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絲

呈白色或透明色。 粘絲還有一種粘絲膜菌的菌類。 孢子橢圓形,具疣,12-14μm×6-6.5μm。

簡介

粘絲就是粘呼呼的帶絲狀。呈白色或透明色。沒有臨床意義。是食物變質或細胞病變後細胞分泌的一種物質。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可出現紅色粘絲或淺黃色膿樣液體。大豆表面產生了白膜,有粘絲出現後,大豆就變成了納豆。粘絲還有一種粘絲膜菌菌類。子實體中等大。菌蓋直徑4.5-8.5cm,初期近球形,後漸平展,蓋表面有粘液,尤其濕時粘滑和膠粘,蜜黃色至黃褐色乾時污褐色,初期邊緣內卷而後平展或有時反卷,亦有條棱,菌肉污白色,老後帶黃色或銹色。菌褶直生至彎生,密,稍寬,不等長,淺黃褐色,至淺褐色,褶緣白色不平滑。菌柄長7-10cm,粗0.6-1.8cm,近圓柱形或向下漸變細似根狀,上部近白色,向下淺紫灰色,具一層粘液,乾後有光澤,內實。孢子印銹色。孢子橢圓形,具疣,12-14μm×6-6.5μm。褶緣囊體無色,上部近球形,28-32μm×14-15μ生態習性:秋季在松林或針闊混交林地上群生。分布地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四川等。經濟用途:可食用,味道比較好。試驗抗癌,對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為10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90%。此菌與松、櫟等樹木形成菌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