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馮·夫琅禾費

約瑟夫·馮·夫琅禾費

約瑟夫·馮·夫琅禾費夫琅禾費11歲成為孤兒,在慕尼黑的一家玻璃作坊當學徒。 到1818年,夫琅禾費已經成為光學學院的主要領導。 1824年,夫琅禾費被授予藍馬克斯勳章,成為貴族和慕尼黑榮譽市民。

約瑟夫·馮·夫琅禾費(Joseph von Fraunhofer,1787年3月6日-1826年6月7日)德國物理學家,主要貢獻集中在光學方面。
約瑟夫·馮·夫琅禾費
夫琅禾費11歲成為孤兒,在慕尼黑的一家玻璃作坊當學徒。1801年,這家作坊的房子崩塌了,巴伐利亞選帝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親自帶人將其從廢墟中救起。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十分愛護夫琅禾費,為其提供了書籍和學習的機會。8個月後,夫琅禾費被送往著名的本訥迪克特伯伊昂修道院的光學學院接受訓練,這所本篤會修道院十分重視玻璃製作工藝。到1818年,夫琅禾費已經成為光學學院的主要領導。由於夫琅禾費的努力,巴伐利亞取代英國成為當時光學儀器的製作中心,連麥可·法拉第也只能甘拜下風。
1824年,夫琅禾費被授予藍馬克斯勳章,成為貴族和慕尼黑榮譽市民。由於長期從事玻璃製作而導致的重金屬中毒,夫琅禾費年僅39歲便與世長辭。
夫琅禾費的科學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光譜方面。1814年,他發明了分光儀,在太陽光的光譜中,他發現了574條黑線,這些線被稱作夫琅禾費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