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帆

紅帆

俄羅斯中篇小說《紅帆》,作者格林。《紅帆》描繪的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是一部俄羅斯家喻戶曉的小說。小說講述了身世坎坷的女主人公在飽受創傷的生活中因為他人的幫助心裡燃起了對幸福生活的無限希望,最終遇見奇蹟的故事。另有同名歷史話劇《紅帆》。

話劇

《紅帆》劇照《紅帆》劇照

劇情簡介

大型話劇《紅帆》,以具有歷史意義的海南島戰役為背景,反映我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以堅定的革命信念和高昂的戰鬥精神,依靠簡陋的木帆船跨越被敵人重重封鎖的瓊洲海峽,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和領土完整,為鞏固新生的共和國政權,譜寫了一曲“將革命進行到底”的英雄戰歌。形象地揭示了當今年輕的一代應當怎樣繼承發揚革命前輩的不朽傳統與精神,堅守信念,履行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將革命事業進行到底的主題。

該劇在舞台上正面展現了壯烈的戰爭景象,場面宏大,人物鮮活,題旨深遠,盪氣迴腸,給人以心靈的震撼、精神的啟迪和藝術的享受。

個人簡介

編劇:唐 棟

主要作品有話劇《天山深處》、《祁連山下》、《歲月風景》、《宋王臺》、《回家》、《天籟》等;小說《兵車行》、《雪線》、《紅鞋》、《秘密跟蹤》、《沉默的冰山》等“冰山系列”。曾獲曹禺戲劇獎劇本獎、文華劇作獎、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等。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優秀話劇藝術工作者”榮譽稱號。

編劇:蒲 遜

主要作品有話劇《生在“八一”》、《綠十字星座》、《遠去的村莊》、《棕櫚,棕櫚》、《天籟》等;長篇電視連續劇《國際航班》、《金草原.銀雪山》、《朝天門》、《歸途如虹》、《故鄉的雲》等。曾獲全軍優秀文藝作品獎、全軍新劇目編劇一等獎、曹禺戲劇獎劇本獎、文華劇作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戲劇節優秀編劇獎、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獎等。

導演:傅勇凡

主要作品有大型話劇《天籟》獲全軍優秀劇目獎、紀念中國話劇百年優秀劇目展演一等獎、“五個一”工程獎,獲國家舞台藝術十大精品劇目,獲文華大獎,文華導演獎,大型兒童人偶音樂劇《八層半》獲全國兒童劇展演唯一特等獎。

導演的電視劇作品:《兵回頭》《特殊任務》《海那邊的故事》。

主演的電視劇:《和平年代》《澎 湃》《兵家紀事》《中國軌道》《欲望的漩渦》《熱帶風暴》等。

舞美設計:秦立運

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1991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美系,現任廣東歌舞劇院舞美設計師。設計作品有《理查三世》、《鐵西區》、《塵埃落定》、《風雨紅棉》、《騎樓晚風》、《九運會開幕式》等各類演出近百部,曾獲全國各種演出大獎。

作曲:石 松

主要作品:音樂劇《羊城故事》、《純真年代》、《天使》等;話劇《荒原與人》、《天籟》、《秦王政》等;舞劇《白露》、《路》、《五朵金花》、《大北川》等;影視作品《抗日名將左權》、《梅蘭芳》、《非親兄弟》、等;電影《青春衝動》等。晚會:99年國慶五十周年慶典作曲;04、05、06年央視元旦晚會音樂總監及作曲;08年參與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作曲;09年為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作曲等。

燈光設計:劉鳳恕

廣東歌舞劇院燈光設計師,2001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美系燈光設計專業本科班。設計作品有:劇目類——粵劇《夢驚西遊》、舞劇《河洛風》復排、舞劇《嶺南行走》、芭蕾《人間有情》、舞劇《騎樓晚風》等;晚會類——2004年新加坡國際粵劇節、2006華東六省一市新春歌會《春風頌》、2007揚州國際旅遊節《春江花月夜》、青島奧帆賽閉幕式晚會等。

白文顯飾演王朝海

畢業於上海謝晉影視學校與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1996年入團工作,主演話劇《列兵們》、《棕櫚?棕櫚》、《兄弟姐妹》、《天籟》。參演小品、影視劇多部,曾多次獲得全國全軍優秀表演獎,榮立三等功一次嘉獎多次。

張阿亮飾演宋福成

一九九七年進入戰士話劇團學員隊後任演員。參演話劇《宋王臺》、《歲月風景》、《天籟》、《兄弟姐妹》,編劇的小品作品有《炊事班的匯報》、《桌球軼事》、《編外芝麻官》

鄧紫晨飾演何瓊生

曾主演大型話劇:《棕櫚,棕櫚》、《兄弟姐妹》、《天籟》。曾主演影視作品:電影《永遠的軍人》及電視連續劇《情緣密碼》、《護士長日記》、《重綻芬芳》、《雨打芭蕉》。曾獲全軍新劇目展演表演二等獎全國戲劇小品大賽優秀表演獎。

王陽飾演樊綱

主演過話劇《都市軍號》、《宋王臺》、《歲月風景》、《棕櫚.棕櫚》。曾參演小品:《光頭連長》、《王班長的故事》、《小島姑娘兵》、 《連隊雙休日》、《兵頭將尾》、《蜜月》電視劇:《假裝愛上你》、《緝私先鋒》等。

劉曉翠飾演金鳳

戰士文工團話劇演員,在話劇《天籟》、《歲月風景》、《宋王臺》《棕櫚.棕櫚》等十餘部劇目中飾演主要角色。曾獲第二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十二屆文華表演獎;第五屆中國話劇金獅獎;第七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全軍第七屆文藝會演表演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2008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

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總政治部頒發“熱心為兵服務的文藝戰士”。

陳平平飾演馮英

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主演過話劇《送你一支玫瑰花》、話劇《回家》、話劇《天籟》等,榮獲“金芒果杯小劇場大賽”個人表演獎;獲第八屆全軍文藝會演表演二等獎。參演影視劇、電影《好男要當兵》、《殘酷的夏日》、《花開花落》、《灕江兒女情》、《從前有座山》等。

朱川飾何瓊香

2006年畢業於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表演系,參演話劇《天堂的風鈴》、《天籟》、《兄弟姐妹》。

獲獎情況:第二屆全國大學生DV節最佳女演員獎;重慶首屆大學生戲劇節優秀表演獎。

崔燦飾何瓊香

2005年在中央電視台“夢想劇場”小品專場比賽中參演小品獲一等獎,2007年創作小品《競爭》在山東大學生科技藝術節小品比賽中獲一等獎,在山東電視台拍攝的系列喜劇《西廂外傳》女一號。

李翔飾演冼伯

參加演出話劇《全家福》、《天邊有一簇聖火》、《歲月風景》、《棕櫚 棕櫚》、《天籟》,主演影視劇《紅處方》、《出去走走》、《我生命中的橄欖樹》、《一言為定》、《命運》,電影《喜洋洋》等.

石磊飾演張二豆

畢業於湖南省電影學校,參加排練小品、情景劇《那年那座山崗》、《睡吧,我親愛的士兵》、《再辛苦一下》等,參加演出話劇:《歲月風景》、《棕櫚 棕櫚》、《天籟》、《兄弟姐妹》等。

劉煜飾演黃細妹

畢業於湖南省電影學校,參加演出話劇《歲月風景》、《棕櫚、棕櫚》、《回家》、《天籟》等,小品《連隊雙休日》、《炊事班的匯報》等。

周鼎恆飾楊班長

畢業於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參加拍攝電視劇《女人不壞》、《東方朔》、《一雙繡花鞋》,電影《極度誘惑》、《空乘80後》。

文工團簡介

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文工團前身是1928年在井岡山成立的紅四軍宣傳隊,1933年命名為戰士劇社。歷經數次整編,2004年原戰士歌舞團和話劇團等單位合併為戰士文工團。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羅榮桓、聶榮臻、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觀看過演出,有的在戰爭年代還親自編導節目、扮演角色。

從井岡山土台上的“文明戲”《南昌暴動》到長征路上的宣傳劇《擴大紅軍》,從抗戰時期的歌劇《劉順清開闢南泥灣》到解放戰爭時期的大型舞蹈《進軍》,從抗美援朝時期的話劇《保衛和平》到新中國建設時期的舞劇《五朵紅雲》、話劇《南海長城》等等……戰士文工團在硝煙中誕生,在戰火中錘鍊,在黨的關懷下成長。

改革開放以來,創演了舞劇《虎門魂》、《好兵李向群》、《南方叢林》,話劇《歲月風景》、《回家》、《天籟》,音畫《神聖》,舞蹈《春江麗人》、《士兵兄弟》、《飛天》,曲藝《節馬頌》、《中國娃娃愛曲藝》,歌曲《我愛你中國》、《情系人民》、《愛在香港》、《當祖國召喚的時候》等一大批精典作品。多次榮獲國家“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獎”、解放軍文藝獎、“曹禺戲劇文學獎”、戲劇“梅花獎”、舞蹈“荷花獎”、曲藝“牡丹獎”等重大獎項。

俄羅斯童話

簡介

《紅帆》封面《紅帆》封面

身世坎坷的小阿索莉送玩具進城,在樹林裡不慎丟失了一隻繫著紅帆的小賽艇。小小紅帆在林中小溪里隨風漂走,她一直追到入海口,發現一位自稱是“頭號魔法師”的人,他預言,當她長大成人時,會有一位王子乘一艘揚著紅帆的海船來把她接走。從此,阿索莉飽受創傷的心裡燃起了對幸福生活的無限希望,對預言中

的紅帆深信不疑,並時常來到海邊,在晨曦中期盼夢幻的紅帆向她駛來。

船長格萊在一個偶然的時機,駕駛著自己的“秘密號”來到一處海岸高坡的樹林,發現了沉睡中的阿索莉。格萊得知一切後,悄悄作出了來自上天啟示的決定。他親自購買了兩千米昂貴的紅綢,將“秘密號”裝飾一新,他升起紅帆,奏響音樂,起航了。幻想變成了現實,阿索莉終於望見了奇妙的聖境:漸漸駛近的紅帆船頭,站立著為她創造了這一奇蹟的王子……

作者簡介

格林(A.Grin,1880~1932),蘇聯散文作家,曾當過水手、漁夫、淘金工、鐵匠、士兵等,因參加社會革命黨,多次被捕入獄,三次被流放。不平凡的經歷為他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其作品富有幻想,意境怪誕,充滿神秘冒險色彩,在整個俄國文學中最富異國情調。現,格林被認為是寓言性和象徵性故事及長篇小說體裁的大師,是表現深刻的人道主義和道德責任心的幻想世界的創造者。其著名作品存長篇小說《燦爛的世界》(1923)和《窮途末路》(1930);短篇故事《在里斯的海船》(1918)和《荒漠的心田》(1923)。中篇小說《紅帆》(1923)是蘇聯同名芭蕾舞劇和電影的藍本。

雲藝

姓名:紅 帆

學歷:碩士研究生

學位:碩士

職稱:教授

專業:歷史學

個人簡歷: 本人1963年出生,成長在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1981年17歲時,考入四川師範大學歷史系。21歲本科畢業,緊接著攻讀該系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生。1988年取得歷史學碩士學位,到雲南藝術學院任教。1991年獲得講師職稱,1997年被評為副教授,2009年獲得教授職稱。本人已經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二十餘年了。

1、教學方面:

本人在雲南藝術學院的馬列部、社科部、思政部先後擔任過《中國革命史》、《中國革命史論》、《鄧小平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等課程以及大學生《日語》課的主講教師工作。每學期超額60%以上完成教學工作量。

2、科研方面:

本人已在各級核心期刊和省級刊物上發表過政治理論方面及歷史科學方面的論文近二十篇,並出版專著一部《雲南近現代藝術教育探源1823-1930》

其中,多篇論文獲得過雲南省教育廳以及雲南藝術學院的優秀論文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近十次。而本人在《中國音樂》、《中國近代史》、《學術探索》等全國核心刊物上發表的六篇論文中提出的一些學術觀點,更曾被國內外學者不時引用。

此外,本人還擔任過雲南省中國近現代史學會理事。

3、外語能力方面:

本人曾在雲南大學日語系深入學習過日語,後又在日本神奈川大學進行過一年的遊學,現可以比較流利地與日本同行通過日語進行學術交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