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齒長吻海豚

糙齒長吻海豚

體長2.4~2.8m。體呈紡錘形,背鰭處身體最粗。喙細長,長為寬的3.1倍,為頭骨長的2/3,與額部無明顯界線,上面或側面觀,整個頭部呈圓錐形。齒頗大,齒式20~27/20~27,齒冠部有縱行的縐綢狀細縱縐紋。眼頗大。背部深灰至暗淡紅灰色,側和腹面頗多淡黃、淡紅白色及象牙色等斑點。鰭肢黑色,腹面白色,有些個體全身具許多白色條紋和卵形疤,唇部白色。背鰭較高,三角形或鐮形,基底長,鰭肢很長,約為體長的1/7。尾鰭寬為體長的1/4。多10~20頭為群,有時達50頭。常與寬吻海豚、白點原海豚、長吻原海豚等混棲。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內,東部熱帶太平洋、玻利尼西亞、夏威夷周圍表面水溫25℃以上的海域。我國見於東海。瀕危信息:⒈CITES瀕危等級:附錄II;⒉IUCN瀕危等級:資料不足;⒊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

基本信息

糙齒長吻海豚糙齒長吻海豚

中文學名

糙齒長吻海豚
中文目名:鯨目
中文科名:海豚
中文屬名:長吻海豚屬
中文俗名:紋齒長吻海豚、糙齒尖吻海豚
拉丁文名:Steno bredanensis
英文名:Rough-toothed dolphin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Lesson,1828

物種信息

體長2.4~2.8m。體呈紡錘形,背鰭處身體最粗。喙細長,長為寬的3.1倍,為頭骨長的2/3,與額部無明顯界線,上面或側面觀,整個頭部呈圓錐形。齒頗大,齒式20~27/20~27,齒冠部有縱行的縐綢狀細縱縐紋。眼頗大。背部深灰至暗淡紅灰色,側和腹面頗多淡黃、淡紅白色及象牙色等斑點。鰭肢黑色,腹面白色,有些個體全身具許多白色條紋和卵形疤,唇部白色。背鰭較高,三角形或鐮形,基底長,鰭肢很長,約為體長的1/7。尾鰭寬為體長的1/4。多10~20頭為群,有時達50頭。常與寬吻海豚白點原海豚長吻原海豚等混棲。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內,東部熱帶太平洋、玻利尼西亞、夏威夷周圍表面水溫25℃以上的海域。我國見於東海。瀕危信息:⒈CITES瀕危等級:附錄II;⒉IUCN瀕危等級:資料不足;⒊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

糙齒長吻海豚糙齒長吻海豚

分布:

糙齒長吻海豚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東南太平洋的熱帶、暖溫帶海域,偶爾也進入較冷的水域活動。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東海、東海、南海以及台灣省附近海域。

名字由來:

上下頜的每側都有20~27枚很大的牙齒,齒冠部有縱行的皺褶狀細縱皺紋,所以叫“糙齒長吻海豚”,與其他種屬的海豚形成鮮明的差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