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液表皮樣腫瘤

可見細胞間橋。 中間細胞較少。 而粘液樣細胞較少。

粘液表皮樣腫瘤

一般需經術冰凍切片檢查後方能確診。發生在腮腺者。腮腺造影可見侵蝕性破壞。導管缺損或中斷。遠端導管出現部分或完全不充盈。管壁不光滑。也可能出現分支導管破壞。碘油外漏等惡性腫瘤表現。CT檢查可見邊界不清楚的腫塊。腮腺腺體破壞或被擠壓移位。
(一)大體形態粘液表皮樣癌高分化者與混合瘤相似。呈圓形。腫瘤較小。直徑多為2~3cm。少數超過5cm。有的有被膜。但多數不完整。甚至完全無被膜。剖面呈灰白色或淺粉色。偶見分葉。可有多少不等的小囊。內含粘液。低分化者完全缺乏包膜。界限不清。侵犯鄰近組織。切面呈灰白色。不分葉。質地均勻。可有散在的小囊及半透明的小灶。
(二)鏡檢粘液表皮樣癌由粘液樣細胞。表皮樣細胞和中間細胞組成。粘液樣細胞分化成熟時呈杯狀或柱狀。胞漿透明。核在基底部;分化不成熟時。似腺癌細胞。胞漿內含粘液。胭脂紅染色陽性。表皮樣細胞類似口腔黏膜的復層鱗狀上皮。可見細胞間橋。偶見角化。中間細胞呈立方形。體積較小。大小一致。胞漿少。類似上皮的基底細胞。中間細胞可向粘液樣細胞和表皮樣細胞演變。高分化者。粘液樣細胞和表皮樣細胞較多。中間細胞較少。瘤細胞可形成不規則的片狀。但常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襯裡常見粘液細胞。粘液樣細胞可覆蓋於表皮樣細胞上。也可夾雜在表皮樣細胞之間。較大的囊腔可有乳頭突入。腔內有紅染的粘液。低分化者。主要為表皮樣細胞和中間細胞。而粘液樣細胞較少。瘤細胞間變明顯。可見核分裂。實質性上皮團塊多。囊腔少。並可見腫瘤向周圍組織侵犯。
(三)生物學特點粘液表皮樣癌常呈浸潤性生長。復發率較高。可發生淋巴結轉移。轉移到骨。腦。肺者較少。但高分化者可有完整包膜。完整切除後復發較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