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鎮[林甸縣]

紅旗鎮[林甸縣]

紅旗鎮位於黑龍江省林甸縣,有7個行政村,1個場(銀光牧場),58個自然屯。紅旗鎮面積39.2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4.3萬畝,草原面積7萬畝。紅旗鎮總戶數6,868戶,其中農業戶6,466戶,總人口23,602人,其中農業人口22,173人,紅旗鎮共有17個黨支部,529名黨員。

基本信息

經濟情況

紅旗鎮2005年社會總產值1,46億元,其中畜牧業產值達1,06億元,占總產值的72,6個體私營經濟產值2,200萬元,勞務輸出創產值500萬元,種植業創產值1,300萬元,實現人均收入3,041元。

畜牧產業

紅旗鎮山綿羊
紅旗鎮是林甸縣五個萬頭奶牛鄉鎮之一,畜牧產值達1,06億元,其中奶牛業產值達8500萬元,人均牧業產值2,500元。大牲畜存欄達19,432頭,其中奶牛存欄18,006頭,戶均3頭,山綿羊15,722隻,黃牛存欄1,135頭,豬存欄3,835頭,存欄66,449隻。隨著畜牧業的實施,紅旗鎮的服務體系建設得到長足發展。紅旗鎮現有標準化奶站22處,村畜牧綜合服務室3個,獸醫門診37處,鄉村從業人員62人,其中包括專職獸醫員37人,專職防疫員7人,繁育員15人,動檢人員3人。服務網點覆蓋村屯,為我鎮畜牧業大發展,實現在全市爭排頭、在全縣爭第一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紅旗鎮放牧草場
一、轉變發展觀念,保證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一是要從數量擴張向提高奶牛群體質量上轉變,利用畜禽交易協會的有利條件,加快劣質奶牛淘汰進程,引進優質奶牛,提高鮮奶數量和質量;二是要從單一的牛奶出售向乳製品深加工方面轉變,要利用現有的紅旗冰棍廠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大力延長產業鏈條,以促進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二、保障畜牧業發展的和諧環境。紅旗鎮要繼續清理和整頓奶源市場,進一步加強奶資清欠力度,有效促進奶農的養牛積極性,同時要完善畜牧服務業體系,儘快落實牛奶訂單工作,為農民提供最低保護價格,切實保護農民利益。三、認真監督承包戶對放牧草場的改良建設工作。爭取在五年內完成放牧草場的改良建設,變放牧場為采草場,恢復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態環境。四、依託奶牛資源,壯大私營企業。重點抓好青貯能力2,500噸的昌鑫青貯飼草飼料服務公司等典型,擴大青貯規模,以解決畜牧生產飼草飼料短缺問題,為全鎮的奶牛養殖、交易提供技術支持,為奶牛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勞動力轉移

紅旗鎮紅旗鎮
紅旗鎮始終把勞動力轉移工作作為“富裕社會,促進增收”的主要產業來抓,長期的戰略任務來抓,使勞動力轉移工作呈現出良好勢頭。紅旗鎮共有勞動力13,045人,占總人口的55.3%。紅旗鎮共轉移勞動力8,300人,內部轉移勞動力7,000人,占勞動力總數的53.7%,創產值4,950萬元;其中從事以奶牛業為主的養殖業有4,700人,創產值3,500萬元;從事以綠色、特色種植為主的種植業有800人,創產值300萬元;從事商、飲、服、建築、運輸、販運等行業的有1,500人,創產值500萬元,分別占勞動力總數的36%、6.1%、11.6%,外部轉移勞動力1,300人,占勞動力總數的10%,年創產值650萬元,他們主要是到北京深圳大連威海大慶等地從事商、飲、服、保全、建築等行業。從事純農業生產4,307人,占勞動力總數的33%,剩餘勞動力438人,占勞動力總數的3.3%,培訓農民工628人次,占勞動力總數的4.8%。

農業生產

紅旗鎮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紅旗鎮2008年春耕生產投入資金約為1,400萬元。比去年多投入約為200萬元,其中良種、化肥等生產資料投入比去年增長達10%和15%。紅旗鎮共有農業人口22,173人,其中從事純農業生產4,307人,其中種植以玉米大豆谷糜等為主的糧食作物7.3萬畝;種植以綠豆馬鈴薯葵花瓜菜等為主的經濟作物4.2萬畝;種植以青貯飼料、玉米、高梁等為主的飼料作物2.8萬畝,全鎮的糧經飼比例為5:3:2。

鄉鎮企業

紅旗鎮現有磚廠五家,年可創產值145萬元;冷飲廠一個;變壓器廠一個;預製板廠一個。鎮黨委和政府大力發展個體私營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把紅旗冷飲廠和晨鶴變壓器廠等初具規模的私營企業做大做強,增加稅收。

城鎮建設

以文明鄉鎮、村屯建設為依託,拓寬工作思路和融資渠道,加快鎮村建設步伐。一是要努力爭取國家村鎮建設的資金扶持,力爭完成環鎮路永勝村經黃花崗村至先進村23公里的鋪磚硬化任務;二是盤活鎮區的國有土地,通過公開轉讓等形式實現資金籌措;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優惠的政策更多的引進外地資金;四是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部門、企業、個人投資發展公益事業。現在紅旗鎮的髒、亂、差現象得到徹底根治,乾淨、優雅、整齊、文明的紅旗鎮以嶄新的風貌在全市農村小城鎮建設中占居前列,連續三年被評為市級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在綠化、美化上,栽植銀棕楊、垂榆、丁香等綠色風景樹310株,栽植花草1200平方米。鎮組織人員全面整修了環鎮路和村屯道路,目前整修道路43公里,上土方30萬立方米,用紅磚硬化紅光至陽光、紅旗至先鋒兩條通村路一萬多延長米,使全鎮道路基本達到平整狀態。

蓋州市紅旗鎮

紅旗鎮紅旗鎮
紅旗鎮位於遼寧省蓋州市南部,有16個村,26000人。其中滿族人口占60%,總面積36平方公里,耕地2.1萬畝,水果、糧食比例1:9,特別是葡萄生產,已成規模。中長鐵路、哈大公路、瀋大高速公路貫穿南北,占有一地連三港(大連港營口港營口新港),裝配5000門程控電話。擁有1.2萬KVA的變電所一座。水力、電力、煤炭、石油等能源供應條件良好。

紅旗鎮屬海洋性季風氣候。春季溫和,少雨多風,夏無酷暑,雨量充足,最高氣溫33。C;秋季涼爽,雨適中;冬無嚴寒,最低氣溫為-28。C。年均降雨量為640mm,無霜期為180天,平均凍土深度0.6米。鎮域土質疏鬆,土層較厚,滲透性、壓縮性良好。東部為鐵沙土質,西部為草甸土。

紅旗鎮政府所在地西藍鎮村史稱萬興堡,清康熙26年間,長白山的滿族人遷移至此,改名為清八旗之一的正藍村。1962年3月成立紅旗公社,將正藍旗村劃分為東、西、小藍旗三個村。西藍旗村曾是清朝付將軍(古尼音布)居住的地方,付將軍府舊址在現恆信機械製造廠位置,文革期間被損毀。偽滿時期,現鎮內各村分別為廂黃旗和紅旗堡兩個村子所管轄。1945年冬,我軍解放蓋平縣,將其劃歸為蘆屯區。1946年國民党進駐,恢復日偽區劃。47年我軍收復蓋平紅旗鎮重新劃歸蘆屯區。58年6月成立正藍旗鄉,下設6個村,後改稱紅旗公社,68年5月成立革命委員會。83年9月撤人民公社建立紅旗鄉人民政府。1984年6月,落實民族政策,成立紅旗滿族鄉人民政府。1995年12月10日正式撤鄉建鎮,沿續至今。

紅旗鎮白雲石
水資源:紅旗鎮現有水庫三座,總儲水量240萬立方米。有大小水井8000多眼。其中超過100米深的機電井100多眼,保證了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礦產資源:經遼寧省第一礦堪探隊探明,紅旗鎮紅旗堡村饅首山村、隆華村、何家溝村一帶,鉀長石、鈉長石、方解石、瑩石白雲石花崗石和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鉀長石、白雲石花崗石的儲量最大,開採和利用前景十分廣闊。

水果資源:紅旗滿族鎮有果樹經濟作物19000畝。其中蘋果、梨等4000畝,紅富士蘋果占40%,國光蘋果占40%。葡萄裸地和保護地為15000畝。主要品種有巨峰無核白雞以晚紅。紅旗鎮年均水果產量為5萬噸,其中葡萄產量為3萬噸。

土地資源:紅旗滿族鎮總面積為36平方公里,有耕地21000畝,其中在營口開發區的規劃區內尚有1.1萬畝土地待開發利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