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尾黑鳳頭鸚鵡西南亞種

紅尾黑鳳頭鸚鵡西南亞種

紅尾黑鳳頭鸚鵡西南亞種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雄鳥鳥體黑色,尾部為鮮紅色,分布於澳大利亞西南部森林,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12年名錄 ver 3.1――低危(LC)。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紅尾黑鳳頭鸚鵡西南亞種
【拉丁學名】Calyptorhynchus banksii naso
【命名者及時間】Gould, 1837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鸚形目鸚鵡科黑鳳頭鸚鵡屬紅尾黑鳳頭鸚鵡

物種概述

紅尾黑鳳頭鸚鵡西南亞種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雄鳥鳥體黑色,尾部為鮮紅色。雌鳥頭部、胸腹部、尾部及翅膀有許多美麗的黃色或桔黃色斑點與橫紋,尾羽會呈條狀分明的桔色,與雄鳥尾部是一片鮮紅色不同。雌鳥的喙部是肉色,而雄鳥是黑色。該亞種的雄鳥翅膀更長更尖,頂冠較小,鳥喙更大更寬。雌鳥則上腹部沒有黃色,其他部位的黃色更明亮。
平時生活在樹上,偶爾到地面上活動,群居鳥類。主要以植物種子為食,也會食用水果、堅果、花朵、昆蟲。常在桉樹上築巢。適應各種各樣的棲息地,草原,茂密的熱帶森林,樹木繁茂的相思樹和桉樹地區。棲息與築巢都愛在靠近水源地的樹林中,尤其是桉樹林,在傍晚入夜時分常大叫,特是在有月光的夜晚,有時與葵花鳳頭鸚鵡一起在農作物園區內覓食,造成嚴重的農業損失,尤其是花生田與玉米田。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西南部森林。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12年名錄 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