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辨識基礎

系統辨識基礎

傳遞函式辨識的時域法 傳遞函式辨識的頻域法 辨識的最小二乘法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0月1日)
叢書名: 新世紀電子信息與自動化系列課程改革教材
平裝: 21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08441044
條形碼: 9787508441047
產品尺寸及重量: 25 x 17.6 x 1 cm ; 358 g
ASIN: B0011BW7KI

內容簡介

《系統辨識基礎》系統地介紹系統辨識和參數估計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套用。全書共分為10章,內容包括:緒論、傳遞函式的辨識、辨識的輸入信號、相關辨識法、辨識的最小二乘法、極大似然法及其他辨識算法、系統階次的辨識、閉環系統辨識、時間序列的建模分析基礎以及系統辨識的套用。書中包含很多工程套用實例、Matlab實例、例題和習題。系統辨識是研究確定系統數學模型的一種理論和方法,它和狀態估計、控制理論構成現代控制論三個互相滲透的領域。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辨識的基本概念
1.1.1 模型的含義和表現形式
1.1.2 建立數學模型的基本方法
1.1.3 系統辨識的定義
1.2 系統辨識的研究目的
1.3 數學模型的分類
1.4 幾種常見的數學模型的數學表示
1.5 辨識的步驟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傳遞函式的辨識
2.1 傳遞函式辨識的時域法
2.1.1 一階慣性滯後環節的辨識
2.1.2 二階自衡對象的辨識
2.1.3 二階欠阻尼自衡對象的辨識
2.1.4 高階自衡對象的辨識
2.1.5 自衡等容對象的辨識
2.1.6 無自衡對象的傳遞函式辨識
2.1.7 面積法
2.2 傳遞函式辨識的頻域法
2.2.1 由實驗測定系統的頻率回響
2.2.2 由實驗頻率回響辨識傳遞函式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辨識的輸人信號
3.1 白噪聲及其產生方法
3.1.1 白噪聲過程
3.1.2 白噪聲序列
3.1.3 白噪聲序列的產生方法
3.2 偽隨機序列
3.2.1 M序列的產生與性質
3.2.2 M3序列的產生與性質
3.2.3 逆重複M序列
3.3 連續型偽隨機信號
3.3.1 連續型偽隨機信號的自相關函式
3.3.2 連續型偽隨機信號的功率譜密度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相關辨識法
4.1 連續時域相關分析法.
4.2 利用M序列作輸入信號的相關分析法
4.3 用脈衝回響求傳遞函式
4.3.1 連續系統的傳遞函式
4.3.2 離散系統的脈衝傳遞函式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辨識的最小二乘法
5.1 最小二乘估計
5.2 最小二乘估計的統計性質
5.3 最小二乘遞推算法
5.4 數據遞推的飽和及解決辦法
5.4.1 數據飽和現象
5.4.2 漸消記憶法
5.4.3 限定記憶法
5.4.4 振盪記憶法
5.5 廣義最小二乘法
5.6 增廣最小二乘法
5.7 輔助變數
5.7.1 一次完成算法
5.7.2 輔助變數的選擇
5.7.3 輔助變數遞推算法
5.8 相關最小二乘法
5.9 多階段最小二乘法
5.10 最小二乘類辨識算法的比較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 極大似然法及其他辨識算法
6.1 極大似然法
6.1.1 極大似然原理
6.1.2 數值解法
6.1.3 遞推的極大似然法
6.1.4 極大似然估計的統計性質
6.2 預報誤差法
6.2.1 預報誤差模型
6.2.2 預報誤差法和極大似然法的關係
6.2.3 預報誤差迭代算法
6.3 隨機逼近
6.3.1 隨機逼近原理
6.3.2 隨機逼近法
6.3.3 隨機牛頓法
6.4 遞推參數估計算法的收斂性描述
6.5 辨識算法的比較
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 系統階次的辨識
7.1 根據Hankel矩陣判定模型的階次
7.2 根據殘差特性判定模型的階次
7.2.1 階和目標函式
7.2.2 確定階的F檢驗法
7.2.3 方程誤差獨立性檢驗法
7.3 確定階的AIC準則
7.3.1.AIC準則
7.3.2.AIC法對線性定常系統定階
7.3.3.AIC準則與F檢驗法的關係
7.4 階次增加時的參數遞推估計算法
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 閉環系統辨識
8.1 閉環系統的可辨識性條件
8.2 閉環系統的間接辨識法與可辨識性條件
8.3 閉環系統的直接辨識法
8.3.1 頻率特性的直接辨識法
8.3.2 用輔助變數法來直接辨識
8.3.3 用相關最小二乘法來直接辨識
8.4 閉環系統切換調節器辨識
思考題與習題
第9章 時間序列的建模分析基礎
9.1 時間序列模型的動態特性
9.1.1 格林函式
9.1.2 逆函式
9.1.3 自相關函式
9.1.4 偏自相關函式
9.2 時間序列建模
9.3 非平穩時序的處理方法
9.4 預報
思考題與習題
第10章 系統辨識的套用
10.1 辨識在軋鋼機械系統中的套用
10.2 辨識在工具機切削自適應控制系統的套用
10.3 辨識在電力系統中的套用
10.4 辨識在化工系統中的套用
10.5 辨識在飛行器氣動力參數辨識中的套用
10.6 辯識在生物醫學工程中的套用
10.7 建模分析方法在社會經濟系統中的套用
附錄A系統辨識實驗說明
實驗1利用相關分析法辨識脈衝回響函式
實驗2工具機切削加工顫振模型的辨識
實驗3離散模型的參數與階次的辨識
實驗4加熱設備動態特性的辨識
附錄BMatlab系統辨識工具箱簡介
參考文獻

序言

電子信息與自動化系列課程是專業適用面很廣的課程系列。隨著電子資訊時代的到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之後,我國各級各類本科院校相當多的理工科專業都或多或少地開設了該系列課程中的課程。因此,提高該系列課程的教學水平、教學質量,對於提高我國高等教育水平和質量,增強當代大學生套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解決專業領域問題的能力和業務素質,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而教材是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的知識載體,對課程改革和建設既有龍頭作用,又有推動作用,所以要提高課程教學水平和質量,關鍵是要有高水平、高質量的教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