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蘇[糙蘇]

糙蘇[糙蘇]
糙蘇[糙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糙蘇為唇形科植物糙蘇的根及全草。 產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四川,湖北,貴州及廣東。生長於疏林下或草坡上,海拔200-3200米。祛風活絡,強筋壯骨,消腫。用於感冒,慢性支氣管炎,風濕關節痛,腰痛,跌打損傷,瘡癤腫毒。民間用根入藥,性苦辛、微溫,有消腫、生肌、續筋、接骨之功,兼補肝、腎,強腰膝,又有安胎之效。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植株

糙蘇 糙蘇

多年生草本; 根粗厚,鬚根肉質,長至30厘米,粗至1厘米。

莖高50-150厘米,多分枝,四棱形,具淺槽,疏被向下短硬毛,有時上部被星狀短柔毛,常帶紫紅色。

葉近圓形、圓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5.2-12厘米,寬2.5-12厘米,先端急尖,稀漸尖,基部淺心形或圓形,邊緣為具胼胝尖的鋸齒狀牙齒,或為不整齊的圓齒,上面橄欖綠色,疏被疏柔毛及星狀疏柔毛,下面較淡,毛被同葉上面,但有時較密,葉柄長1-12厘米,腹凹背凸,密被短硬毛;苞葉通常為卵形,長1-3.5厘米,寬0.6-2厘米,邊緣為粗鋸齒狀牙齒,毛被同莖葉,葉柄長2-3毫米。

花果

輪傘花序通常4-8花,多數,生於主莖及分枝上;苞片線狀鑽形,較堅硬,長8-14毫米,寬1-2毫米,常呈紫紅色,被星狀微柔毛、近無毛或邊緣被具節緣毛。花萼管狀,長約10毫米,寬約3.5毫米,外面被星狀微柔毛,有時脈上疏被具節剛毛,齒先端具長約1.5毫米的小刺尖,齒間形成二個不十分明顯的小齒,邊緣被叢毛。

花冠通常粉紅色,下唇較深色,常具紅色斑點,長約1.7厘米,冠筒長約1厘米,外面除背部上方被短柔毛外餘部無毛,內面近基部1/3具斜向間斷的小疏柔毛毛環,冠檐二唇形,上唇長約7毫米,外面被絹狀柔毛,邊緣具不整齊的小齒,自內面被髯毛,下唇長約5毫米,寬約6毫米,外面除邊緣無毛外密被絹狀柔毛,內面無毛,3圓裂,裂片卵形或近圓形,中裂片較大。雄蕊內藏,花絲無毛,無附屬器。

小堅果無毛。

花期6-9月,果期9月。

變異

葉形、齒形及毛被均變異極大,但花萼多密生星狀毛,稀無毛,花冠多粉紅色,紫紅色,稀白色。

分布範圍

產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四川,湖北,貴州及廣東。

生長環境

生於疏林下或草坡上,海拔200-3200米。

變種

南方變種 山甘草(雲南麗江),白升麻(雲南富源),大黑理肺散(雲南富民),土玄參(雲南玉溪),稀薟草、燈籠大秦艽(雲南曲靖)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葉薄,具長柄,具圓齒狀鋸齒,頂端的齒有時長許多;苞片草質,線狀披針形,稍比萼短。

產湖北,湖南西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安徽,四川,貴州及雲南;生於山坡、灌叢、草地及溝邊等地,海拔1600-3200米。等模式采自湖北西部宜昌巴東一帶。

民間用全草入藥,治腸胃炎、肺炎、咳嗽感冒;根入藥治肺結核咳嗽,又治牛馬肺癰。

狹萼變種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葉薄;輪傘花序明顯具總梗,較鬆散;苞片極纖細;花具梗,花萼長約8毫米,寬約3毫米,乾後通常紫褐色。

產甘肅,陝西;生於山坡、林下、草地或陰濕地上,海拔770-1460米。模式標本采自陝西岐山。

寬苞變種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苞片線狀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短於花萼,長5-7毫米,寬1.8-2.5毫米,全緣,先端具硬尖。

產河南南部;生於山坡、路旁或林下,海拔700-2000米。模式標本采自河南信陽雞公山。

這一變種可分兩變型。一為原變型 f. latibracteata。二為長毛變型f. villosa C. Y. Wu in Addenda 600.1977.與原變型不同在於植株各部被長柔毛,產河南西部,生於山坡上,海拔860-920米,模式標本采自河南蘆氏縣熊耳嶺。

卵葉變種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葉卵形,基部近楔形至淺心形,下面常被星狀短柔毛,稀為星狀短絨毛;花萼密被星狀短柔毛,齒常較長。

產安徽及江蘇;生於山坡上或林下。模式標本采自安徽滁縣琅琊山。

1.

南方變種 山甘草(雲南麗江),白升麻(雲南富源),大黑理肺散(雲南富民),土玄參(雲南玉溪),稀薟草、燈籠大秦艽(雲南曲靖)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葉薄,具長柄,具圓齒狀鋸齒,頂端的齒有時長許多;苞片草質,線狀披針形,稍比萼短。

產湖北,湖南西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安徽,四川,貴州及雲南;生於山坡、灌叢、草地及溝邊等地,海拔1600-3200米。等模式采自湖北西部宜昌巴東一帶。

民間用全草入藥,治腸胃炎、肺炎、咳嗽感冒;根入藥治肺結核咳嗽,又治牛馬肺癰。

2.

狹萼變種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葉薄;輪傘花序明顯具總梗,較鬆散;苞片極纖細;花具梗,花萼長約8毫米,寬約3毫米,乾後通常紫褐色。

產甘肅,陝西;生於山坡、林下、草地或陰濕地上,海拔770-1460米。模式標本采自陝西岐山。

3.

寬苞變種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苞片線狀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短於花萼,長5-7毫米,寬1.8-2.5毫米,全緣,先端具硬尖。

產河南南部;生於山坡、路旁或林下,海拔700-2000米。模式標本采自河南信陽雞公山。

這一變種可分兩變型。一為原變型 f. latibracteata。二為長毛變型f. villosa C. Y. Wu in Addenda 600.1977.與原變型不同在於植株各部被長柔毛,產河南西部,生於山坡上,海拔860-920米,模式標本采自河南蘆氏縣熊耳嶺。

4.

卵葉變種

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葉卵形,基部近楔形至淺心形,下面常被星狀短柔毛,稀為星狀短絨毛;花萼密被星狀短柔毛,齒常較長。

產安徽及江蘇;生於山坡上或林下。模式標本采自安徽滁縣琅琊山。

主要價值

糙蘇[糙蘇] 糙蘇[糙蘇]

【化學成分】本品含黃酮甙類、胺基酸、甾體類、揮髮油、糖類。及鞣質等,種子含油20.34%。

【鑑別】理化鑑別 (1)取本品粉末5g,加甲醇35ml,置水浴上回流15min,濾過。取濾液2ml,置水浴上蒸平,殘潭加水2ml使溶解,滴加10%α-萘酚的乙醇溶液2滴,振搖,沿管壁緩緩加入硫酸0.5ml,兩液接界處顯紫紅色環。(檢查糖類)(2)取上述(1)項的甲醇提取液1ml,加飽和硼酸的丙酮溶液與10%枸櫞酸的丙酮溶液各0.5ml,置水浴上蒸乾,殘潭置紫外光燈下檢視,顯黃綠色螢光。

【性味歸經】辛,澀,溫,平。

【功能主治】祛風活絡,強筋壯骨,消腫。用於感冒,慢性支氣管炎,風濕關節痛,腰痛,跌打損傷,瘡癤腫毒。

【藥材性狀】本品莖呈方柱形,長50-150厘米,棕褐色,疏被倒生短硬毛。

【選方】治無名腫毒:糙蘇三棧,水煎服。(性味以下出《內蒙古中草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 。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

臨床套用

糙蘇 糙蘇

民間用根入藥,性苦辛、微溫,有消腫、生肌、續筋、接骨之功,兼補肝、腎,強腰膝,又有安胎之效。

治療感冒 ,用糙蘇全草製成醇浸膏片內服,每次1.2~2.4克,每日3次,兒童酌減;或製成沖劑,日服2次,每次7.5克。觀察100例,結果75例於48小時內主要症狀(發熱,頭痛、全身酸痛、鼻塞、咽喉痛)消失或改善,一般在服藥後4~8小時症狀即漸減輕,2~3天內便可治癒。但對體溫在38.5℃以上的重症患者,退熱作用較差。認為本品有清熱解毒作用,如與紅旱蓮(湖南連翹)組成複方治療,可提高療效。

【蒙藥】地上部分及根治感冒,咳嗽痰喘,風濕關節痛,腰痛,跌扑損傷,癰瘡腫毒《蒙植藥志》。樓格莫日,查乾-烏嘎拉錦-圖穀日埃:根用於感冒,咽乾舌燥,肺病,風濕關節痛,腰痛,跌扑損傷,瘡癤腫毒《蒙藥》。

【土家藥】四楞麻:根用於風濕骨痛,勞傷身痛,骨折,跌打腫痛,腹瀉,外治外傷出血[7]。

根或全草:辛,平。祛風活絡,強筋壯骨,消腫,生肌,續筋接骨;補肝腎,強腰膝,安胎。用於感冒,風濕關節痛,腰痛,跌打損傷,瘡癤腫毒。

安息香科植物

安息香科屬於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1科,喬木或灌木,落葉或常綠。植株各部被星狀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