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鰱魚

紅燒鰱魚

菜譜口味酸甜味菜系及功效魯菜脾調養食譜 補氣食譜 健脾開胃食譜 營養不良食譜 工藝:紅燒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紅燒鰱魚紅燒鰱魚

是屬於魯菜、淮揚菜系中的家常菜餚。處於蘇北與山東地區常見的一道菜餚

菜品特色

菜系及功效

魯菜脾調養食譜 補氣食譜 健脾開胃食譜 營養不良食譜 工藝:紅燒

原料

主料:鰱魚 750克

輔料:木耳(水發) 50克

調料:白砂糖 8克 醋 8克 料酒 8克 醬油 8克 鹽 8克 澱粉(玉米) 8克 胡椒粉 5克 味素 5克 大蔥 15克 姜 5克 大蒜 10克 各適量

製作方法

1. 將魚收拾乾淨,用刀在魚身兩側剞十字花刀(深至魚骨);

2. 將蔥、姜、蒜切片;

3. 木耳洗淨;

4. 將鍋中放油燒熱,把魚下鍋,炸至兩面淺黃色時撈出,鍋中余油倒出,留下許,把蔥姜蒜放入稍炒,烹入料酒、醬油、添湯,以淹過魚為宜,隨即把魚、木耳、味素、精鹽、白糖、醋、胡椒粉放入鍋中,燒開;

5. 用小火慢燒,待魚燒透,撈出放碟中,鍋中勾入水澱粉,澆在魚上即成。

營養價值

木耳(水發) :木耳不宜與 田螺同食,從食物藥性來說,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於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患有痔瘡者木耳與野雞不宜同食,野雞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誘發痔瘡出血。

木耳不宜與 野鴨同食,野鴨味甘性涼,同時易消化不良。

製作須知

醃好的鰱魚塊蘸上蛋清或 地瓜粉,在鍋中下油5-7兩,燒至七成熱時將鰱魚塊下鍋,炸至金黃方可起鍋備用。然後用薑末、蒜末油爆鍋,也可加一個西紅柿(切丁),味素、鹽適量,待味道出來後,加入炸好的魚塊。起鍋時撒些辣椒粉。

注意事項

價值用途營養價值

鰱魚能提供豐富的膠質蛋白,即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養肌膚的理想食品。它對皮膚粗糙、脫屑、頭髮乾脆易脫落等症均有療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視的佳肴。為溫中補氣、暖胃、澤肌膚的養生食品,適用於脾胃虛寒體質、溏便、皮膚乾燥者,也可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乳少等症。

營養素含量(每100克)

熱量(大卡) 104.00碳水化合物(克) 0.00脂肪(克) 3.60蛋白質(克) 17.80纖維素(克) 0.00維生素A(微克) 20.00維生素C(毫克) 0.00維生素E(毫克) 1.23胡蘿蔔素(微克) 0.00硫胺素(毫克) 0.03核黃素(毫克) 0.07煙酸(毫克) 2.50膽固醇(毫克) 99.00鎂(毫克) 23.00鈣(毫克) 53.00鐵(毫克) 1.40鋅(毫克) 1.17銅(毫克) 0.06錳(毫克) 0.09鉀(毫克) 277.00磷(毫克) 190.00鈉(毫克) 57.50硒(微克) 15.68

魚的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含量約為15%-20%,而脂肪含量卻不高,僅為1%-10%,蛋白質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可利用率高達95%以上。魚肉中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維生素A、B1、B2、D和礦物質。魚肉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和魚鱗中含有的卵磷脂,可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脂,促進血液循環,抑制血小板凝集,減少腦血栓的形成和心肌梗塞,降低膽固醇,具有健腦作用。

科學家還發現,一周吃3次魚,有助於保護皮膚,讓皮膚免受太陽光紫外線的損害。長期吃魚,可以為人們提供一種類似於防曬霜的自然保護,使皮膚增白。多吃魚可以作為一種額外的防曬措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