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海藝叢

粵海藝叢

《粵海藝叢》是由廣東省文聯下屬的、由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主辦的綜合性藝術史研究集刊,由廣東省博物館研究員朱萬章主編,2010年4月創辦。刊物創辦的宗旨是旁通、融合、文化和高端,所設欄目有熱點、觀點、粵海觀瀾、藝術史視野、論壇、閱讀,為一年一輯,目前已出版三輯。

基本情況

《粵海藝叢》是由廣東省文聯下屬的、由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主辦的綜合性藝術史研究集刊,由廣東省博物館研究員朱萬章主編,2010年4月創辦。刊物創辦的宗旨是旁通、融合、文化和高端,所設欄目有熱點、觀點、粵海觀瀾、藝術史視野、論壇、閱讀,為一年一輯,目前已出版三輯。

朱萬章主編《粵海藝叢》第一輯朱萬章主編《粵海藝叢》第一輯

編委會成員

編委會主任 劉斯奮
主編 朱萬章
編委(按姓氏筆畫)
盧延光 劉一行 劉斯奮 朱章 許浴長 陳永鏘 張演欽
羅 淵 周國城 林雅傑 鍾耕徐南鐵 莫各伯 譚 天 譚 暢

欄目設定

【熱點·觀點】就當下藝術界所關注的熱點問題或生髮的新的觀點展開論述。
【粵海觀瀾】以廣東區域美術為中心,涉及書法、繪畫及其他藝術門類。
【美術史視野】中國美術史各個層面的研究,注重前沿性。
【論壇·閱讀】學術論壇的主要觀點;藝術類書籍的專業書評。
【其他】其他臨時設定的欄目。

第一輯

熱點·觀點
1、我對中國文人畫的認識………………………………………………………劉斯奮(02)
2、再塑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形象 ——“中國當代藝術走出去”現狀反省及戰略構想……張曉凌(014)
3、當前美術理論與創作的幾個問題……………………………………………梁江(025)
4、中國畫在現代的假進步與真約束……………………………………………劉一行(030)
5、中國畫本體芻議………………………………………………………………張演欽(045)
粵海觀瀾
6、廣東歷代繪畫專輯 弘揚桑梓文化,建設文化強省 ——關於廣東文化前景的思考……劉斯奮(057)
7、以全新視角研究廣東繪畫,擦亮嶺南文化品牌……………………………林亞傑(062)
8、區域斷代繪畫史研究的再探索………………………………………………洪再新(072)
9、粵東書畫鑑藏與“青藤白陽”………………………………………………朱萬章(078)
10、關於張坤儀……………………………………………………………………陳繼春(100)
11、廣東“國畫研究會”觀點綜述………………………………郭燕冰(118)
12、立足傳統,開拓未來 ——從“丙寅變法”看賴少其藝術的新視象…………鍾耕略(135)
藝術史視野
13、顧愷之品第探微……………………………………………………………莊成恆(150)
14、文人畫觀在李公麟工筆人物畫創作中的實踐及其意義…………………王雪峰(163)
15、元末文人雅集繪畫活動研究述論…………………………………………王進(177)
16、江岸送別 ——王紱《鳳城餞詠圖》考析…………………………………………李若晴(182)
17、清代揚州木版畫插圖的刻本類型…………………………………………聞松(196)
18、融合與衝突 ——試析近現代寫意花鳥畫的審美趣尚…………………張曼華(201)
19、現代中國美術中的實用主義………………………………………………譚天(213)
20、從性別視角解讀文革繪畫中的女性形象…………………………………胡斌(221)
21、《蘭亭序》文章真偽及相關文獻研究綜述…………………………………姜棟(232)
22、唐大禧的固執與浪漫………………………………………………………譚昶(243)
論壇·閱讀
23、傳統·當代·文藝復興………………………………………………馬泉、杭春暉等(250)
24、開門品藝: “光與空間——鍾耕略繪畫藝術展”欣賞會………………鍾耕略、劉斯奮等(261)
25、開河之先,以史明鑑 ——評梁江《中國美術鑑藏史稿》…………………………陳栒(274)
徵稿啟事………………………………………………………………………………280

第二輯


卷首語…………………………………………………………朱萬章
熱點·觀點
1、中國畫如何面對世界?…………………………劉斯奮
2、盪起科學與藝術的雙漿……………………………………梁江
3、“美術愛好和文化責任”——馮遠採訪記…………………陳文璟
4、“文人畫”是藝術評語而非風格流派………………………劉一行
5、文人畫的新解釋………………………………………………張演欽
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走訪澳大利亞美術館的體會………陳湘波
粵海觀瀾
嶺南畫庫”專輯
7、《嶺南畫庫》總序……………………………………………劉斯奮
8、顏宗研究……………………………………………………朱萬章
9、探究林良……………………………………………………餘輝
10、張穆及其繪畫………………………………………………單小英
11、黎簡畫藝探索………………………………………………梁基永
12、蘇仁山的畫藝特色…………………………………………李志綱
13、嘉道時期廣東地區書畫鑑藏活動…………………………張藝儀
14、新會甘烜文的書、畫及內繪鼻煙壺………………林業強
15、粵東明遺民畫家交遊初探…………………………………付陽華
16、關於海派書畫對廣東畫壇的影響…………………………陶喻之
17、黃君璧論……………………………………………………陳履生
18、“康體”書法及其成因………………………………………蔡顯良
19、胡根天年譜述要……………………………………………吳瑾
藝術史視野
20、論“媚”………………………………………………………祁小春
21、一掃千古丹青塵——“米家山水”成因之分析……………朱亮亮
22、雲林幽絕處………………………………………………………朱良志
23、舍形悅影:徐渭畫學的一個重心……………………………任軍偉
24、明清之際江南地區的西畫東漸現象…………………………李超
25、晚清金石拓片與書畫結合的博古畫…………………………薛永年
26、閨閣圖像與生活空間
——任伯年仕女畫對古典圖像的借鑑與嬗變………………………周越
27、激進、保守之外的第三種路線:溫和、漸進式文化改良
——由民初北京地區傳統派畫面中的非傳統因素論起……杭春曉
28、“中國畫的至寶”——齊白石研究外文文獻敘要……………洪再新
29、在政治與藝術的夾縫中——傅抱石晚年心路歷程試探……萬新華
30、呂鳳子文化藝術價值略論……………………………………趙啟斌
論壇·閱讀
31、劉斯奮繪畫研討會…………………………………陳永鏘等
32、《廣東畫壇聞見錄》札記…………………………………耿晶
33、精進中的區域美術史研究…………………………………郭燕冰

朱萬章主編《粵海藝叢》第二輯朱萬章主編《粵海藝叢》第二輯

第三輯


【熱點·觀點】
變法與復興——義大利文藝復興新觀察……………………………盧延光
黎雄才:從嶺南畫派到20世紀中國畫……………………………梁江
1958年的中國美術景觀:以林風眠為個案…………………………陳履生
美術演化的路徑與動機——以創作者的立場來談…………………劉一行
山水畫的江山情結與丘壑精神……………………………張演欽
【粵海觀瀾】
“嶺南畫庫”專輯
廖冰兄漫畫瑣議……………………………………廖陵兒、黃民駒
梁錫鴻與中華獨立美術協會…………………………………蔡濤
鄉山想像:佃介眉繪畫的一個側面…………………………黃挺
《嶺南畫庫》書評三則
得失寸心知——評朱章的《顏宗》… …………………………李健明
評《張穆》…………………………………………………………王玉冬
《黎簡》讀後………………………………………………………王麗金
《曾賓谷長壽寺修禊圖》考析…………………………李若晴
黎簡繪畫研究綜述………………………………………王麗金
從吳榮光與廣東書法家交遊看清代嘉、道之際嶺南書法…周利峰
欲結東西洋兩文明的並蒂之花——國粹派成員蔡哲夫………郭燕冰
黃賓虹與廣東國畫研究會初建及相關論題………………魏祥奇
從心出發——饒宗頤書畫藝術初探…………………陳栒
近三十年來康有為書法研究……………………………洪權
【藝術史視野】
水墨畫的發生與早期形態研究……………………………仇春霞
墨竹畫起源及其理論探賾……………………………………周積寅
中國畫風格中的奇正觀蠡測……………………………………張曼華
中國繪畫“逸品”論的歷史考察與觀念辨析…………………張建軍
考辨米氏“黻”、“芾”改名之原因及其心性探尋……………朱亮亮
惲壽平藝術及其對清代畫壇的影響……………………………朱萬章
心靈的視象:現實與非現實之間——余承堯繪畫藝術的啟示…鍾耕略

朱萬章主編《粵海藝叢》第三輯朱萬章主編《粵海藝叢》第三輯

媒體報導

粵海藝叢》:南方地區美術史研究的重鎮
2012年02月13日 15:48 新浪收藏
兩年以來,《粵海藝叢》在美術史學界、書畫鑑藏界及文博界廣泛流通並獲得好評,不少著名學者在關注、賜稿的同時,都對本刊給予勉勵。中國美術館副館長、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梁江以“學術淵藪,文化嶺南”來概括本刊;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陳履生認為本刊:“鶴立雞群,是現代社會中新出土的陳年老酒。開卷清香四溢,濃厚而有餘味,字裡行間,嚴謹處透露出獨自追求,為當今之孤芳”。這既是對本刊堅守學術傳統的肯定,也是對我們的鞭策與鼓勵;美國學者洪再新則指出:“貴刊的特色如何強化,關鍵還是三層關係的深入研討,廣東各地縣區的關係,廣東與全國的關係,以及廣東和世界的關係。這不僅是在美術史一端,而可以從全方位展開,格局就做大了”,這是對我們寄予厚望……無論是鼓勵還是寄予厚望,都成為我們一如既往地辦好本刊的原動力。
“熱點與觀點”中,盧延光的《變法與復興——義大利文藝復興新觀察》指出“復古以開新”,“信仰系統的改革與開新正是重中之重”;陳履生的《1958年的中國美術景觀:以林風眠為個案》以一個特殊時期的林風眠藝術為例,揭示出主流意識形態下具有“獨創精神”的畫家所經歷的境遇及一個時代的弊端;梁江的《黎雄才:從嶺南畫派到20世紀中國畫》重新定位黎雄才在20中國畫壇的地位:繼承和發展了嶺南畫派的藝術;創作了經典作品,豐富了20世紀山水畫的表現力;為新美術教育體系提供了經驗。
“粵海觀瀾”中,李若晴的《<曾賓谷長壽寺修禊圖>考析》以一件作品為例,釐清一段鮮為人知的史實,“為將來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個基礎”。《嶺南畫庫》叢書首批五本出版後,在學術界引發熱議,不少學者認為叢書的出版,不僅開拓了區域美術史研究的新視野,更為其他地區的地方美術史研究提供了參考範本。因此,本輯特刊發《顏宗》、《張穆》和《黎簡》等三書的評論,據此可看出個案研究在區域美術史探究中的意義。與此同時,第二批叢書亦在緊鑼密鼓編輯中。本輯選刊廖陵兒、黃民駒的《廖冰兄漫畫瑣議》、蔡濤的《梁錫鴻與中華獨立美術協會》和黃挺的《鄉山想像:佃介眉繪畫的一個側面》便是分別從《廖冰兄》、《梁錫鴻》、《佃介眉》等三書中精選出來的,讓讀者先睹為快。
本輯的“藝術史視野”一改以往重“史”輕“論”的局面,推出周積寅的《墨竹畫起源及其理論探賾》、張曼華的《中國畫風格中的奇正觀蠡測》和張建軍的《中國繪畫“逸品”論的歷史考察與觀念辨析》等三篇畫論文章,試圖為讀者從另一角度解析中國畫的內在精神。當然,藝術史研究始終是本刊力推的重點,希望通過史料的疏理、精準的考證、新資料的發掘等建立在史實基礎上的研究來弘揚一種嚴謹的治學傳統。本輯所刊仇春霞的《水墨畫的發生與早期形態研究》、朱亮亮的《考辨米氏“黻”、“芾”改名之原因及其心性探尋》和鍾耕略的《心靈的視象:現實與非現實之間——余承堯繪畫藝術的啟示》便是這種理念的踐行者。
《粵海藝叢》不僅是南中國地區美術史研究者的重要陣地,更是全球中國美術史研究的一個重要平台。希望藉助各位學界朋友的鼎力支持,共同來推進區域文化與中國藝術史的探索與發展。
(註:《粵海藝叢》每年一輯,《粵海風》雜誌社出版,16開,266頁)

稿約

1.要求文章為原創首發,請勿一稿多投。為保證質量,本刊對所有來稿送交相關專家、編委審閱,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
2.觀點明確、表述清楚、資料準確、文字流暢、注釋完整,文責自負。編輯在不影響文章主要觀點表述的前提下,有權對稿件作必要的刪改。
3.要求論點鮮明、論據充分、文字精煉、數據可靠,篇幅一般在2萬字以內。
4.文章配圖、表格要清晰、整齊,用序號標明,並命名圖題和標題。配圖原則上以不小於2MB(JPG格式)為宜。圖版單獨列出,切勿插入文中。
5.稿件請寫清作者的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繫電話及電子信箱等相關資料,並附100字以內的個人介紹。
7.凡所投稿件,即認定作者將該文的複製權、發行權、信息化網路傳播權、翻譯權、彙編權等權力在全世界範圍內轉讓給《粵海藝叢》。如作者有異議,請在投稿時聲明。
8. 原則上每年的7月30日為截稿日期(每一期依情況不同可能有所變化)。來稿兩個月內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文章一經刊載,即奉贈樣書兩冊,並致薄酬;台港澳及海外作者不支付稿酬,奉贈樣書10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