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通碼頭

於1985年2月啟用,停泊澳門——廣州,澳門——江門,澳門——灣仔,澳門——蛇口四條航線的船舶。 1985年2月16日來往廣州之“東湖號”(鋼質雙體客輪)首先投入服務,6月3日“香山湖”號,也正式航行。 由於澳門至廣州——或江門的公路交通迅速發展,乘船旅客近年下降,粵通船務公司已於1996年將廣州線、江門線停航,再無客輪行駛。

 粵通碼頭位於澳門內港舊“海上皇宮”(娛樂場)專用碼頭之側,過去為木碼頭,1980年澳門政府為了擴大內港碼頭面積,提出重建內港碼頭計畫。粵通碼頭向外填海27米,建造新式的鋼筋水泥結構的新碼頭。此為一座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綜合性建築物,包括碼頭和四層高的大樓,部分用作貨倉、旅館、飲食店及公寓等。於1985年2月啟用,停泊澳門——廣州,澳門——江門,澳門——灣仔,澳門——蛇口四條航線的船舶。1985年2月16日來往廣州之“東湖號”(鋼質雙體客輪)首先投入服務,6月3日“香山湖”號,也正式航行。來往於江門的船舶1986年4月投入服務,而澳門與對岸灣仔間的渡輪在中斷30多年後,於1984年底復航,有三艘輪穿梭往來,現主要作內地旅客“澳門游”的登岸碼頭,以減輕珠海拱北關的壓力。至蛇口線是近年開航,每日對開一班,來往澳門與深圳之間。由於澳門至廣州——或江門的公路交通迅速發展,乘船旅客近年下降,粵通船務公司已於1996年將廣州線、江門線停航,再無客輪行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