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源辨識

危險源辨識

危險源辨識就是識別危險源並確定其特性的過程。危險源辨識主要是對危險源的識別,對其性質加以判斷,對可能造成的危害、影響進行提前進行預防,以確保生產的安全、穩定。

基本概念

危險源

危險源是指一個系統中具有潛在能量和物質,釋放危險的、可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或環境破壞的、在一定的觸發因素作用下可轉化為事故的部位、區域、場所、空間、崗位、設備及其位置。

事故隱患

是指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險源本身是一種“根源”,事故隱患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等的主體對象,或可能誘發主體對象導致傷害或疾病的狀態。例如:裝乙炔的氣瓶發生了破裂。危險源是乙炔,是可能導致事故的根源;事故隱患是乙炔瓶破裂,導致事故的“狀態”。

危險因素

指能對人造成傷亡或對物造成突發性損害的因素。

危險因素的辨識

是確定危險、有害因素的存在及其大小的過程,通常兩者通稱為危險有害因素。

危險因素的產生

(1)、能量、有害物質

A、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即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一切產生、供給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載體在一定的條件下,都可能是危險、因害因素。

B、有害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能損傷人體的生理機能和正常的代謝功能,破壞設備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2)、失控

A、故障(包括生產、控制、安全裝置和輔助設施等)

B、人員失誤

C、管理缺陷

D、溫度、風雨雷電、照明等環境因素都會引起設備故障或人員失誤。

種類

重大危險源分為生產場所和貯存區兩種重大危險源。

生產場所

根據物質不同的特性,生產場所重大危險源按以下4類物質的品名(品名引用GB12268-1990《危險貨物品名表》)及其臨界量加以確定。

《危險貨物品名表》GB 12268-2005 (2005-07-26發布,2005-11-01實施)代替GB 12268-1990,其下表格均引用舊標準GB 12268-1990,具體更新詳見《危險貨物品名表》GB 12268-2005。

a) 爆炸性物質名稱及臨界量見表1。

表1 爆炸性物質名稱及臨界量

序號 物質名稱 生產場所臨界量,t 貯存區臨界量,t
1 雷(酸)汞 0.1 1
2 硝化丙三醇 0.1 1
3 二硝基重氮酚 0.1 1
4 二乙二醇二硝酸酯 0.1 1
5 脒基亞硝氨基脒基四氮烯 0.1 1
6 迭氮(化)鋇 0.1 1
7 迭氮(化)鉛 0.1 1
8 三硝基間苯二酚鉛 0.1 1
9 六硝基二苯胺 5 50
10 2,4,6-三硝基苯酚 5 50
11 2,4,6-三硝基苯甲硝胺 5 50
12 2,4,6-三硝基苯胺 5 50
13 三硝基苯甲醚 5 50
14 2,4,6-三硝基苯甲酸 5 50
15 二硝基(苯)酚 5 50
16 環三次甲基三硝胺 5 50
17 2,4,6-三硝基甲苯 5 50
18 季戊四醇四硝酸酯 5 50
19 硝化纖維素 10 100
20 硝酸銨 25 250
21 1,3,5-三硝基苯 5 50
22 2,4,6-三硝基氯(化)苯 5 50
23 2,4,6-三硝基間苯二酚 5 50
24 環四次甲基四硝胺 5 50
25 六硝基-1,2-二苯乙烯 5 50
26 硝酸乙酯 5 5

b) 易燃物質名稱及臨界量見表2。

表2 易燃物質名稱及臨界量

序號 物 質 名 稱 生產場所臨界量,t 貯存區臨界量,t 類型
1 乙烷 2 20 閃點<28℃的液體
2 正戊烷 2 20 閃點<28℃的液體
3 石腦油 2 20 閃點<28℃的液體
4 環戊烷 2 20 閃點<28℃的液體
5 甲醇 2 20 閃點<28℃的液體
6 乙醇 2 20 閃點<28℃的液體
7 乙醚 2 20 閃點<28℃的液體
8 甲酸甲酯 2 20 閃點<28℃的液體
9 甲酸乙酯 2 20 閃點<28℃的液體
10 乙酸甲酯 2 20 閃點<28℃的液體
11 汽油 2 20 閃點<28℃的液體
12 丙酮 2 20 閃點<28℃的液體
13 丙烯 2 20 閃點<28℃的液體
14 煤油 10 100 28℃≤閃點<60℃的液體
15 松節油 10 100 28℃≤閃點<60℃的液體
16 2-丁烯-1-醇 10 100 28℃≤閃點<60℃的液體
17 3-甲基-1-丁醇 10 100 28℃≤閃點<60℃的液體
18 二(正)丁醚 10 100 28℃≤閃點<60℃的液體
19 乙酸正丁酯 10 100 28℃≤閃點<60℃的液體
20 硝酸正戊酯 10 100 28℃≤閃點<60℃的液體
21 2,4-戊二酮 10 100 28℃≤閃點<60℃的液體
22 環己胺
100 28℃≤閃點<60℃的液體
23 乙酸 10 100 28℃≤閃點<60℃的液體
24 樟腦油 10 100 28℃≤閃點<60℃的液體
25 甲酸 10 100 28℃≤閃點<60℃的液體
26 乙炔 1 10 爆炸下限≤10%氣體
27 1 10 爆炸下限≤10%氣體
28 甲烷 1 10 爆炸下限≤10%氣體
29 乙烯 1 10 爆炸下限≤10%氣體
30 1,3-丁二烯 1 10 爆炸下限≤10%氣體
31 環氧乙烷 1 10 爆炸下限≤10%氣體
32 一氧化碳和氫氣混合物 1 10 爆炸下限≤10%氣體
33 石油氣 1 10 爆炸下限≤10%氣體
34 天然氣 1 10 爆炸下限≤10%氣體

c) 活性化學物質名稱及臨界量見表3。

表3 活性化學物質名稱及臨界量

序號 物質名稱 生產場所臨界量,t 貯存區臨界量,t
1 氯酸鉀 2 20
2 氯酸鈉 2 20
3 過氧化鉀 2 20
4 過氧化鈉 2 20
5 過氧化乙酸叔丁酯(濃度≥70%) 1 10
6 過氧化異丁酸叔丁酯(濃度≥80%) 1 10
7 過氧化順式丁烯二酸叔丁酯(濃度≥80%) 1 10
8 過氧化異丙基碳酸叔丁酯(濃度≥80%) 1 10
9 過氧化二碳酸二苯甲酯(鹽度≥90%) 1 10
10 2,2-雙丁烷(濃度≥70%) 1 10
11 1,1-雙環己烷(濃度≥80%) 1 10
12 過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濃度≥80%) 1 10
13 2,2-過氧化二氫丙烷(濃度≥30%)) 1 10
14 過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濃度≥80%) 1 10
15 六甲基-四氧環壬烷 1 10
16 過氧化甲乙酮(濃度≥60%) 1 10
17 過氧化異丁基甲基甲酮(濃度≥60%) 1 10
18 過乙酸(濃度≥60%) 1 10
19 過氧化(二)異丁醯(濃度≥50%) 1 10
20 過氧化二碳酸二乙酯(濃度≥30%) 1 10
21 過氧化新戊酸叔丁酯(濃度≥77%) 1 10

d) 有毒物質名稱及臨界量見表4:

表4 有毒物質名稱及臨界量

序號 物 質 名 稱 生產場所臨界量,t 貯存區臨界量,t
1 40 100
2 10 25
3 碳醯氯 0.30 0.75
4 一氧化碳 2 5
5 二氧化硫 40 100
6 三氧化硫 30 75
7 硫化氫 2 5
8 羰基硫 2 5
9 氟化氫 2 5
10 氯化氫 20 50
11 砷化氫 0.4 1
12 銻化氫 0.4 1
13 磷化氫 0.4 1
14 硒化氫 0.4 1
15 六氟化硒 0.4 1
16 六氟化碲 0.4 1
17 氰化氫 8 20
18 氯化氰 8 20
19 乙撐亞胺 8 20
20 二硫化碳 40 100
21 氮氧化物 20 50
22 8 20
23 二氟化氧 0.4 1
24 三氟化氯 8 20
25 三氟化硼 8 20
26 三氯化磷 8 20
27 氧氯化磷 8 20
28 二氯化硫 0.4 1
29 40 100
30 硫酸(二)甲酯 20 50
31 氯甲酸甲酯 8 20
32 八氟異丁烯 0.30 0.75
33 氯乙烯 20 50
34 2-氯-1,3-丁二烯 20 50
35 三氯乙烯 20 50
36 六氟丙烯 20 50
37 3-氯丙烯 20 50
38 甲苯-2,4-二異氰酸酯 40 100
39 異氰酸甲酯 0.30 0.75
40 丙烯腈 40 100
41 乙腈 40 100
42 丙酮氰醇 40 100
43 2-丙烯-1-醇 40 100
44 丙烯醛 40 100
45 3-氨基丙烯 40 100
46 20 50
47 甲基苯 40 100
48 二甲苯 40 100
49 甲醛 20 50
50 烷基鉛類 20 50
51 羰基鎳 0.4 1
52 乙硼烷 0.4 1
53 戊硼烷 0.4 1
54 3-氯-1,2-環氧丙烷 20 50
55 四氯化碳 20 50
56 氯甲烷 20 50
57 溴甲烷 20 50
58 氯甲基甲醚 20 50
59 一甲胺 20 50
60 二甲胺 20 50
61 N,N-二甲基甲醯胺 20 50

貯存區

貯存區重大危險源的確定方法與生產場所重大危險源基本相同,只是因為工藝條件較為穩定,臨界量數值較大,具體數值見表1~表4。

危險源辨識方法

(1)按GB/T13861-1992《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進行辨識(其中類型):

物理性危險、危害因素;

化學性危險、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險、危害因素;

生理性危險、危害因素;

心理性危險、危害因素;

人的行為性危險、危害因素;

其他危險、危害因素。

(2)按照GB 6441-1986《企業職工傷亡分類》進行辨識:

物體打擊;

車輛傷害;

機械傷害;

起重傷害;

觸電;

淹溺;

灼燙;

火災;

化學性爆炸(瓦斯爆炸、火藥爆炸);

物理性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傷害。

(3)根據國內外同行事故資料及有關工作人員的經驗進行辨識。

(4)引發事故的四個基本要素:

人的不安全行為;

物的不安全狀態;

環境的不安全條件;

管理缺陷。

危險源管理

主要包括樹形的危險源辨識評價、表單審批,專家組評審,按月風險評價等主要功能,它可以輸出危險源清單(一般,重要)建立統一危險源檔案,管理人員和現場作業人員對危險源管理情況可隨時了解查看。該系統還能夠與其它模組建立聯繫,將危險源作為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基礎檔案。 完善的新增、變更、撤銷的審批流程; 多種辨識方式可選(格萊姆LEC打分法;MES打分法等),浮動打分和線上提示。 規範的表格單據,相關的流程單據,建立完整統一檔案; 定期的專家組重要危險源評審; 符合GB/T 28001-201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範》外審要求的危險源清單和危險源變更單; 實時數據和歷史數據的圖形化的統計,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 遵照23號檔案,按月進行的企業危險源風險評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