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里奧居里夫婦

約里奧-居里夫婦,指F.約里奧一居里(Frederic Joliot-curie,1900~1958)和他的夫人I.約里奧,居里(Irene Joliot-Curie,1897~1956)。


I.約里奧一居里於1897年9月12日生於巴黎,是居里夫人的長女,在母親的精心培育下,1920年在巴黎大學畢業後就成為母親最心愛的實驗助手。F.約里奧-居里於1900年3月19日生於巴黎,從小愛好體育和音樂,1923年以優異成績在巴黎理化學院畢業、他的老師朗之萬發現他很有培養前途,就推薦他到居里夫人的實驗室工作。二人由於志趣相投,於1926年10月9日結婚,決心合力開拓嶄新領域棗放射性。
1931年底,二人開始研究德國物理學家w。玻特的實驗,即用a粒子轟擊被,這時放出的不是通常實驗所出現的質子,而是一種穿透力極強的射線,玻特認為是一種γ輻射,當時即稱為鐵輻射。不久,約里奧-居里夫婦憑藉高超的實驗技能和良好的設備,不但很容易地重複了玻特的實驗結果,而且進一步觀測石蠟是否會吸收這種被輻射。他們驚奇地發現輻射未被吸收,反而加強了。經過對從石蠟里飛出的粒子鑑別,認定從石蠟里飛出、的是質子「這是不可思議的,如果被輻射是質量近於零的光子。怎么能夠把質量是電子的1840倍的質子撞擊出來呢,偉大發現就在眼前,但他們仍沿玻特的錯誤思路想下去,認為鈹輻射是一種康普頓效應。1932年1月18日,他們把這一實驗結果和自己的見解發表了。剛好一個月後,盧瑟福的學生、對中子概念早有精神準備的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重新解釋了約里奧-居里夫婦的實驗,認為波輻射是一種中性粒子流,這種粒子的質量近似於質子質量。這樣,盧瑟福12年前關於存在中子的預言被證實了,查德威克也因此獲得了1935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客觀地評價這件事,應該說約里奧一居里夫婦對中子的發現做了真正重要的工作,查德威克本人也完全承認這一點。但在偉大發現邊緣而使機遇從面前溜走,原因仍在他們本身。他們自己事後承認,他們根本不知道盧瑟福關於存在中子的假設,缺乏作出這一重大發現的敏感性和想像力,而教訓在於他們作為實驗物理學家只埋頭於自己的實驗,沒有同時注意學術思想的廣泛交流。如不隨時吸取他人創造性的新思想,機遇還會一失再失!事實正是如此,1932年,在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發現正電子以前,約里奧一居里夫婦就曾經在雲室中清楚地觀察到了正電子徑跡,但他們沒有認真研究出現的奇特現象,誤認為只是向放射源移動的電子。直到安德森提出正電子實驗報告後,他們才明白又一次重大發現的機會失去了。
經過連續兩次失誤之後,約里奧-居里夫婦並沒有灰心喪氣,他們總結了經驗教訓,在1933年5月23日,通過開創性的工作證實:從針加被源中發出的模V射線,通過物質後產生了正負電子冰兩個月後,又記錄到了單個正電子及其連續譜。他們一直堅持研究這種現象,在1934年1月19日,發現用釙產生的α粒子轟擊鋁箔時,若將放射源拿走,“正電子的發射也不立即停止。鋁箔保持放射性。輻射像一般放射性元素那樣以指數律衰減。”它們發射出中子和正電子,最終生成放射性磷。用同樣的方法他們還發現了其他一些人工生成的放射性物質,此即人工放射性。這是20世紀最重要的發現之一。是人類變革微觀世界的一個突破,為同位素和原子能的利用提供了可能,他們因此獲得了1935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
1938年奧托·哈恩作出了震撼世界的偉大發現棗核裂變,正像查德威克能發現中子一樣,也完全得力於約里奧一居里夫婦的實驗發現。其後,約里奧一居里夫婦證明了裂變產生的中子能夠引起鏈式反應。核裂變和鏈式反應的發現,是實際利用原子能的依據。它為人類開發新的能源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約里奧—居里夫婦對科學研究的獻身精神、執著的追求、精湛的實驗技術,堪稱實驗物理學家的典範。他們多次為別人獲得諾貝爾獎做鋪路石,對後人也頗有教育意義。
約里奧—居里夫婦作為知名科學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納粹進行了堅決的鬥爭,是著名的反法西斯戰士。約里奧一居里夫婦由於常年累月使用放射性製劑進行工作,健康受到損害。I.約里奧一居里由於白血病於1956年逝世,終年59歲。F.約里奧一居里因肝病於1958年逝世,終年58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