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沙核電站

紅沙核電站

防城港核電站(又稱“防城港紅沙核電站”),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港口區光坡鎮紅沙村,是中國大陸西部地區建成的第一座核電站。目前,規劃建設的六台百萬千瓦核電機組,有兩台於2015年10月25日開始併網發電。

基本信息

概述

紅沙核電站紅沙核電站
防城港核電站瀕臨北部灣,防城港市企沙半島東側,是中國大陸在西部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開工建設的首個核電項目。由中國廣核集團與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中廣核為主負責工程建設和運營管理。項目規劃建設6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計畫分兩到三期建設。

紅沙核電一期

紅沙核電一期工程於2010年7月30日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建設2台中廣核的CPR-1000的108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於2015年10月25日正式投入運行。

紅沙核電二期

紅沙核電二期工程為兩台中廣核集團的華龍一號110萬千瓦核電機組。

光坡鎮(防城港市)

光坡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港口區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

核電廠

核電站,在台灣通常使用“核能發電廠”的全稱,在中國大陸也被稱作“核電站”。是利用核裂變或核聚變反應所釋放的能量產生電能的熱力發電廠。由於控制核聚變的技術障礙,目前商業運轉中的核能發電站都是利用核裂變反應而發電。

核電站屬於高效率的能源建設,對於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幾乎是零。核電站建設成本高昂,技術需求高,養護成本亦高,因此各國大多向富有經驗之廠商(例如美商GE)購置全套設備。在控制良好且周邊緊急應對系統完善的情況下,核電站其實是相當安全的設施。歐日美等先進國雖對於核電站已具有一定的管理經驗,亦曾發生數次核泄漏事故(尤以2011年3月因海嘯引發的福島核事故),造成全球對於核安的疑慮。

低階核廢料(工具服、器具等)經過短暫半衰期的時間後,比其他石化燃料發電廠所帶來的環境破壞少;高階核廢料(已反應燃料棒)則具有長達數萬年至數百萬年不等的半衰期以及極高毒性,處理高階核廢料的過程繁複且高危險,連帶造成核電站除役成本極高,因此各國都會將除役成本併入電價考量,收取除役基金。歐美各國多深埋地底(例如廢棄礦坑)作為最終儲存場,但仍積極尋找其他可行的最終處置方法。

中國核電站

中國目前已有秦山核電站、秦山二期核電站及擴建工程、秦山三期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田灣核電站一期等核電站投入運營,另有12家正在建設的核電站和25家籌建的核電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