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肩金剛

dd

中 文 名: 紅肩金剛
俗名別名: 漢氏金剛
英 文 名: Red-shouldered macaw、Hahns Macaw
拉丁學名: Ara nobilis
品種 有三種已知亞種為
1. Red-shouldered Macaw(Ara nobilis)
2. Noble Macaw(Ara camanensis)
3. Neumann's Macaw(Ara longipennis )
地理分布 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委納瑞拉東部、亞馬孫河流域
瀕危狀態
繁殖方式 卵生
在野外他們的繁殖期為2月到6月,人工繁殖的紅肩金剛的繁殖期則在3月開始。通常紅肩金剛在棕櫚樹洞中築巢,偶爾也會利用廢棄的白蟻塔,一次會產下2到5枚卵,孵化期24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2個月,在幼鳥離巢後約一星期可以完全獨立。

食性 紅肩金剛的主要食物為種子、水果、漿果、堅果以及花朵等。偶爾他們也會飛到農耕區食農作物。

紅肩金剛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鳥體為綠色,前額和頭頂為深藍色,翅膀前面彎曲的部份為紅色,翅膀外側的次要覆羽為藍色,尾巴和飛行羽內側為橄欖黃,臉部的裸皮為白色,鳥喙為黑色,虹膜為紅棕色。
紅肩金剛 (Red-shouldered Macaw)是金剛中體型最小的種類,他們以翅膀上的紅色羽毛而得名。也正因為其嬌小的體型,所以又被稱作漢氏迷你金剛(Hahn's Miniature Macaw)。其中之一的亞種貴族金剛(Noble Macaw)體型比較大些,約有33公分,和紅肩金剛明顯的外型區別是貴族金剛的上鳥喙為臘白色,尖端帶有一點點黑色,而紅肩金剛鳥喙上下都是黑色,且體型較小(30公分)。另一亞種紐曼氏金剛的外型和貴族金剛相同,也是上鳥喙為臘白色,但是體型比貴族金剛略大些,約有35公分,也是亞種中體型最大的,但是數量非常稀少。關於紅肩金剛 (Red-shouldered Macaw)的種類,目前仍然有些爭議,原本他們是歸類於Ara(學名 Ara nobilis),但是後來也有部份人認為他們應該被歸類於Diopsittaca(Diopsittaca nobilis)。紅肩金剛個性活潑愛玩、友善溫馴、雖然語言能力可能不如大型金剛那么好,但是也能學會一些簡單的字句和飼主互動,非常容易訓練學會一些小把戲,叫聲比起大型金剛更是小了許多,對於沒有足夠空間可以飼養大型金剛卻又怕吵的人來說,紅肩金剛是很不錯的選擇。
紅肩金剛天性活潑好動、頑皮可愛又喜歡親近人,叫聲雖然不若大型金剛那樣吵雜,但是因為野外的金剛有著晨昏定時鳴叫的習性,因此人工繁殖的也不例外,有時候他們的叫聲會和錐尾鸚鵡(Conure)不相上下,但是幸好他們並不會像錐尾鸚鵡鳴叫的次數那樣頻繁,因此在歐美他們是相當受歡迎的寵物鳥。也很適合空間不足的人飼養。
體形尺寸 依照不同亞種從30到35cm不等
習性 紅肩金剛主要棲息於開闊的森林、鄰接森林的平原、棕櫚樹林、雨林的邊緣地區,有時候也會造訪人類的農場和果園等種植農作物的地區。野外的數量還算普遍,在繁殖季通常會組成10隻左右的小群體,甚至更多的族群一起行動,偶爾會高達上百隻。在野外他們相當害羞謹慎,只有在進食的時候可以悄悄接近他們。通常只有再他們大群飛過的時後才會被注意,飛行的時候會急速的拍動翅膀,並且伴隨著尖銳的叫聲,有時候會連續發出刺耳的叫聲,整群飛過的時候相當吵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