3月下旬,東征紅軍兵分三路。徐海東、程子華、周士第率領的紅15軍團為左路軍。3月21日,左路紅軍一路從交城進入古交東塔村,沿原平川的小婁峰、睦聯坡、曲坪、常安、辛莊、梁莊進入古交鎮。一路由交城進入屯蘭川的新房、岔口、麻會、周山莊、康莊、營立等村。還有一路由米峪鎮經白條嶺山進入屯蘭川的陽灣、提子頭、神堂坪、關頭等村。紅15軍團進入古交鎮後,貼廣告、發傳單,在區公所院內開大會,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揭露國民黨消極抗戰、積極剿共的真面目。東塔、常安、武家莊等村的青壯年紛紛要求參軍,馮勇、李根會、李禿則、郝海奎、趙三交、趙承奎等成為古交境內第一批參加紅軍隊伍的進步青年。東征紅軍在古交只停留了短短的幾天,卻由此播下了古交革命的火種。
2006年,在紅軍東征70周年紀念之際,太原市愛國主義教育領導組、古交市愛國主義教育領導組在周山莊等村修立紅軍東征路居處紀念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